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夜将阑(190)

作者:莫堪寻 阅读记录

“如若纵容重刑酷刑,不过是饮鸩止渴,虽能有所交待,却寒了士人之心万民之心,”源素臣言语时,身上热气和额头的温度已然将地砖捂暖,他却没有起来的意思,“长此以往,苍黎必定对国法大失所望,到那时试问大魏要如何做到万众归心?”

“少将军此言差矣,”温琳道,“如今是情况危急,自然要用一些特殊手腕。况且,少将军是否也误会了白鹭阁的意思,许多时候用刑也是迫不得已,事态紧急,犯人却咬死不愿开口,总不能因为他一人而拖延下去吧。”

“若他愿意交代清楚,自然不会受这皮肉之苦。我们谁也没有说支持酷刑折磨犯人,这只是万般无奈下的法子。诸位也看到了,是他源尚安抵死不认在先,分明是他自己逼着白鹭阁动用重刑拷问。”

诡辩!

源素臣心底怒涛翻涌,施暴者高高在上,轻而易举地把责任推到了受害者身上。使用酷刑的责任不在审讯之人,竟然在那些被虐待的无辜者身上,何其荒谬又何其可笑。

而且他言谈之时说了我们,对源素臣则是冷冷淡淡喊着少将军,分明是有意暗示其他人同自己联合,孤立源素臣。

“好,说得好,”源素臣冷笑道,“温大人,来日你无辜入狱,审问者重刑逼供之时,还望你不要为自己申冤!”

“……放肆!”温琳呵斥道,“源素臣,何出此言?你当着太后和陛下的面,却如此言行狂妄,成何体统!”

“源素臣,”叶遵礼也提高了声音,“这里是太极殿,还请注意言辞!”

他又冷哼了声,从头到尾都是瞧不上源素臣的意思:“少将军在洛阳学了十余年的礼数,怎么却还是不懂规矩。庙堂之上公然出言不逊,这就是源氏的家训家风?真不知道源司繁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才能教出你这样的儿子!”

他话音刚落,源素臣眸中骤而一狠,犹如出鞘利刃。有几个官阶低些的文官不由得跟着心脏一颤。

“就事论事,叶大人提我父亲做什么?”源素臣道,“家父镇守边关多年兢兢业业,击退外敌无数,问心何曾有愧。”

柳淮之反唇相讥,学着源素臣方才的口气:“少将军,那希望来日源尚安招供之时,你也能堂堂正正的说出这番话。”

“你……”

杨桓小心翼翼地拉住了源素臣的衣袖:“少将军,我觉得……”

他压低声音道:“我觉得,反正不就才三天吗?三天而已,白鹭阁他们肯定也不敢真杀了人,不如暂时叫他挺一挺熬一熬……熬过去不就好了吗……”

源素臣想不到身边还有这样软弱愚蠢的东西,一瞬振开杨桓斥道:“胡闹!”

“放肆!”宗室里已然有人看不下去,鲁阳王出面喝道:“源素臣,我大魏立国以来,朝堂上就没有见过你这种狂妄之徒!”

他领了头,其余宗室王爷也纷纷附和:“源素臣,你知道你方才在说些什么吗?”

“源素臣,你好大的胆子,敢质疑我大魏律法!”

“还不跪下速速谢罪?!”

眼见源素臣落于下风,其余人也跟着飞速落井下石。柳弘烦躁道:“反了反了,简直反了天了!这儿是地方,什么时候也轮到蛮夷之后多嘴了!”

源素臣声音已然变调:“你说什么,蛮夷?”

沈洄眼见温令欢脸色难看至极,连忙出面道:“冷静,还请诸位冷静!这里是议政之地,不是攻讦之所!”

“诸公,还请听小王一言,”沈洄又道,“源尚安是否有罪,又如何定罪不是关键。如今最要紧的是绝不能让柔然南下侵吞国土。”

他是真的知道挑时候说话,这番表态引得不少人心间自愧不如,暗自赞叹了声贤王高见。

沈静渊也道:“皇兄,太后,臣弟以为城阳王所言甚是。臣弟年少愚钝,自愧不如。若大魏需要,臣弟愿赴汤蹈火!”

沈洄转而冲源素臣道:“少将军,如今大局为重,抵御柔然才是要事,不妨暂退一步,您说呢?”

“不知王爷的暂退一步是什么意思?”

沈洄看向温令欢:“太后,陛下,微臣以为源尚安既然可能知情,那就必须配合调查。”

温令欢赞许道:“城阳王果真不负贤名。”

她无视了沈湛的心潮起伏,隐含不满地看着丞相宗楚宁:“宗相好定力啊,周遭沸沸扬扬,宗相却还能岿然不动。”

宗楚宁从容不迫:“办法终究是需要一起商量出来的,有时候有所争执在所难免。”

温令欢哼了声,显然不满意他的态度。

“太后,陛下,微臣窃以为,为了顾全大局,有时候难免需要有所牺牲,”宗楚宁又道,“但这是为了保全更多人,身为我大魏子民,自当有此觉悟。”

源素臣骤然转向他,满是不可置信。

他惊异于此人居然能堂而皇之地说出如此厚颜无耻的话。

为了大局,为了更多的人,偶尔牺牲一个人不算牺牲。

“丞相身为百官之首,怎能如——”

“源素臣,”温令欢止住了他,“自你方才进殿以来便一直口无遮拦,念在你有斩杀高珩之功,陛下和百官才一忍再忍。若不加以惩戒,将来无法服众。”

源素臣几乎要把唇瓣咬破出血,却无法说出一句话:他的命运终究还在他人三言两语间。

可他没有等来温令欢的裁决,后者轻飘飘地看了一眼沈湛:“陛下以为如何呢?”

沈湛眼中空无一物,仿佛只是个任人摆布的木偶:“……母后说的自然有道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