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几万里(105)
“要养多久啊大夫?”顾大嫂在一旁问道。
“最好要养一个多月。”
“好好,阿渠你便在这里安心住下吧。”
贺应渠没有说话,她断然不会在这里待上一个月的。“大夫,可有什么法子让我快速恢复吗?”
大夫正收拾着药箱,闻言头也没抬地回道:“有啊,女郎从这里出去,爬上那座山,然后跳下来,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
贺应渠一时无话。
大夫这时抬起头,望着贺应渠欲言又止的模样笑出了声,“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荒诞无稽?你现在若是不好好养着,一心想着出远门,便同我所说的那般一样,都没什么好下场。你以为你身子骨好便无碍了吗?你这一条命都是捡来的!”
“你这老头子,怎的就将话说得这般重!阿渠还年轻,怎的到你嘴里好似她要不行了一般。”
“你当如何?她这次能醒便已经是阎王爷开恩了。”
“你这老头子越说越不像话了,快走吧你。”说着便将大夫推出了门。
“你这人,明日别喊我来了!”骂骂咧咧地走了。
贺应渠一脸担忧地望着顾大嫂,“都怪我,你二人没有必要因为我吵起来的。”
顾大嫂嗤笑一声,“我们平日里就是这般说话的,让女郎见笑了。”随后走到贺应渠榻前坐了下来,“女郎还是在这里将养一阵子吧,若真有要事要做,不如写下一封信,顾先生那边可以传信出去。”
贺应渠闻言抬起眼,“大嫂家里可有纸笔?”她要写封信传给岳至。
顾大嫂摇摇头,“除了顾先生家,村里人都不备那玩意。”
贺应渠央求道:“大嫂可以带我去见顾先生吗?”
顾大嫂有些犹豫,她昨日答应贺应渠不过是因为举手之劳,今日她才知道贺应渠伤得如此重,若是她因此落下病根,那就不好了。
贺应渠端详着顾大嫂的神色,说道:“大嫂莫要忧心我的身子,不劳心动力无甚大碍的,且我在榻上躺了这几天,再不动动骨头就要散架了。”
顾大嫂见贺应渠面色红润,确实比昨日状态要好上几分,“那成,做人不能言而无信,我这就带女郎过去。”
贺应渠笑着谢过,顾大嫂本想扶她起来,贺应渠却摆摆手,“我可以。”
顾大嫂拿了一件外衫,“乡下没有什么好布料,女郎将就些,这是我年轻时穿过的,颜色还鲜亮些。”
贺应渠摇摇头,“已经很好了。”干净整洁,布料绵软,穿着很舒服。
为了迁就贺应渠,顾大嫂走得极慢,二人走了一盏茶的功夫才走到顾先生家。
“顾先生。”
方才顾大嫂告诉自己,顾姓是平安村的大姓,半个村子的人都姓顾。
贺应渠随着顾大嫂进了门,顾先生的宅子自是比不上她在上京看到的府宅,但是沿路走过,这一家确实已经算是最豪华的了。
堂中坐着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头,老头手里拿着一本《道德经》,见有人来了,才将书放下。
“顾先生是我们村里最有学问的人,整日就知道读书,学问好的嘞。”贺应渠点点头。
“村长,这是阿渠,她是凉州人,凉州在哪里啊?”
顾大有听到凉州,不由望向贺应渠,“你是凉州人?”
贺应渠点点头。
顾大有若有所思地望着她,“你可知凉州距离这里有多远?”
贺应渠摇摇头,若是她知道,她便不会来问他了。
顾大有喃喃道:“不知道就好办了。”
贺应渠一脸疑惑地望向顾大有,顾大有连忙改口,“不知道的话我便给你想个办法。”说着拿出了一张舆图。贺应渠随着他的动作望了过去,舆图不甚详细,只标注了大概的位置。
“咱们此时在这个地方,凉州在这个地方。”贺应渠随着顾大有的动作望了过去,眉头一皱。
“你只需一路向西而行,过了平州便可到达凉州了。”
“……”
若是真凭他所说那般容易便好了。舆图上并未标记何处有路,只有大概的方位,贺应渠叹了一声,心中已经知晓,问这个顾大有是问不出来什么有用的消息的。
“多谢顾先生了。”
顾大有将手放在下巴处,而后理了一下自己的胡子,摇摇头,“女郎不必客气。”
“村长,阿渠想给家里人写封信,不知能不能帮她一下。”
顾大有点点头,“自是可以。”说着便起了身,主动将位子让了出来,“我帮女郎磨墨吧。”贺应渠受宠若惊,连忙摆手,她不过是要写封信,何来这般阵仗。
贺应渠再三推让,却还是被按到椅子上,“女郎就在这里写吧。”贺应渠接过顾大有递来的笔,不再扭捏,提笔一气呵成。
贺应渠放下笔,“如此,就有劳顾先生帮我将这封信送到凉州了。”
顾大佬笑着说道:“好说好说。”
“如此,就多谢先生了,阿渠家中出了变故,被我家老头子捡来了,多亏里正,告诉阿渠去凉州的路,又给阿渠送信,大恩不言报,我先代阿渠谢过村长了。”
贺应渠望着,顾大嫂是真的十分敬重这个顾先生。顺着顾大嫂,贺应渠望向顾先生,顾先生又抚了一下他的胡须,笑意盈盈的样子,似是对顾大嫂的这番话十分受用。
顾大嫂带着贺应渠回到家中。
“如此,阿渠已经知道回凉州的路了,便安心留在我家养伤吧。”
贺应渠望着顾大嫂笑意盈盈的样子,斟酌着话语:“大嫂一番好意,我本不应推脱,但家中确实有急事需要我,我不敢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