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11)
琇莹没听清楚他的话,他疑惑的看向他。
阿政叹了口气,揉搓着琇莹的头。
“唯有秦制,努力耕战,便可封爵,才能以荫后代。秦国是必去的,但不是现在。”
听赵姬说,下一年燕太子丹便会到赵国,他肯定会来接触政的,毕竟燕赵世仇,他一定会想要一个挡箭牌的,而谁会比因为商鞅变法实行的政策,连秦宗室都算不上的,逃出赵国的异人的儿子政更合适呢?没有更合适的人了,政只要等待等待就好了。
这些琇莹都不必知道,他只需要知道我们必回秦。
“兄长,”琇莹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阿政打断了,“琇莹,听话。”
虽然灵魂作为一个成年人,可是仍会被幼崽身体影响的琇莹想哭了,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这次兄长没有哄他,他只好吸吸鼻子,带着哭腔道,“那阿兄得听琇莹的,琇莹让你离开秦国,你就离开哦。”
阿政将他眼泪抹去,“过了年,你便两岁了,不可再哭了。”
天天哭,不好,不刚强。
琇莹点头,他以为兄长是答应了。
兄长其实先去秦国也没关系,虽然兄长喜欢秦国,但兄长刚才给他擦眼泪了还揉他的头,兄长肯定更爱我,我到时要跑,兄长肯定不放心我。
安啦,我现在应该先去秦国攒够钱,然后等秦始皇死了,我就带着兄长立马跑去楚国,准备资助刘邦。
阿政见他又开始削木头了,也松了口气,愿跟我回秦就好了。至于剩下的,就靠我了。
这个年节其实对他们来说是与旁日一样的,大概不一样的是,阿政将所有的书简收拾整理了一下,荀子祭祖后便要应春申君邀请去往楚国了,他需得把这些天借阅的书都还回去。
琇莹在后面推了一个类似滑板的长板子,他给上面安了轮子。
阿政将书放在车上,注意到这简陋的小车,笑道:“竹简重,我拉着便好。”
琇莹掂了掂手中的拉绳的劲力,觉得并不重,才将绳子递给了阿政。
“若是拉不动了,我在帮兄长。”
阿政整理书的手顿了顿,嘴角也随之抽搐了一下,幼弟的力气太大,导致自己长兄威严受到挑战,怎么破?
琇莹见兄长不动,顿时get到兄长的点,以为兄长抬不动了,立马像只小狗一样上前。
“我帮兄长再装个滑轮,这样就会更轻了。”
“滑轮?”
阿政才发现这车头部定了一个圆形木块,两股绳从其中穿过,中端也有一个木块,随着他的运动也动。他不太明白,但是确实感觉这车很轻,十分好拉。
于是他直接坐在地上看着琇莹拆掉绳节,将自己刚才削的圆形木块,安在了动的那个滑轮下面,琇莹手指翻飞,绕了几个圈,然后就看着他,示意他在试试。
不行,又想捏他的脸了。
阿政上前捏了一下他脸,然后才拉起车。
果然比以前更轻了,他点头, “不错。你的宿慧还是相当有用的。”
琇莹见他夸奖,立马笑起来,握着小拳头。
“没有什么是用滑轮抬不起来的。没有什么是长杆翘不起来的,没有什么货币是不需要流动的。”
阿政附和着他点头,快速将书收拾好,坐在他旁边,将那小车反复端详。
“教教兄长怎么做。”
琇莹睁大眼睛重重的点头。
阿兄想学,一定教!
“小友,来了。”
年节刚过,荀况便要离开了,他今日在屋里看书。
见到那两个小孩艰难的推着车,忙起身去接车。
车是阿政和琇莹一起推来的,在快到时,阿政将上面的滑轮一个一个拆了下来。他不信任荀况,虽然老人帮助他们很多。
琇莹与他不同,他很喜欢荀况,说实话,没有一个穿越人可以拒绝收集历史名人的诱惑。尤其荀先生超有魅力的说。他说话幼崽超爱听的。
当然比起兄长,还差很多呢!所以琇莹只听兄长的,而且琇莹知道兄长是为了保护他。
所以荀先生,对不起啦。
送别
荀先生真的很好,他喜欢教他读书,他的思想真的很合琇莹的胃口。
他曾说,“天命无常,与君主无关。”
琇莹点头,“一个东西的存亡是时间发展的必要选择。”
兄长也附合说,“天命是由人定的。”
但他后面的话跟琇莹想的完全不同,“但好的君王可以主宰天命!”
于是他们争辩。
荀先生的以儒教化庶民想法,也被兄长否定。
兄长与他争辩。最后两人直接展开骂战,兄长骂妇人之仁,他骂无知竖子。
然后齐齐看向琇莹,让他评价。
其实琇莹赞同荀先生,但是这样兄长会难过,于是他眨眼卖萌。
其实兄长也喜欢荀先生,他读了先生很多书,每每读到精妙处,都会叩桌低吟。
兄长说,荀先生有点固执,但有王佐治国之才。
可惜过于仁柔,迷信儒学,他见谁家用儒治国的。
然后听到这话的荀先生举起重剑赶着他,让他滚。
他大概想起了他那俩个不肖徒弟,他一个大儒尽教出迷信法家的家伙。
琇莹觉得学儒家不错,至少活得久,身体好。他要是像先生那么大岁数还能挥得动那么大的剑就好了。
兄长说琇莹天生巨力,都不需要锻练,以后大了自然就能挥起剑了。所以学儒家一点用都没有。
先生气得差点用剑把兄长劈了。
荀先生说三岁看老,兄长心性沉稳坚定,报负远大,将来定是鲲鹏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