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现代社畜上岸地府小鬼差(39)

作者: 不见三秋 阅读记录

可她只是一只鬼,既不能替姑娘们教训教训萧筠,也不能现身说法劝姑娘们回头是岸。

能做的,也只是见到有傻姑娘为他魂销神迷时,叹一句“祸害不浅”。

原本也没什么,萧筠守孝三年,不可能谈婚娶之事,那些飞蛾扑火的女子再痴情也敌不过岁月的蹉跎,许多人在家族的压力下不情不愿嫁了他人。

也有那不死心坚持到底的,还没等死缠烂打成就美好姻缘,就迎来了突厥公主下嫁萧筠的当头棒喝。

彼此斗得你死我活的痴情女们,一下子找到了共同的敌人,暂时停火,一致对敌。

于是,赐婚圣旨下达的当晚,阿史那音便被人投了毒。

看着阿史那音那张酷似自己的脸,菩音总觉得中毒的是自己,被折磨得上吐下泻脸色苍白躺在床上的也是自己,感慨长安女子战斗力高强的同时,一股无名火腾然升起。

该死的萧筠,希望你不要那么早死,否则少不了要过那奈何桥,投畜生道。

骂归骂,菩音还是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够真正走进萧筠的心里,温暖他寒凉的灵魂,让他过上正常人的人生。

私心里,菩音还希望那个人是阿史那音。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她也不知道。

好在阿史那音没有让人失望,她不是个只有恋爱脑的蠢女人。一见钟情确实冲昏了头脑,但如今圣旨已下,一切尘埃落定,她名正言顺,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

一来,她利用中毒之事,向皇帝求了百名近卫,严守府院,出行也必多带护卫,绝不落单,不给有心人可趁之机。

二来,她借养病的时间派人暗中打探有关萧筠的一切。小到衣食住行、花边绯闻,大到过往经历、人脉关系,毫不错漏。

丝丝缕缕的消息,有别于以往隔了国界的传言,让阿史那音更深刻也更准确地重新认识了萧筠。

阿史那音非但不蠢,反而很聪明。她从这些消息中看到了萧筠的天纵奇才、经世谋略,看到了他的隐忍和伪装,更看穿了他寂寥薄情的内心。

可阿史那音不后悔,越是知道这些,她就越发欣赏爱慕这个人,这个不是传说中宛如仙人的白衣郎君,而是有血有肉有瑕疵的凡人公子。

至于他的伪装,他的薄情寡性,此时的阿史那音并不在意。

薄情总比多情好,只要他一日没有交出他的心,她便有的是机会。等成了婚,她便是他的妻,日久天长的,凭她的本事,她不相信谋不了他的情。

了解了眼下的境况,阿史那音火速做出决断,一方面放出消息说下毒害她的是御史台王大人的嫡长女,又曝出该贵女德行有缺,曾多次打杀家中奴仆,在外仗势欺人。

朝中与王大人不和的官员纷纷对他发起攻讦,最终闹得该贵女远嫁他乡,从此远离京城富贵。

这一招杀鸡儆猴,效果很不错,其他蠢蠢欲动的女子见识了阿史那音的厉害,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自己也落得同样下场。

另一方面,她带着上好的礼物拜访三公主。

三公主乃是皇贵妃的独女,此次多国来朝,三公主被许给了阿史那音的王兄,也就是突厥未来的王。

都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两位女子没有利益冲突,反而有了许多共同语言。

阿史那音明白,三公主作为联姻的待嫁女,即将远离他乡,即便她真心爱慕王兄,内心也是惶恐的。正是瞅准了这点,阿史那音才会以未来小姑子的身份上门。

三公主此时正缺一个知心人,能够为她排解心中惶惑。正好,阿史那音这个正宗的突厥公主就上门了。

两位待嫁公主手拉手,一起抱怨身为皇家人不得不承担的责任,茫然于前途,说得激动了还落下几滴泪来。其中,三公主是真情实意,阿史那音却是装的。

一番诉苦后,阿史那音成功打入三公主的内心,开始扮演知心小姐姐。三公主关心的无非两件事:突厥王室的情况、她未婚夫的为人。

阿史那音并不打算藏私,一五一十把知道的全盘托出。突厥王室中好的坏的,哪些人好相处值得拉拢,哪些人需要防范不必深交,哪里是铁板一块此路不通,哪里又是短板可有作为……

连细枝末节都说得一清二楚。

三公主是聪明人,承了阿史那音的情,得还,回头便向皇贵妃说了此事。

之后,后宫有宴,必有阿史那音的身影。

早先因为自请下嫁朝臣得罪的皇家权贵们,也在皇贵妃的调和下,场场宫宴后,冰释前嫌。

所谓上行下效,既然有身份有地位的全都转了风向,与外族公主交好,普通人家的女儿又怎好再与她交恶?

两件事,阿史那音出手快准狠,成功破解了外患,如今只剩下内忧——萧筠的心,还未征服。

两个月后的乞巧节,阿史那音与萧筠正式成婚,婚仪皆由礼部负责,一切比照皇子娶妻。

大红地毯铺满了长安街道,到处都是喜庆的红灯笼和看热闹的人,尤其是萧府门前十丈远处,摆了大箱笼,支了长桌椅,穿着喜庆的小厮们给过往行人派发喜糖和铜钱。

府内府外,热闹到酉时末方歇,一桩喜事,尘埃落定。

萧筠身着红色喜服,微醺的俊脸上浅笑盈盈,不紧不慢入了洞房。

却扇,合卺,从容不迫。

大红喜烛上火苗跳跃,照出阿史那音的娇羞和萧筠的浅笑。

这一刻,菩音觉得自己有病,还病得不轻,非要听信那群八卦鬼门的撺掇,跑来看别人洞房花烛,结果看得辣眼睛。

上一篇: 爱柠 下一篇: 离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