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夜将阑(188)

作者: 莫堪寻 阅读记录

几十万人马紧急集合,虽有夸大数值之嫌,但也足够叫人焦头烂额。

大战一触即发,若是处理上再出了差错,那如今即位尚不满一年的新君就要成了大魏的亡国之主。

出兵就要花钱,说得不好听些还是大把大把地烧钱。可永熙帝留给儿子沈湛的,不过是个虚有其表的盛世。

拿不出银子来,谁愿意平白无故地给人卖命?

再说了,就算能拿出银子来,这一次又要谁挂帅出征?

源司繁吗?可他的儿子至今还被关押在地牢里没放出来,身上还背着解释不清的罪名,这个节骨眼上谁敢用他。

“陛下,”杨宪道,“微臣还是举荐源将军带兵出征。他毕竟在漠北多年,对柔然的种种情况最为熟悉,如若临阵换人,只怕容易吃亏啊。”

沈湛还没应声,叶遵礼便接过话道:“杨中书,容微臣问您一个问题。如今源尚安还被关押在地牢之中,许多疑虑他明显解释不清,这个节骨眼上让源将军挂帅出征,谁能保证绝无差错?”

此言一出立即有人附和:“是啊陛下,微臣也听说了,白鹭阁找出来的种种证据都指向源尚安,他却不能对此给出合理解释或者反驳。如何能叫人相信他清白无辜?”

“是啊,大局为重,陛下不能去赌啊。”

“诸位,”杨宪道,“微臣刚才的意思不是让陛下去放手一搏,案件该怎么审理就怎么审理,但边关局势却不能再缓了。”

沈湛眉头紧锁,两手不自然地捏着龙袍,正要发话却被温令欢打断:“杨中书拳拳之心我不是不明白,可难道解这边关之危只有这一种大动干戈的法子吗?”

沈湛肩头一晃,眼神定在了母亲身上,不知道她又有什么谋算。

她一发话,温琳这边即刻理解,顺着又道:“太后、陛下,还有诸位朝公,微臣听说郁久闾穆延乃是柔然可汗爱子,故而以为柔然此次陈兵边境为的正是给使团讨要一个说法,并非是真的要同我们开战。倘若我们能尽快将这桩谜案审理完结,给可汗一个交代,想来他自会退兵。”

杨宪不由得反唇相讥:“温大人说得轻巧,可是这案子过去多久了,不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吗?再说了,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也得做两手准备。”

此言一出却引来柳弘反驳:“杨大人,这案子审到如今还没有个结果,责任在谁诸位还不清楚吗?责任就在他源尚安!他要是还有良心,不忍见生灵涂炭,就该把这一切如实吐出来!”

杨宪下意识地吞了好几口唾沫,他虽然也是世家出身,可到底和朝中另外三大家族比起来逊色不少。他的确有意和源素臣源尚安交好以待来日,但……

但这也导致他没有办法真正做到理直气壮。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么做也有一份私心在。

就连儿子杨桓此刻也打起了退堂鼓,悄悄凑近道:“父亲,大家意思如此统一,咱们……”

杨宪轻咳声打断,只好拜道:“微臣愚钝,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决断?”

沈湛正是如坐针毡的时候,杨宪把这问题抛给他无异于是为难他。

他朝着身侧站着的几位宗室寻求帮忙,可目光刚刚转移,他就失落了起来:沈静渊年纪轻轻没有威望,鲁阳王似乎不大看得惯源尚安,乐平王眼下正在府上询问昌乐郡主的事,至于河间王常山王等人则因为此前和李应蕖交好,沈湛不想太多理会。

没有人能帮他。

“陛下。”

骤而听到声音,沈湛不由一愣,很快判断出这声音的主人他并不算熟悉。

沈洄从容道:“微臣沈洄,斗胆有一言面奏陛下。”

“你说。”

“方才几位大人所言,微臣在旁洗耳恭听,私以为皆是为国为民之心,微臣不免叹服,”沈洄道,“如今柔然逼迫,微臣以为此案应该加快审理,无论如何都得先给出一个结论。同时命人和柔然可汗联络,痛陈利害,如此一来,可不费一兵一卒。”

他一席话恭维了所有人,没让场面尴尬,倒也不愧平日里的贤王名号。

“好,”有人附和道,“城阳王此言在理!”

沈湛却没有松开眉头:“派谁去省里,又派谁去和柔然沟通?”

“陛下——”

沈洄话为出口,外头急报:“陛下、太后,禁军中郎将源素臣求见陛下!”

“快请进来!”

太极殿内所有人一瞬不约而同地看向外头那健步上前的人,只见他身姿挺拔如松柏,眸若朗星步履矫健,容貌比起之前多了几分冲击感,一时令人不忍移目。

他带着一身尘土血腥跪下,与堂上衣着靓丽的众人对比鲜明:“微臣叩见陛下太后。”

温令欢打量着他,没有主动开口,而是沈湛焦急问道:“景鹓你回来了,你不要紧吧?”

众人各有眼神,源素臣道:“微臣不敢懈怠,同送亲队中剩下的人寻着马蹄印找到了昌乐郡主下落。到了之后才发现,此事系高珩因其父之死怀恨在心,设计破坏和谈,报复陛下!”

“……什么?!”

温琳和自家子弟互看几眼,叶遵礼也低头一阵思忖,杨宪却是看到了希望:“少将军,成功救出郡主,那这谜案就算是告破一半了。”

温令欢问:“那高氏逆贼现在何处?”

“微臣已将其斩杀,尸身带回,任凭陛下处置。”

“这个畜生,”沈湛骂道,“朕定要将他五马分尸!”

源素臣眼瞳微微眯起,其下尽是些旁人看不透的东西。

叶遵礼道:“微臣听柳主事说,这伙贼人下手狠厉,不知少将军是如何躲过一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