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荷灯(147)
卓庭气恼,这老匹夫,就知道吹嘘遛马。
只可惜老皇帝很受用。
“好了,朕以为宋太医说的对,既然淑妃身体无恙便多留片刻,也好见见当年誉满京城的右丞相。”
老皇帝揽过淑妃,将她护在怀里,让她不得动弹。
老皇帝察觉到淑妃僵得厉害,不由凝眉:“爱妃,在朕身边,你何以受惊?莫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朕?”
淑妃心鼓如雷,面色如常:“陛下您这是说笑了。”
“爱妃,这些年朕将你置于心尖之人,可你这颗心总叫朕摸不着看不透啊!”老皇帝幽幽说道。
淑妃敛下眼睑,遮住眼中恨意,柔声道:“陛下对臣妾之心,臣妾莫不敢忘,只望有朝一日能报答陛下……”
程墨顾不得老皇帝这边的动静,从老丞相入宫门开始,她的目光便一刻不停地望着他。
天寒地冻,老丞相身影单薄,步履蹒跚,却始终挺直脊背,昂首挺胸而来。
等他终于走近,程墨已在不知不觉中红了眼眶。老丞相与她错身而过,却不曾多看她一眼。
“草民程恒昌见过皇帝陛下。”老丞相俯身行礼。
待他抬头,老皇帝与之对望,眼里已有不满。
“草民而非罪臣?程恒昌,时至今日你也不肯认罪?”
老丞相目光从容,一如往昔:“陛下,草民已非丞相,无论是否有罪,都是草民。若陛下觉得草民有罪,草民谢罪!”
“好一个程恒昌,你还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朕从前就受不得你这个脾气……”
老皇帝摇摇头,已经不用问他是否后悔,就已知晓此人答案了。
老皇帝看向左公丞:“左公,你方才说程恒昌之女摇身一变,成了他人之女。如今此女何在?你倒是跟朕好好说道说道。”
左公丞行礼走近,来到老丞相身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陛下,这天寒地冻,可否让恒昌先行起身。”
说着不待老皇帝作答,便伸手去扶。
“朕倒是忘了,这些年过去,左公你还是对他这般关怀。”老皇帝想起从前朝堂上这两位丞相有那伯牙子期美名,一时间不由唏嘘。
左公丞忙接下自己身上厚实的披风盖在老丞相身上。
“程兄,想当年你我兄弟一场,多亏了程兄照应,小弟才有今日。只可惜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今日你也休怪小弟揭穿你女儿的欺君之罪!”
老丞相面容沉静,裹了裹衣袍:“你还是老样子,惯爱做这些表面功夫。”
左公丞脸微僵,继而转身看向人群,目光扫过众人。
在左公丞望向程墨之时,程墨已经想到了对策,可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目光只是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就看向老皇帝身侧。
“陛下,此女正是淑妃!陛下,她乃是程恒昌次女,闺名若舒。”
此言一出,一阵哗然。程墨和淑妃皆震。
老皇帝侧首难以置信得看向淑妃:“淑妃,左公此言可当真?你并非郭庸之女?”
淑妃早在老丞相到来之时,便不着痕迹地从老皇帝怀里出来,站在一旁。
闻言,淑妃不甚在意道:“陛下,左公说我是右丞相之女,可是有何证据?”
左公丞哈哈大笑起来,拉过一旁的老丞相,将他推上人前:“程兄,你好好看看,陛下身旁这位淑妃娘娘可是你的次女?
你该不会连自己的女儿都认不得了吧?”
老丞相这才看了过去,四目相对,无语凝噎。
淑妃盯着受尽苦楚的老丞相,顿时红了眼眶,刚想开口,就听老丞相道:“既伴在陛下身旁,想来是宫中娘娘,身份贵重。只可惜草民在牢中熬坏了眼睛,认不得这位娘娘是何须人也了。”
淑妃怔怔后退,怅然若失。
父亲,您果然是不愿认女儿了吗?
老皇帝扫了两人一眼,不动声色地给宋太医使了个眼色,却不想卓庭已快他一步捏过老丞相的手腕,为其诊脉。
“回禀陛下,前丞相大人曾犯癔症,神志时清醒时而不清醒,眼下看来这病根还未除,还累及双眼,不能视物也是正常。”
话落,卓庭才退下身去。
宋太医还欲上前,却见老丞相陡然发怒,一把将他推翻在地,口中赫赫出声。
“来人,护驾!”老皇帝连忙退后几步,与淑妃站在一处。
只是侍卫们刚上前,老丞相却似半点不记得之前发生的事,神色如常道:“陛下,草民有罪,罪在老眼昏花,看不清贵人模样。”
右丞相冷笑一声:“陛下,便是认不得,臣亦有证据证明淑妃便是程恒昌之女。”
他将一物呈了上来。
“陛下,此乃郭庸临死之前托人送来的血书,是他告诉微臣此事来龙去脉!当年,淑妃被人所救,是郭庸窝藏了她,二人预谋,一人入宫为妃,一人则在外大肆敛财。
陛下,这些年臣便是为了抓住郭庸把柄,被他怀恨在心,在朝堂上才屡次被他为难。”
老皇帝看完血书,震怒不已。
“淑妃,左公所言可是真的!你当真是程恒昌之女?”
淑妃捂着自己的肚子,面色苍白:“陛下,您可曾记得当初对臣妾说过的话?您说无论如何都不会因旁人三言两语质疑臣妾?”
“淑妃,此事一码归一码。时至今日,你还不老实交代!”老皇帝目光谴责,神色严厉。
淑妃故作难过,面上清泪两行:“陛下当初对臣妾说过,无论臣妾是何身份,都是你的淑妃。
臣妾今日便要告诉皇上,臣妾就是左公口中的丞相次女。陛下,您可是要治臣妾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