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306)
军权嘛,余家以后肯定会拉拢几家。
但他现在肯定不想让曾家进入内阁。
否则,林云紫下面既有军权,内阁又有人,那还得了?
“那这位方大人到底是不是余首辅的人?”林云珠继续问道。
“应该不是!”林文杰说出这话,有些失望。
林云珠也是同样的心情。
余首辅推他上位,只是不想让曾大人入阁。
皇上肯定能猜到余首辅的心思。
他现在倾向方大人入阁,但一直没有定下来,就是在查这位方大人到底是不是余首辅的人
他若是余首辅的人,肯定没希望。
若不是,皇上就顺势推一把,以后方大人就看皇上的指示行事。
“我们需要对方大人出手吗?”林云珠有些犹豫地问道。
一旦对方大人出手,皇上肯定知道是他们或是曾大人,因为获利原则。
但明知道皇上身体出了问题,他们需要早些布局。曾大人越早入阁越好。
林云珠有些纠结。
林文杰却摇头,“我们什么也不要做!”
林云珠顿时明白过来。
曾大人这种久经官场的人,果然更通透。
他们完全不去争取,到时候多半会出现一面倒支持方大人的局面。
上位者都多疑,皇上只要有一丝疑虑,怀疑方大人和余首辅有勾连,那方大人就没戏。
反过来,曾大人虽然也有短板,但曾大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他和余首辅肯定是不同阵营。
到时候,内阁四个派系,总比余首辅一人占两席好。
接下来,局势果然如同他们预测的那般。
余首辅一看,已经猜到了曾大人的打算。
但他这个时候停手已经没有意义,因为皇上肯定起疑了。
余首辅憋屈,他明明和通政使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不想让曾令安入阁。
又恨皇上不争气,这点都看不明白。
其实余受辅心里清楚得很,哪里是皇上看不明白?不过是皇上不会去赌。即便这个几率极小。
既然停手没有意义,那就添把柴进去。
他发动了朝堂上的势力,又煽动了学子,正大光明地举荐方大人。企图用大势来压迫皇上同意。
只要皇上屈服,方大人就自动成了他余家一派的人。
皇上也憋屈,眼看余首辅在朝堂上一家独大,他的人虽然也发了声,但架不住人家人多呀。
他做太子这些年,凭着余家对抗二皇子一脉和杜家,但也让余家坐大。
这几日上朝,每日都是劝谏他尽快将此事定下。
吏部尚书出列反对,立即被余首辅的人群起而攻之。
皇上压了几天,感觉要压不住了。
这天早朝,林文杰突然站出来为曾大人发声了。
第262章 曾大人入阁
对于永宁伯时常和余首辅对着干的事,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有觉得是云嫔和皇后不对付的,有觉得永宁伯野心大的。
也有人认为这是永宁伯的为官之道。
皇上不愿意余首辅在朝堂上一家独大,那么势必要有人出头来反对余首辅一党。
显然,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得罪余首辅。
永宁伯就敢出这个头。
不管是为了朝堂上的话语权,还是拉拢人心,皇上都不能压着永宁伯不让人晋升吧?
林文杰出列后,也不贬低方大人。
只说曾大人能力出众,资历也足够入阁。
这没人反对吧?
就算是余阁老一派的人,也不敢出来说曾大人不如方大人。
首先,曾大人是先皇提拔上来的,谁敢说这话,就是质疑先皇。
再一个,贬低曾家的人,谁敢?曾家什么势力?曾家反扑过来,你确定余阁老能保你?
所以,他说这话,余首辅一党的人都听着,算是默认。
他们也不急,就算两人都同等水平,那就看谁呼声高吧。
林文杰说完,就有刑部左侍郎出列。
“永宁伯虽然说得不错,曾大人能力、资历样样不输方大人。但方大人礼贤下土,惜才爱才,得了学子们的拥护。永宁伯总得听听外面的声音吧?方大人入阁众望所归,也能激励学子们为国效力。”
这话就差明说,你去摆平外面的学子。
林文杰也不跟他争辩,只淡淡看了他一眼,朝着众人问道:“这些学子能代表我大乾所有学子的心声吗?”
这话也是讽刺那些支持方大人的学子,都是受了方家和余家的指使。
刑部左侍郎还要反驳,林文杰已经朝着皇上行礼。
“皇上,我大乾立国以来,对各地学子向来一视同仁。方大人同向阁老同样出自湖广一代。而自立国起,还未有胶州籍官员入阁。满朝文武都认同曾大人不论哪一方面,都不输方大人。
如此情况下,若两位内阁大学土同属一地,让天下学子怎么看?是否有人会认为朝廷不公?”
他这话一说完,连左都御史向阁老都愣了一下。
嘿,怎么把他也拉下水了?
向阁老是湖广岳州府人,方大人是湖广荆州人。
虽说不算老乡,但的确都是湖广的。
按林文杰的逻辑,同等条件下,是不是要考虑地域问题?
若内阁有两位湖广籍的阁老,其它地方的人是不是要怀疑朝廷地域歧视?
皇上这边的人一听,立即找到了突破口,纷纷出列支持曾大人入阁。
各地雨露均沾嘛,曾大人入阁,对胶州的官员和学子也是激励。
当天朝堂上又吵得不可开交。
皇上的人和余首辅的人争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