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121)
“知道了!”黎济无奈苦笑道:“哎,不听劝,王爷怎么就看上这么个… …不正经的勇安侯… …”
一阵功夫后,黎济、郭子龙、左右参将都被沈萧云叫到了一处。
如今漠北已大定,周边小部落,在这一年里都陆续被收拾干净了。
更小的部族,见蛮族这座大山都夷为了平地,便纷纷归顺。
去年招募的新兵,在郭子龙的严格训练下,日渐成型。
漠北城内,兵精粮足,城外一片安定。
左右参将均为天骑旧部,领兵四万,守城足以。
沈萧云便将四万兵马,派给了郭子龙,去西京与漠北交界驻扎,若金人来犯便可立即支援,
其余四万天骑旧部,大部分,如今还在漠北城中,但小部分,早在齐宵燃回都时,沈萧云就已陆续安排出城,去了都城方向。
他特意挑选了祖籍都城的兵,用伤病还乡公文,大大方方的把他们送了回去。
其余的,便每日陆续安排出城,一次人数不多,有时几十,有时上百,但日积月累下来,他已不动声色的在都城内,暗中安排了上万人。
要说这一招,他还是在齐宵燃身上学的… …
这该叮嘱的,叮嘱了,该安排的,也安排了,黎济听了半响,以为没他什么事儿。
正起身想走,却被沈萧云按了下来:“坐下,跑什么?不想去都城了?”
“嗯?!”黎济瞬间直身抱拳:“上刀山下火海,勇安侯尽管吩咐。”
沈萧云撇了他一眼,哼笑道:“我给王爷回封信,要将部署情况告知,假人之手我不放心,你亲自送去,但在都城不要久留,回来时沿路探探,那唐家大公子的人马,是否有原地扎营。”
“属下领命,但,小侯爷是不是也太小心了?既要看着唐家,还要防着杜家。”
“不谨慎不行啊,七年前大周良将尽散,如今外敌还有两处虎视眈眈,尤其是突厥日益强大,若再起内乱,大周怕是要烽火长燃啊… …”
“小侯爷别多忧思,圣上已召杜枫年回都,他不敢抗旨,杜卓如今也被纪首领看着,想来是无事的… …”
“小侯爷… …”
此刻,纪柔桑扶着门,疲惫不堪的走了进来:“小侯爷,杜卓被人接走了… …”
第九十章 不堪重负
沈萧云见纪柔桑面色发白,精疲力竭,便知是一路猛赶回来的。
立刻为她倒上一杯热茶:“纪姑娘,不急,喝口茶慢慢说。”
那日,纪柔桑从北疆流放地出来后,沿路打探,查到那辆马车的确是去了都城方向。
可她快马加鞭的追了十来日,却始终没有追上… …
纪柔桑不敢再耽搁,只得日夜兼程赶回来报信。
“不妙啊… …杜卓回都,那杜枫年… …”
沈萧云眯眼沉思良久,忽的把亲王印交到纪柔桑手中:“纪姑娘,你休息几日,再劳驾把王爷的印给顾墨渊送去,他那儿离江南近,比留在我手里有用。”
“给顾将军?”纪柔桑惊诧道:“小侯爷是想,借兵?!”
“嗯,我也不想让他冒险,但眼下不得不让他上岸走一圈了,杜卓以前是为三皇子办事,但三皇子倒了却还有人捞他出来… …”
“由此可见… …”
纪柔桑面色骤沉:“三皇子,并非天狼部,真正幕后之人,而是被利用了。”
“不错,杜卓在黄龙军任职多年,回都必是联络军中心腹做内应,再与杜枫年里应外合,皇城有变,我这四万人可不够,漠北的兵我不可能全带走,也带不了那么多人通关,王爷估计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会把亲王印交给我。”
沈萧云想了想,又道:“但眼下唐家的情况,我拿不准,若是通敌保位,那六万兵马还可调用,通敌罪秋后算账便是,但若是还别有用心… …哎,如今我能信任的,也只有顾墨渊了。”
纪柔桑微微点头:“大周也确实唯有朱雀军才有二十万兵力,可没有圣旨,顾将军也带不了多少兵通关啊?”
“他鬼点子多,擅离职守都能神不知鬼不觉,自会想办法,纪姑娘一路奔波辛苦,先回去休息,改日起程。”
纪柔桑身体虽疲惫,但心里却和沈萧云一样,放不下大周安危。
强撑着摇了摇头道:“不,虽说杜枫年不会立刻行动,但南海离漠北远,属下先乘马车即刻出发,边走边歇吧。”
沈萧云劝了几句,但纪柔桑执意如此,他也便不再多言了。
大周名将之后,无论男女,皆是铮铮铁骨,只可惜,如今就只剩下纪柔桑、顾墨渊和沈萧云三人了… …
两人走后,沈萧云也不敢耽误,立刻加快了出城人数的安排。
眼下,漠北他要守,西京要他顾,原本就忧心都城,现在又多了一个辽东。
四座大山,犹如千钧压身,压得他不堪重负。
但能挑起这重担子之人,整个大周,又舍他其谁呢?
… …
与此同时,那道原本让沈萧云稍微安心,如今却成了他心中最大担忧的圣旨,如期送入了辽东青龙军中。
然而,却杜枫年覆手扔到了地上… …
“呵,想调老夫回都?!看来圣上是想拉老夫回去陪葬了。”
“杜将军!这是做甚?!”
副将赶忙拾起圣旨,厉声呵道:“不尊圣旨,你是想抗旨?!”
“抗旨?谁看到旨意内容了?又有谁,看到老夫对圣上不敬了?”
“你… …”副将刚要开口,一把锋利的大刀,就从身后贯穿了他的胸膛。
鲜血四溅而出的同时,军帐内其余听到圣旨的官兵,也通通倒在了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