伯府翻身记事(268)
她笑着跟安国公主道:“殿下帮我转告世子,他送什么我都喜欢。”
安国公主见她满脸的笑意,心里有些没底。
这两个,还不知道以后谁把谁给哄去了?
但想到子嗣,她又稍稍安心。
林云珠就算再怎么为林大小姐谋算,也不能不为自已孩子打算吧?
亲事定下后,安国公主也没多留。
当天下午,安国公主就跪在了御书房内。
“皇兄,妹妹知道您都是为我好。妹妹本也没打算跟永宁伯府结亲。但普光寺那住持非说定哥儿命中无子,只有林家二小姐能破。定哥儿不信,还去了一趟陈州太清宫,结果得了一样的结论。
妹妹也没办法呀!您知道妹妹当年上战场,伤了身子,只得定哥儿一个儿子。王爷常年在边境拼杀,也是一身伤病。妹妹总不能让徐家绝后吧?”
这话既哭诉了她的不得已,又把她只得徐定一个儿子的锅甩到了早年上战场的事上。
她早年上战场是为谁打天下?
还有人镇南王一生为大乾拼杀,现在还在南方边境呢?
您好意思让徐家绝后?
皇上看着跪在下面痛哭流涕的安国公主,心塞得不行。
他因为前朝一个不知真假的预言,把林家嫡女纳入东宫。他虽然不信,但防着总没错。
现在又冒出一个乱七八糟的预言,他依旧不信,但妹妹信了。
他也不能跟安国公主说,你别信,假的!
那他怎么解释林家大小姐入东宫的事?
绕了个圈,把自已给绕进去了!
关键凤命这事,还是他自已给安国公主透的风。
皇上不知道怎么回应她。
他有一点极为不满,安国公主是和人家把亲事定下后,才来他跟前请罪。
也就是说,即便他不同意,她依然会一意孤行。
安国公主还在哭诉。
“皇兄,妹妹还记得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您走哪里都带着我,护着我。妹妹也向来听您的话。这些年,妹妹时常想起小时候的事,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多好呀!”
这话倒是让皇上有些微动容。
安国公主还算了解皇上,皇上如今满腹算计,心里却怀念以前一家人和睦的时光。
即便太后做了那么多事,他依旧给太后留着体面。
同时,这话也提醒皇上,太后、凉王都在跟你作对。只有她始终站在皇上这一方。且除了徐定的亲事,她从未违逆过皇上。
如今,所求也只这一样。
皇上示意她先起来。
安国公主没应,继续表忠心。
“皇兄,您放心,妹妹跟您保证,我徐家一门,只忠于皇兄和太子。绝不为他人所用。只求皇兄成全。”
这话就表明他们镇南王府以后不会站队,太子即位后,只忠于太子。也只支持太子的决定。
皇上对这话倒是满意。
想着即便以后林家有意拉拢,但林二小姐终究是外嫁女,大事还是安国公主夫妇和徐定决定。戒心少了一些。
“行了,定哥儿的亲事既已定下,就这样吧!”
安国公主松了口气。
她是故意先定下亲事,再来请罪。
就怕先见了皇上,亲事会有变。
但她先斩后奏也会让皇上更恼。她只能搬出她和镇南王的功劳,以及曾经的兄妹情。
不管皇上心里怎么想,至少面上是不计较了。
第230章 庞靖离京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底,庞靖该回云州了。
本来寿春侯和庞靖一人回云州就行。
不过寿春侯年纪大了,这次平叛又奔波了几月,皇上准许他在京城过了中秋再回云州。
庞靖就只能先回云州去盯着。
离开前一天,林云晓请了庞三老爷和庞靖去用膳,算是给庞靖饯行。
还豪迈地送了两颗宝石给林云珠,请林云珠多做几个庞靖爱吃的菜。
林云珠看着林云晓妆台上那一匣子宝石,再看林云晓给她的两颗,谁稀罕?
但手上一点不含糊,接了过来,交给身后的桃花。蚊子再小也是肉。
见林云晓床上放着两套衣裳和两套鞋袜。
她走过去翻开看了看,“送给你庞五哥的?”
林云晓笑着点头,“嗯!”
林云珠拿起来仔细看了看,这针脚、这绣工,啧啧!
“你的针线功夫什么时候进步了这么多?”
林云晓嘟嘴反驳道:“我的针线功夫怎么了?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吗?”
“不是,你这简直是突飞猛进呀?”
林云珠又仔细看了看,总算发现了端倪。
衣裳的衣角那一块的针脚明显不如其它地方细密。
“只有这里是你缝的!”林云珠指了指衣角。
“哼,那又怎么了,心意你懂不懂?”
“不懂!”林云珠摇头。
林云晓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这衣服是我姨娘做的还是我丫鬟做的,或是我买的,有什么关系?他只要知道这是我亲手交到他手上的,他每次穿上这衣裳就能想到我,就成了!”
“好像有些道理!”林云珠一边思考一边应和。
“那当然了!”
没一会儿,就有下人来禀报,说庞三老爷和庞靖到了前院。
林云晓一听,一张脸笑得像朵花儿。
“走了,走了,客人来了!”
林云珠撇嘴,什么客人?他们能叫客人吗?
到了前院,几人随意聊了几句。林云珠就说要去厨房。
走之前,对庞三老爷问道:“今日要做千层酥饼,义父可要跟我一起动手?一会儿给老夫人也带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