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夜将阑(135)

作者: 莫堪寻 阅读记录

源司繁伸手慢慢地替他抹去了眼角泪水,剎那间也不禁热泪盈眶,而后低声且郑重地答道:“……慕儿,爹爹……爹爹以你为傲,爹爹……爹爹永远以你为荣。”

“可是慕儿,慕儿你知道吗,你的人生是你的人生,你和爹爹不一样,”源司繁忍着哽咽道,“爹爹要你来洛阳,是希望你能找到你真正要做的事情。爹爹也知道,我的慕儿……我的慕儿是个真正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好孩子。”

眼泪决堤而出,源尚安一瞬紧紧抱着源司繁泣不成声。

“……好孩子,不要哭、不要哭……”源司繁紧紧抱着源尚安,如当初带他走出废墟一样,“放手去做、放手去做吧。只是你要答应爹爹一件事,慕儿啊,爹不放心的,是你有时候太过执着,不知道为自己考虑后路啊慕儿……”

“慕儿,答应爹爹,该想退路的时候就要想退路,好吗……”

源尚安在他怀中抽噎着点头。

源司繁轻声又道:“慕儿,阿归他……他跟我说,想见见你……”

——————

源素臣在祠堂外徘徊良久,却没有主动进入打破对话,只是一个人望着架上的木匣出神。

匣子里都是源尚安这些年来断断续续寄过来的小东西,有带钩手巾,也有些布做的玩偶,更有打猎用的扳指手套。源素臣有时候觉得他像个孩子似的,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就急着分享给自己。

现在看来匣子里的东西未免有些幼稚,而且有一些也不会再用到了。源素臣却舍不得丢掉或者变卖,而是一直整整齐齐地收好。

他的目光从木匣落向佩剑定九韶,剑刃花纹繁杂迤逦,仿若一条盘旋其上的黑龙。

这把剑原本不属于他,而是当初临别前父亲的赠礼。

彼时的他刚刚被接出监牢,还没缓两日就收到了永熙帝让他入京为“侍子”的旨意。名曰让他侍奉天子左右学习中原文化,但实际上是让他当人质。

源素臣眸光灰暗,仿佛被寒风冻在了原地:“……我知道了。”

一旁的阿尔敦却道:“大公子,岳先生寻你。”

“寻我?”

岳旻一改往日作风,少见地没冲这个闹腾的孩子急眼,而是温和道:“坐下吧,你我师徒二人最后再说几句话。”

源素臣心头一颤:“最后……”

岳旻叹道:“你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来,我又一向不喜京城浮华,这些年走南闯北,身子骨也不适合再作远行,此后怕是难见到了。”

他说到此处反而笑起来了:“以后啊,你这孩子再怎么调皮捣蛋,先生也管不了你了。”

源素臣低头不语。

岳旻又道:“阿归,京城不比草原上自由自在,你两手空空而去,先生不放心啊。”

“岳先生……”

岳旻摸了摸他的头:“先生要最后教给你一样东西。”

源素臣立时肃然听教,不料岳旻在此之前先问了他一个问题:“阿归,你有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什么?”

“将来……”此刻的源素臣并无太多念头,“大概会和爹爹一样,从军入伍吧。”

岳旻并未接话,源素臣似有所感:“先生……我答的不好,是么……”

岳旻道:“阿归,不是不好,而是不能只限于此。”

源素臣一怔。

岳旻指向身后地图:“阿归,你要知道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是这个道理。方今天下乱世已延绵数百年,是该到了终结之时了。”

“到那个时候,无论你想是不想,都会被裹挟其间。只学着前人的路,终究会限制你的脚步。”

源素臣一瞬心如擂鼓,他听见自己满怀向往:“那我该怎么做?”

岳旻道:“韬光养晦,以待来日。”

源素臣不由得呼吸急促,听见岳先生又道:“入京之后,不妨假意做个昏聩之人,瞒过天子耳目。”

“……我明白。”

岳旻点了点头,继续道:“阿归,你要有你自己的力量,否则来日寸步难行。”

“先生,我知道的,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才能叫人真心追随。”

岳旻脸上难得流露出来了堪称欣慰的神色,可须臾后又变作了愁苦,他顿了片刻才又道:“其实我来之前,你父亲也想让我告诉你几句话。”

源素臣随着他的指引望去,只见纸上用鲜卑语写了一大串的姓名,不由一愣:“这是……”

“这是你们的、鲜卑人的历史,”岳旻叹道,“也是南凉的历代先王的过往。”

“你们虽是草原之子,最初却不得不受更强大的匈奴统治,”岳旻虽是汉人,可对这些依然了如指掌,“后来匈奴衰落,鲜卑便乘机崛起,可起初却也只知道四处攻伐树敌,和中原屡屡交战,始终不肯真心臣服。”

源素臣沉默良久,他在草原上听到的更多是将祖辈烧杀抢掠视为荣耀的声音。

岳旻瞧着他,也等待着他的回复。

出乎他意料,源素臣竟是道:“只知劫掠终不能长久,没有哪一族的人生来就该被踩在脚下。强盛如匈奴也终会覆灭,步他们的后尘只是自掘坟墓。”

岳旻暗自赞叹他小小年纪能跳出来胡汉偏见,不免点头,又道:“天下分裂之后,南凉先祖便在河西一带建国,他们吸取前人教训,开始学习汉文汉书,以仁义处世,因而也吸引了不少汉人前往投奔。”

这一次源素臣却没有那么快接话,原因无他,只因南凉实在是乱世中一朵短暂的浪花,很快便湮没无闻。他作为曾经的世子也没享受过几日特权的奢侈,反而因为身份在国破家亡后沦为了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