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风几万里(94)

作者: 风雪煮酒 阅读记录

“他想同我回凉州,是真的想帮我。”

银霜点点头,“姑爷待女郎甚好。”

他想的时候,她不信。他不来了,她反而信了。

一旁的燕衡却说道:“那姑爷为何没有来?”

“因为在京中,有更重要的事。”

说来可笑,贺应渠自觉方塘能这般忍受她,想来为的也不过是贺家军罢了,然而当他可以随她回凉州之时,他却放弃了。解了心中所惑,又凭空多添一忧。

自始至终,他所求的都是一件事,自他二人相见之初,相识之由,都是为了同一个人。

“女郎,夜深了,该睡了。”

贺应渠眨了眨眼睛,月垂西边,夜确实深了。

“回吧。”

两日后,众人抵达凉州。

贺应渠方入军营,孙先生众人便迎了上来。

“上次之战,羌人大败,孙先生不是说过没有二十年,羌人再难重振吗?”贺应渠疲惫不堪,但是回到凉州仿佛同寻到了根一般,又现生机,这里有阿父为她留下的贺家军,她不能辜负阿父所托。

“女郎请看,这是斥候探来的军情。”

贺应渠认真地读了起来,问道,“孙先生有何高见?”

孙先生望着这个年轻的女郎,他是看着她长大的,她的心性如何,他最清楚。

可营里有的人不知。

“老夫还是先前的论断,将军死前那一役,大伤羌人的元气,没有二十年的修养,再难振作。”

“如此,便静观其变吧。”贺应渠将战报合上。凉州有吃食,有兵器,有时间。该急的不是他们。

孙先生闻言不动声色的应了声诺。

一连几天,羌人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大战没有,小扰不断,着实恼人。

“要我说,咱们就该冲出去,一股脑将羌人老窝一锅端了,从此收复羌人,壮我大洛版图。”

岳至一言,众人将眼神撇了过去。

石勒也随众人望向岳至,眼神十分嫌弃。

谴责的目光久久不退,岳至挠了挠头,“这不是看大家甚是苦恼,活跃活跃气氛。”

贺将军在时也只不过守住凉州,大伤羌人锐气,贺应渠上位不过一月,指着她能收复羌人,无异于天方夜谭。

贺应渠一扫台下,“还是依照孙先生之计。”

按兵不动。

贺应渠说完,台下众人交换了神色,随后便退了下去。

贺应渠正在看凉州的舆图,方才离开的岳至又转回了身。

“女郎你的家书。”

贺应渠闻言一愣,“家书……”

“上京来的信呢。”

贺应渠放下手中的舆图,想不通谁会给她写信。

信封上并未署名,贺应渠心中疑惑更甚,待得将信展开,“阿渠亲启”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岳至送完信并未离去,坐在一旁静静地望着贺应渠的神色,见她先是震惊又是平静,而后又是……羞涩,心中便已明了。

贺应渠看了两遍,将信放到案上后,脸上的笑意还未收回便对上岳至一脸看好戏的表情,不由愣道:“你怎么在此地?”

岳至一脸无辜道:“我一直在此地啊,我这么大的一个人,女郎都看不到吗?”

贺应渠噎了一下,她方才看信看得投入,确实未注意到岳至还未离开。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明显的逐客令。

岳至收起笑容,神色郑重,贺应渠望着岳至这般,也不由认真了起来,“发生了何事?快快报予我听。”

岳至一脸正色问道:“阿唐在信中说了什么?”

思念(一)

眼看贺应渠眼神略带警告,岳至连忙收起神色,“在下错了,女郎饶命。”

贺应渠早已习惯岳至的口无遮拦,见他终于老实地坐在原地,轻瞥一眼,“还有何事?”

岳至正了神色,欲言又止。

贺应渠心中疑惑,他这番扭捏做甚?

“有事不防直说。”

“女郎应是看出来了吧?”

贺应渠静静盯着岳至,岳至不似往日那般嬉皮笑脸。

她缓缓地点了点头。

看出什么?他二人心知肚明。

孙先生早有断言,羌人重创,没有二十年休养生息不可重振。营中众将蠢蠢欲动,一方想要一鼓作气,再打过去,羌人不死也要脱层皮。另一方则见好就收,主张休战。两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便把贺应渠叫了回来。

这两日,贺应渠走到何处都有人跟着,一路上苦口婆心,或劝说贺应渠进攻,或劝说贺应渠守城。往往是一人捉住贺应渠,还未说上几句话,另一人便冲了上来和那人吵了起来,根本轮不上贺应渠说什么。

贺应渠轻叹一口气,罢了,狼烟未起,百姓平安便好。

岳至看得明白,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女郎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有什么想法呢?阿父在世且只能与羌人对峙,如今这等局面,便是阿父留给自己最好的境况了。凉州易守不易攻,虽说羌人大伤,但是经前一役,凉州损兵折将,情况也并不妙。何况大洛的局势并不明了,陛下龙体欠安……方塘信中虽未明说,但是贺应渠能看出来。

“扑哧。”岳至轻笑一声,拉回贺应渠的思绪。

“女郎怕又是想起了写家书的人吧。”

贺应渠瞪了他一眼,“你怎么就知道那封信是谁写来的?”

岳至难得白了贺应渠一眼,似是在说这不是摆明的吗!

“到底是成了亲的人,”岳至做到贺应渠对面,“我这双眼果真没有看错。”当时他就能看清他们三人之间的暗流涌动,心中明晰他们二人之间的情谊不同其他人,果不然,贺应渠不过回京复命,再回来时,亲事都结完了。

上一篇: 海棠月色 下一篇: 终极一班1之乔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