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185)
阿政是体会到了一把当父亲的感觉,他忙里偷闲为了自己的幼弟特意跑了一趟雍城,代替已逝的父亲在宗庙之上为琇莹卜筮行冠礼的好日子。
“琇莹,最早的日子在二月八日,那你的冠礼便定在二月八日吧,正好行完礼,你就回楚地。”
阿政下了阶,对着在阶下等着他的琇莹扬声道。
琇莹走到他身侧,轻问,“阿兄,现在是一月十几日,一个月后就办,会否太匆忙些了,要不再往后拖拖,等着李信和蒙将军打下燕时再说。”
照阿兄的性子,即使是一个月的时间,也要办得非常非常隆重的,这么短的时间真不会把礼仪人员给忙死吗?
但是身后的宗正用喜气洋洋的态度告诉他,“公子啊,不忙不忙,这件事流程已经完备,你到时和王上来个人就成了。”
阿政也嗯了一声,表示对宗正办事的满意。
于是琇莹便在宗正的欢天喜地下在二月八日正式行了冠礼。
清晨,观礼人早就齐至了,三公九卿,士官大夫,宗室子弟自行由侍人迎进了秦之宗庙观礼。
虽说一般人家行冠礼,应该是主人出门将宾客迎入家庙,但是让王上迎他们,他们还是自己进来吧。
阿政朗笑,眼中带着骄傲,“择其吉日,延约嘉宾,鼓瑟吹笙,成其冠礼。”
一点都不合规矩,谁家正宾站在父亲的位置上做介绍。
可在秦国,没有谁敢质疑他的礼仪。更何况除了他,论尊长,也没有谁合适做公子琇莹的正宾。
作为赞者的宗正的将梳子、发巾等物品从侧室中搬出,放到行加冠礼的席子边上。
琇莹是嫡子,故宗正在其宗庙阼阶偏北之处为他设席。
琇莹被宗正从东侧室中出来,与诸位观礼之人见礼。
他只是将发挽起,未加任何饰物,着缁布镶红绵边,虽着童子衣,整个人仍清隽柔雅,气度恢宏,温雅却不失血性刚强。
可比起所谓月下谪仙一尘不染,他更是红尘中杀伐果断的贵公子,让人一眼便知他是在朝中有任职,并非稚子。
宾客们有些与他相熟的长者,也是不由感慨万千。
他昔年入秦,是个灰扑扑的瘦巴孩子,而今数年,已经长成了青年模样,萧萧肃肃,如见朗朗清月。
示意他坐在他面前的席上,琇莹听话的跪坐于他对面,虽面上未带笑,可眼中全是细碎的欢喜。
他任由宗正将他的发髻解开,为他梳理头发,再缠上发巾,用簪子将他的发髻固定。
阿政起身下堂,净手,而后,象征性地扶正琇莹的发髻。
他再次下堂,从担任有司的张苍和蒙毅手上接过第一顶冠,缁布冠。
缁布冠是一整块染黑的布帛,用冠带将它固定在头上,这是第一冠,赋予他“治人”的权利。
他口中朗声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我的琇莹,今天,我为你加上这第一顶冠,且抛去你幼稚的心志,遵循你成人的品德。愿你安宁长寿,福泽绵延。①
他将那顶冠放在了琇莹头上,宗正将琇莹冠下的系带绑好,琇莹向他长拜后重新回到侧室,更换张苍捧上来的第一套衣物,玄黑色的上衣和下裳。这是象征士人身份的礼服。
琇莹系好系带,然后便出去依旧跪在了席前。宗正为他取下缁布冠,再次梳理了发髻。
阿政又一次净手后,站在西阶下第二阶,在那里等他,他手托皮弁,扬声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孤希望你威武有才,知礼知仪,长寿万年,永得上天庇佑。
这顶冠的后部装饰有彩色的珠子,恰是,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牟如星。
阿政笑着看琇莹向他伏拜,他眉梢眼角俱是快意和欣慰,他的琇莹真的如他当年期望的那样长成了似珠似玉的模望,不负美玉之名。
他将皮牟给琇莹戴上,宗正整理好琇莹发髻之后,冠者回东房,换上了素色的上衣、下裳。他为自已系上白色的蔽膝,整理好衣服后,仍外出面南而立,让众宾客观看。
这身是士人每月初一朝廷时穿戴的礼服,示意他已经可以为朝廷效力了。
阿政下了阶,站在西阶再往下的第三阶,为他第三次加冠祝辞,“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这是你在这一年里最好的日子,我为你加上第三次冠,希望你以后兄弟和睦,长长久久,幸福美满,长乐长宁。
琇莹戴上红褐色的“爵弁”,搭配着玄色的丝绸上衣,以及色的下裳。
他自此拥有了祭祀的权利,成了成人。
阿政举杯向他递甜酒,“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琇莹接了酒,坐在席子的正中间,以美酒祭拜先祖三次,自己也浅尝了一口。
甜的,你要一生甜蜜。
本有赠肉脯于母,以报养育之恩,但是赵姬死了,加上秦国谁人不知,公子厌恶别人提起其母,故而王上便取消了。
阿政依旧是笑着的,他今天真的是开心,他看着他的琇莹一点一点长成这个大公子,很多人来见证他的模样,也有一种吾儿长成的欣慰感。
幼年时伏于他背上撒娇的小琇莹的手可以扛起刀剑,替他挡风了。
他长得真好,是阿政幼时曾幼想过的幼弟最好的模样了。
他克制不住地拍了一下琇莹的肩膀,眼中似有泪光,他对着他扬声道,“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