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下之奴(4)
车内,柴奉征悄声对天子说道:“她不喜欢被人叫郡主。她说,郡主是她舅舅——现在叫安乐公吧——看在她爹娘的面子上封的,但小萧将军是她浴血沙场打回来的、来自军中将士的认同和尊重。”
天子想起了当年在敌军阵前身先士卒的女将军,觉得她这么说也的确是有道理。
柴奉征又低低一笑:“在军中的时候,新入伍的武状元因为她的女子之身和萧大将军的亲缘关系而看不起她,不顾军中规矩而刻意唤她郡主。她像老鹰叼小鸡一般把人提到了擂台上,要他堂堂正正的和自己打一场架。”
天子听着听着,来了兴趣。 “结果呢?”
“三招。”柴奉征举起了三只手指,一脸骄傲:“在武举中未尝一败的当届状元,在三招之内被打下了擂台。”
天子失笑:“所以你一言不合便把那刘大郎掴耳光掴得毫无还击之力,还是跟萧元嘉学的了?”
柴奉征一脸骄傲,没有一丝羞愧之色。
他虚指车外:“这个无知妇人叫了她三次郡主,她的下场比她儿子一定更惨,陛下好好看着吧。”
意想之中的打斗声、惊呼声却没有响起。只有萧元嘉懒洋t洋的话音:“我有什么故人有这么大的本领,能让刘家——”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似乎是在环顾四周那些乌衣巷中的吃瓜群众: “——和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朱门士族过得不好?”
“郡主明明知道我说的是谁!”刘夫人气急败坏:“若不是郡主当年把人收入府中为奴,还与人厮混,他如今又怎会这么介怀家奴二字,还把我儿打成这个样子?他打的不是我儿,是整条乌衣巷的面子啊!”
听见家奴二字,天子不自禁的看向了柴奉征。
他只是嘴角微勾。为什么这些人都认为他会视那萧府七年为奇耻大辱?这些自命不凡的世家贵胄,也不外如是。
此外,这刘夫人叫她郡主已经叫了五次了。但萧元嘉还是没有动手。
她只是淡漠的道:“姓刘的蠢货若不是在酒楼里高谈阔论,又怎会让他听得了那两个字去?”
“而且,先不要说我没有立场去干预荆王的一举一动;我为什么要让南朝旧人好过一些?为什么要顾及你们自己也不要的面子?”
“你——”刘夫人才说了一个你字,长公主府的大门却以“砰”一声的关上。
萧元嘉没有动手。她只是冷嘲热讽一番,然后关上大门,回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严格来说,她由始至终,根本就没有踏出过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人群散开之前,停在乌衣巷口的马车已在缓缓往来路驶去。
“她竟然没有动手。”柴奉征难以置信的喃喃。
天子斜眼看着他:“对着一个女流之辈,下不去手不才正常么?”
可是她不正常啊。
柴奉征摇头:“她的眼中从来没有男女之别,她的身手也不会让她委屈了自己。若有人要委屈了她,她定会先让对方趴在地上委屈。”
“可是,她只是关上了门。”
而且,她的话里,满是冷冰冰的怨恨。
他直觉觉得,这怨恨并非来自那些人因为家奴翻身而对她的冷嘲热讽。
她的怨恨,并非一朝一夕。可是他明明记得,江陵城的萧元嘉,是如艳阳般高照耀目的存在,炽热得让人不敢直视,却也散发着和煦的暖意。
如今的她,周身带刺,却再也不和人硬碰,只是用一副寒霜把自己封印起来。柴奉征想起了一句话。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伶牙俐齿,倒也是个聪慧之人。”天子想了好半天,才勉强挤出了一句赞赏的话。
柴奉征恍若未闻,披散的墨发在指间缠了一圈又一圈,一边自言自语:“这些年来,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天子一摆手:“国破家亡,够不够?”
言下之意,是两人如今横跨着的,不止是身份高下对调的问题,更有丧父和灭国的鸿沟。
柴奉征却又摇了摇头:“听她刚才所言,似乎对前朝并没有多大感情。”
天子心想,她说南朝旧人自己不要面子,他自攻破建康而来见尽乌衣巷那些老而不的嘴脸,想想也是对的。
只是,萧元嘉在其父麾下为前锋将军的时候,为国出征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在四年前他刚登基为帝时,萧家父女还带着南陈大军渡江北伐,一直打到周都洛阳。那时北周面临内忧外患,为稳军心,他曾御驾出征,却被萧大将军打得退回洛阳城内。
那一役里,女将军萧元嘉率领前锋将士冲锋陷阵,几乎冲到御驾跟前,堂堂大周新帝被人以剑相指。
那日在逆光下,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女将元嘉,和今日半步不出府门、对从前家国只有毫不掩饰的怨恨的宜阳郡主,竟是判若两人。
三年的时间,都改变了什么?
天子陷入回忆之中,另一边厢柴奉征却自顾自的说着:“而且,作为前锋将军,她一向深明成王败寇的道理,对生死成败早已置之度外,断不会对陛下耿耿于怀。”
陛下:……你这是在安抚朕,还是在揶揄朕?
“臣知道陛下此刻定是疑窦丛生,只是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柴奉征眨了眨小狗般无辜的大眼睛:“臣也只能亲自去找她问清楚了。”
天子的眼皮跳了一下。 “你打算怎么问?”
柴奉征双目一亮,目中点点星火燎原,仿佛他一直等的就是这句。
“请陛下把当年的国书借臣一用。”他顿了顿,又道:“还有一百二十八抬的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