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夜将阑(213)

作者: 莫堪寻 阅读记录

他如今身份尴尬至极,若是公开宣布他并无叛国之罪,岂不是要打人的脸。那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他是个反复无常的逆贼,他要真是个赤胆忠臣,岂不是太叫人失望了。要承认罪责得牵连多少人?要给他翻案又得连累多少人?大家可都忙得很,没空解决这个大麻烦。

……最好的办法,就是死无对证。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自然也不会开口为自己喊冤叫屈。

但他不能因为酷刑折磨而死,也不能死在监狱里。他必须因病而亡,必须死在一个和所有人都毫不相干的医馆里。

……

凭什么。

源尚安脑海中不余其他,只有这一句凭什么越来越清晰。

他偏要活,他偏不遂人愿。

他艰难地俯下身来谛听了阵,门外没有脚步声,窗外也并无看守的侍卫。大概把他丢到这里的人也知道他命不久矣,又双腿重伤,就算跑出去也跑不了多远,更不可能喊人救助。

或许也是怕侍卫里再出个像严放那样吃里扒外的心软家伙。

源尚安伸手摸向衣袋,梅亦久递来的药都被他小心藏了起来。他没做犹豫,张口咽了下去,浓郁的苦味瞬间在口中蔓延开来,呛得他不禁咳了几声。

他缓了一阵,自觉有了些力气了之后才环顾四周陈设。源尚安不知具体过去了多久,只能推测大约距离自己昏过去过了两三日的时辰。

这样短的时间注定他们没有办法把自己送到更远的地方,现在自己多半还在洛阳周围。

……如果发出些声音能否吸引注意?

源尚安尝试着下床,可惜他受伤的两腿已然使不上一点力气。

他左手握拳包着衣衫,咚的一声用力砸向墙壁。

没有任何回应。周遭仍旧是一派死寂。

源尚安仰面躺在榻上等了一阵,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洛阳乃是大魏国都,天子脚下人流如织何其繁华,什么样的地方竟连个人影都没有?

源尚安闭目想了阵,耳边回荡着乔沐苏昔日的语音。

“……故卿,你知道的,这世上有庙堂就会有江湖,有时候各个门派也并非只执着于比较武力兵器高低,渐渐做大了,自然也会有人想掺合一脚朝堂风云。”

源尚安眼珠转动,难道说,这里就是乔沐苏所言的,是那些世族藏在暗处见不得人的臂膀……

他心底陡然一寒,乔沐苏的武力已然算是当世翘楚,若还有人在他之上,那该是怎样的强者?

这样的人接了密令之后,还会叫他活着吗?

源尚安不敢再细想下去,他心间倏忽一空,什么也想不起来。

踌躇良久,只剩下一句不甘心。

在病榻上呕血而亡,这是什么窝囊至极的死法。

他毅然决然地离开敕勒川,接受永熙帝的征辟,就是不想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最后死在病床上。

两手拼命地拍起了软榻,源尚安竭力想支起身子,可最终又软绵绵地倒了下去。

他闭上了眼睛,可牛头马面并未如愿降临,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一阵极为轻快的脚步声。

十指不自觉地收拢,源尚安立时警觉起来。

忽跋邻开了门锁,面罩盖住了他的容颜,也修饰了原本的声音。

他道:“你是拓跋公子,对吧。”

第115章 烽烟起(七)

“已经打到三月了, ”卫襄甩了甩鞋底上沾染的泥泞,望着窗外一层蒙蒙雨感叹,“还是没有一点结束的征兆啊。”

“不过总归还是有点好消息, ”卫襄把鞋子擦干之后套了上去,“我听说圣上派了安定王和小世子一道去了趟汾州, 说得郑化他百感交集,最终决定效忠朝廷。现在已经派人发兵攻打肆州了。”

源素臣没有回头, 也打量着雨势:“哪个世子?”

“嗨, 还能是哪个, 清河王留下来的那个呗。”

“沈静渊?”

“是啊, ”卫襄不大清楚这其中瓜葛, “怎么?”

“……没什么。”

卫襄拧着衣衫上的雨水, 又道:“皇上如今看重他,这也是难免的事。他们本就年纪相仿,皇上在深宫中也需要个伴。”

他边忙活边絮絮叨叨个不停:“毕竟先帝爷那八个皇子也没几个活过十岁的,除了陛下之外,如今还在的,不过也就三四岁。”

永熙帝选沈湛某种意义上算是无可奈何,这点源素臣也明白,不少朝中老臣也看得出来, 只是都不点破罢了。

源素臣道:“礼部该帮着陛下选妃了吧。”

“啊,那倒是,”卫襄想起来沈湛今年虚岁也十六了,“本来这事儿去年就该办妥的, 可还是叫人耽误掉了。”

现在叛军还没有完全平定, 沈湛八成是没有为自己选美的心思。

卫襄本想换个话题,但倏忽发现源素臣不知为何一直闷闷的不愿主动接自己的话, 于是只好选择沉默。

没想到这一回源素臣先开了口:“那日社仑耍了我们一道。”

“……怎么说?”

源素臣道:“他带人逃走其实是为了掩人耳目,引我们去追,实际上劫走军粮的另有其人。”

那晚源素臣一直有个问题,那么多粮食到底是如何不翼而飞的?

他不敢懈怠,立即命人调查运粮队走过的路线,随即发现离这不远处有一段山道。

戚玹和庞武带着人在山上探查,源素臣则领着人在山下寻找蛛丝马迹。

杂草丛里鸟雀低头啄食,见人前来立马振翅高飞。

这附近没有鸟巢,这些鸟雀是被什么吸引过来的?源素臣意识到了什么,立即上前拨开草丛查看,果不其然从中找到了些许散落在地的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