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343)
他们特意点出了林贵妃和镇南王世子夫人是亲姐妹,也是暗示那些有心的文人,镇南王府支持林贵妃。
且林云珠这身份,杜绝了有人来捣乱,那不是和镇南王府对着干吗?
对林云珠来说,搞这么一出,那些村民对林云紫感激不尽,她却花不了几个银子。
不过就是租个宅子,另外就是请夫子的银子。
夫子都是请的家贫的学子,五日开一次课,一月也不过二三两银子。那些学子对此还十分乐意。
林云珠的打算是把这个学堂长期办下去。
此后,她会在镇上和县里开办正式的学堂。
这两个地方的学堂,就会打永宁伯府的名头。
那些识字到一定程度的孩子,若是得到夫子的认可,可以转到镇上的学堂学习。
资质好的,再送到县里的学堂,专走科举一道。
花销全由林云珠或是林文杰负责。
对这些乡下的孩子来说,多了一条出路,他们定然是乐意的。
对林家来说,这些孩子一旦有了出息,他们身上就自带林家的烙印。
他们以后也将是林氏一族和林云紫的拥护者。
没有走上科举一道的孩子,这个银子也不会白花。
但凡进了镇上的学堂,可以根据情况培养他们朝擅长的领域发展。以后也可以为林家所用。
第293章 余家和魏家的亲事黄了
皇后休养了几日,身体好转了一些。
在皇后中毒的第二日,皇上去看过一次,此后便没有再去过坤宁宫。
当然,皇上现在不光不去皇后那儿,他几乎都不去后宫。
只是皇后当时那么严重,只去看一次,多少有些下皇后的面子。
在皇后好些后,皇上倒是派高公公去了一趟坤宁宫,还赏了不少补品。
高公公离开后不久,皇后就召了余大夫人进宫。
林云紫得到消息后,也递了消息给林文杰,让林文杰盯着余家。
她怀疑皇上透露了一些消息给皇后。
果然,余大夫人出宫后,余家这边就派了人去查余大夫人买药的医馆。
皇后出事的第二天,余家就曾派人去查过这个医馆。
查出了什么,只有余家人自已知道。
现在再去查,显然是有了新的线索。
皇后中毒一事,余家一直怀疑是林云紫的手笔。
当时太后什么也没查出来。
后来皇上插手进来查,不知道查到了什么?
现在皇上派高公公去了一趟坤宁宫,显然皇上还是查到一些东西,指向惠妃。
只是这些证据并不切实,否则皇上早将惠妃看管起来了。
皇上不想管魏家和余家的恩怨,就把查到的泄露给余家,让余家自已解决。
同时也避免了两家结亲。
对林云紫来说,这是好事,皇上变相帮她洗清了嫌疑。
果然,之前一直犹豫亲事的余首辅,果断和魏家退了亲事。
他再是眼馋魏家手里的军权,对魏家如此狠厉的作风,也有些忌惮。
他若继续强行和对方结亲,以后说不定会被背刺一刀。
虽然恨惠妃暗害皇后,差点让余家出局。
但余首辅并不敢出手报复魏家。
现在的局面,余家随意树敌是不明智的选择。
于是,只能暂时咽下了这口气。
和魏家的亲事没成,余三小姐和通州卫尹同知的亲事也出了差池。
男方知道了余三小姐和魏二公子的事,对余首辅说:“结亲都是你情我愿,既然余三小姐不愿,这门亲事就此作罢。”
眼见皇上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余家和永宁伯府争权的局面随时可能摆到台面上来。
余首辅迫切需要武将的支持。
刚丢了魏家,他怎么可能再放弃通州卫这边的权力。
但这门亲事不光是男方有意见,余家二房也极度反感。
老二媳妇以前在余老夫人这个嫡母跟前倒是伏低做小,这次为了女儿也不装了。在家里大闹,坚决不同意将余三嫁过去。
老二也不管,由着她闹。
舍弃老二一家,他做不到。不说老二是三个儿子里能力最为出众的一个,老二这几年也有了自已的势力。
这个时候舍弃,就怕老二对家里有怨,被对手利用。
但不舍弃老二,家里的矛盾已经摆上了台面。
余首辅现在两难。
最后选择粉饰太平,他安抚了二房,承诺余三小姐不愿,就不用嫁过去。
通州卫尹同知那边必须要拉拢,就换了一个族里的适龄小姐。
余首辅带了重礼上门,亲自去道歉、游说。
但尹同知却并不愿意。
直言:“本就说好结亲对象是首辅大人的亲孙女,现在要换成余氏旁支的小姐?余家说变就变,是看不起下官吗?”
余首辅将姿态摆得很低,好话说尽,奈何对方就是不愿意。
最后放话:“这门亲事,要么是首辅大人的亲孙女,要么作罢!”
还提醒余首辅:“余三小姐不愿嫁过来,不是还有余四小姐吗?听说余四小姐已退亲。若余家愿意,下官倒是不嫌弃四小姐退过亲。”
余首辅虽然气,但站在尹同知的立场,也能理解。
尹同知和余家结亲,就相当于站队。
他很清楚以后需要付出什么?同时也把全家老小的命压在了余家人身上。
这么大的付出,绝不仅仅是为了娶一个世家女做续弦。
他谋求的是个人的前程,家族的荣耀,子女的未来。
所以,娶余首辅的亲孙女和娶余家旁支的小姐,差距很大。这关系着他以后在余家阵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