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揽月(122)

作者: 仰归云 阅读记录

这就是即墨瑾舟说的大事吗?

消息天未亮就传到了雅愫轩。

温清泽起初被吓了一跳,一下子就不困了,连忙收拾衣冠,在门口遇到即墨瑾舟的时候,看见他一脸平静,温清泽立马意识到了。

宫里,温清泽看着一座灵柩被几个宦官抬出来,所有人立刻全都跪下拜礼。

柳辞坤,柳辞善,柳辞意三人一身白衣,站在高台之上。

不过柳辞坤站的还要再高一点,等灵柩入陵,李公公上台宣读了遗诏。

“奉天承运,先帝遗诏,朕在位十一年余,少时许先皇之言以护大兴安宁,今传位太子柳辞坤,继朕未完之事,领大兴之盛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柳辞坤压着笑意,坐上了那个位置,年号靖坤。

二皇子柳辞善被封了成王,封地湖左,丧仪一结束就启程了。

柳辞意倒是还住在她的公主府里。

等柳辞坤的登基大典一结束,几天时间,他就在早朝就调高了几个人的官职,引得一些大臣不满。

但是也调动了一些人的官职,比如他将温清泽调出了雅愫轩。

温清泽带着收拾好的东西准备回翰林院,刚打算上马车,却转头看见了站在门边都即墨瑾舟。

愣神之际,即墨瑾舟抬步向他走来,走到面前,声音如寻常一般:“温公子,你东西忘了拿。”

“什么?”温清泽开始思考漏了什么。

只见即墨瑾舟从袖中掏出一根玉箫,正是他一直吹的那支,温清泽接过玉箫,即墨瑾舟见他拿到手便立刻转身回去了。

去翰林院的路上,温清泽坐在马车内,手里还拿着那根玉箫,他想着即墨瑾舟不可能无缘无故给他一根玉箫。

于是他就打算研究一下,突然感觉玉箫上的那流苏不太对劲。

之前晚上看见即墨瑾舟吹的时候好像没挂流苏?

温清泽轻而易举都就将流苏解了下来,流苏散开,露出了里面一团很小很小的纸条。

温清泽展开了纸条。

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管。

字迹遒劲,风骨峭峻。

温清泽将纸条重新揉起来,又将玉箫揣到了袖中。

在回翰林院的路上,温清泽还要回温府放东西,趁着敬汀将他东西放进来的片刻,他点了烛火,将纸条放在火烛上烤了,又在敬汀来之前灭了蜡烛。

“易戈被革职了,你怎么看?”温志瑜问道。

王珞樰皱着眉,有些头疼:“这个柳辞坤不过上位两天就调出了易尚书的把柄,而且大理寺也换血了一番,我们的人全被赶出来了。”

这显然出乎预料,柳辞坤就好像提前就知晓了他们的计划,明明不该有泄露才对。

王珞樰百思不得其解。

“你有什么想法?”温志瑜问道。

王珞樰摇了摇头,如实回答:“没有。”

“那就坐以待毙吗?!”温志瑜怒了。

王珞樰无奈道:“没办法,安兴帝的死出乎意料了,等举朝会吧,柳辞坤不可能贸然动我们。”

“看来,是一场死局。”温志瑜挑了挑眉。

“总会有破局的时候,”王珞樰又自言自语一句,“就是不知是走向死,还是走向生。”

“父亲,我有一计。”温清楚插嘴道。

“什么?”温志瑜看向这位一直不说话的儿子。

“我们可以在府中办场诗会,将我右相府的声望拉回来,柳辞坤见我右相府声望高绝不敢轻易动我们,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来抓叫柳辞坤退位的把柄。”

温清楚说的头头是道。

温志瑜思索了一下,答应了:“那诗会就给你去办吧。”

“是,父亲,那定在后天如何?”温清楚提议道。

“都依你。”温志瑜摆了摆手,“可别叫本相失望。”

温清楚离开后,王珞樰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让他去办,您确定?”

“我信他。”温志瑜喝了口茶,淡淡道。

“妾觉得不妥。”王珞樰反驳道。

“有何不妥?他是我的儿子,我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信吗?”温志瑜微微皱眉,将茶盏猛地置在桌上,一声响,脸色微愠。

“可他毕竟是柳昭玥的儿子。”王珞樰提醒。

温志瑜沉默了,冷笑一声:“那就看看吧,他的体内淌着本相的血,难道还能整出什么置我相府于不复的事吗?”

御书房内。

“柳辞意,你不觉得你太闲了吗?”柳辞坤摇着扇子,看着坐在对面的柳辞意。

“您批您的奏折,本宫在这又不打搅你什么。”柳辞意笑得十分懒散。

“你在这里,就已经算打扰了。”柳辞坤啪的放下扇子,拿了本奏折,取了毛笔:“林清浅在凤鸾宫里,你去打扰她吧。”

“哦?这是陛下您亲口说的,那就本宫,恭敬不如从命了。”柳辞意起身,行了一礼,转身离开这里,往林清浅那里去了。

柳辞坤看着她离开的身影,冷笑一声。

柳辞坤继位之后,本就是正太子妃的林清浅自然也就是如今的皇后。

先帝也只准了她在东宫时可以随时出宫,现在因为出不了宫,林清浅只好打发雁霞寻了些医书,闲而无事就研究个一整天,反正就是足不出户。

柳辞意推门进去时,林清浅正扶在案边,手里拿着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皇后娘娘。”柳辞意笑着行礼道。

林清浅抬眼看向她,隔了笔。

她如今成了皇后,穿的都是锦衣华服,头发也盘起来了,多了些繁杂的金饰,唯独那股清冷淡雅的气质还萦绕在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