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朝乡下女进城后(146)
葵娘被陆五圈在屋子里都快圈傻了,她听了后就放心了,还羞涩地跟何妈解释道:“妈妈,我在家也日日都洗漱。”
何妈看人素着一张脸也跟水蜜桃似的,一下也回神了,她带着人回去就小声跟楚韵说——我的娘,那个陆五还是个痴情种子!
楚韵:“可能大清专出痴情种子吧。”
她还缺德地跟何妈八卦起来。
楚韵:“一个女人得不得丈夫的爱,要看她有没有死丈夫战绩。”爱新觉罗祖上是有的,到了葵娘身上。
楚韵:“她没有死丈夫战绩,但有死未婚夫、死叔叔战绩。”
何妈啧啧两声,感慨葵娘是女中豪杰,还跑出去炒了两个菜让葵娘吃。
葵娘……,她看着眼前的清炒玉兰片,奶饽饽和三鲜面有点想哭。
她以为楚韵和何妈会看不起自己。
人家不是都说吗?男人做了坏事都是家里媳妇没用,不教爷们儿好。
有时陆五缠她缠得紧,葵娘每回都要哭,哭自己淫|贱,哭自己是罪人。
她想过要寻死,但她不敢,也不想。
她想活着,就算当个罪人贱人,她也想活着。
杜薇是正统的古代女儿,她心里确实有这样的心思,但被何妈那天“男人天生欠女人”一骂,德行就坏了不少。
她给葵娘端了杯花茶,满不在乎道:“我们是无知妇人,无知者无罪,你别想那么多,要是衙门要对你要杀要剐,你就跳起来捂着肚皮说‘我还能生,我还能繁衍子息’。我看谁要抓你。”
这种话可以说不要脸到了极点,杜韶听得眼睛像铜铃。
她尖叫:“姐,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变成了粗鄙的、无赖的、不讲道德的、不择手段的姑娘!
第077章 小韵的功德
葵娘也惊呆了, 来的路上三亩园的奶奶们都跟她说杜家、李家如何如何好,规矩如何如何大,嘱咐她过去要听话, 给三亩园长脸。
这几个姑娘的话把那些话全部推翻了!
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大户人家的姑娘过的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神仙日子。
这样的话让她说出来, 衙门饶得了她, 乡里乡亲也不会放过她。
葵娘低头叹息。
那边杜韶还在说杜薇不听话, 嬷嬷走了几天就变了。
杜薇笑着听, 不反驳, 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她就是想着好不容易出来一次, 总要做些让自己高兴的事吧?
自己翻过年就要十一岁了, 爹娘已经在背地里悄悄给她相看丈夫,只要等到小选过了,这件事就能放到台面上,敞亮地说开。
闵氏看不起杜家的亲戚, 觉得他们穷, 她想把两个姑娘都嫁回江南去。
许多疼爱女儿的母亲都会把女儿嫁回娘家,为的就是保证那头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亲爹亲娘在, 女儿有人撑腰。
闵氏甚至在过年时把娘家适龄的小兄弟领到杜薇跟前, 让她看过。
杜薇被嘱咐给给这些表兄妹分糖、聊天, 带他们窜胡同。
但她对这些十二三岁的表哥没什么感情。
男孩子许多家里都有通房丫头了,晚上偶尔还会夜尿,太幼稚了!
这些都是杜老爷告诉她的——他会带着姐妹们出门溜达,那些男孩子忍不住会跟与自己有肌肤之亲的姑娘说笑,这个时候杜老爷就会悄悄指给她们看。
他慈爱道:“江南的公子哥儿最会享受,家里谁没有十个八个姑娘?你娘想盼着你吃穿不愁, 长寿安康,但女孩子看娘家人, 天生少几个心眼子。你要自己多留神,看清楚他们是什么人。要是嫁错人,那么远,老爷怎么帮你呢?”
杜薇想,即便嫁在京里,日子又能好过到哪里去呢?杜家嫁出去、嫁进来的女儿,又有几个过得好的?
自己不能一直跟着叔叔婶婶,她当然要做最疯、最没有规矩的姑娘了!
杜薇不出声,拉着妹妹听楚韵和葵娘说话。
杜韶太傻了,说不定多听听,多看看也会变聪明呢?
楚韵是最没有规矩的那一个,她只在乎自己看中的东西,其他多出来的,随时可以抛弃不要。
杜韶如果能明白过来,她会为由衷祝福,如果明白不过来,她也不会再去插手了。
楚韵等葵娘慢慢把饭吃完,又漱了口才接着问她,她问:“你知不知道陆家姐妹都嫁到哪里去了?”
葵娘:“陆家姑娘聪明,她们发现家里有古怪之后就陆陆续续跑掉了。陆大姑娘是跟过路的货郎跑了,陆二姑娘是趁着清明节,外地的陆家人回来祭祖,她趁机把跟着姑母探亲的表兄弟给睡了,当时乌泱泱拉了一大群人来看,陆二姑娘哭得梨花带雨,当时就跟着陆姑母走了,这么多年连门都没回过。”
陆家一共有五个姑娘,前头两个姐姐跑掉之后,后边剩下的三个名声坏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自荐枕席给土财主做妾去了。
陆五也打探过这些姐姐妹妹的下落,还想过去送点嫁妆。他恨哥哥们占家产,但姑娘们又不抢这些。
所以,他对姐姐妹妹没有恨。
反而还想让她们认自己,——一个人的胜利是孤独的,陆五希望自己战斗的成果被亲姐妹肯定。
但是,人家从来不见他。
葵娘听陆五说过,她们过得都还不错,做妾的那几个都儿女双全站稳脚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