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一百一八章(六千字章)
晚秋入冬, 霜寒雾重,因需调精兵运粮,府令衙司官员为此忙碌不停。
行军打战, 粮草先行,各军营紧急抽调赴西北, 因而更有诸多事宜。
蓉亲王与七皇女岑珀一同观察地图,神情严肃道:“西北罕察族群骁勇善战,你真要上前线?”
“现在危急之时, 我绝不胆怯怕死!”七皇女本就想带兵打仗,更因今日圣上震怒, 而隐隐感觉此战非同一般。
“好, 不愧是皇室之女。”蓉亲王颔首赞赏,思量道, “其实我想举荐你做监军大臣。”
女帝, 不会轻易让自己带那么多兵马,假若监军大臣从中作梗, 恐怕得不偿失。
七皇女面露意外道:“姨母,这监军大臣可是调兵主帅, 我怎能当任啊?”
“你不必推辞,其实这也是为让圣上安心啊。”蓉亲王微叹出声。
“好,我明白了。”七皇女闻声, 心间亦是复杂。
圣上是自己的母皇,同样也是蓉亲王的皇姐, 可是却猜疑不断, 今日早朝更是斥责不断, 分明就是迁怒。
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堪忧。
蓉亲王见七皇女答允,方才继续说:“其次我想你上书请令栖亲王兼任都城左右府令要职。”
“姨母, 您为何如此倾力支持栖亲王?”七皇女略微不解道。
“因为战事一旦开打,便不知何时才能消停,而整个朝廷里再没有人比栖亲王更合适担任都城府令。”蓉亲王最怕的就是粮草问题,其次就是官员弹劾,女帝质疑,“粮草,是重中之重,而且战事多有变化,今日朝中局势你亦亲眼目睹,朝臣或是阿谀奉承,或是颠倒是非,又或是冷眼旁观明哲保身,只有栖亲王能稳住大局,不会多生事端,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七皇女见此,颔首应:“行,我听姨母的安排。”
初冬冷风凌厉,百官三五成群等候宫门,五皇女岑易同太傅言谈,而后上前走近唤:“老七,我打算举荐你去前线。”
“多谢五皇姐支持!”七皇女本就在忐忑圣上决定,备受鼓舞的应声。
“我知道你自小就有这志向,如今正是时候,不过能否请你帮皇姐一个忙?”
“什么?”
五皇姐拉低声:“你替我上书举荐都城右府令的职位,往后粮草兵马调度一切都依你,如何?”
蓉亲王一旦出兵前线,这个肥缺令人眼红。
七皇女面色微变,眼眸看向自己的五皇姐,摇头应:“这事恐怕不妥,我已决定举荐栖亲王兼任都城左右府令。”
“老七,你怎么举荐栖亲王,圣上摆明心里不想让一人独揽都城大权啊。”
“现下是非常时期,西北罕察兵团进攻凶猛,京都府令是后方调兵运粮布防的重职,如果还想着争权夺利,岂不是鼠目寸光?”
现下最紧要的就是握紧拳头迎敌,如果内讧,简直就是自毁长城。
五皇姐闻声,面色难堪,视线看向七皇妹,辩解出声:“老七,这又不是我一个的想法,满朝文武都猜圣上有意如此,太傅和御史大夫都替我上书。”
七皇女讶异五皇姐的话语,只得闷声道:“那就请五皇姐去找旁人,恕我直言,京都府令的重担恐怕五皇姐担不起。”
说罢,七皇女去往别处,徒留五皇女面红耳赤,没有再出声。
早朝时女帝翻阅奏报,暗自意外朝臣尽数举荐一人,太傅和御史大夫竟然都举荐五皇女为都城右府令!
女帝视线意味深长的看向张赟秦铮二人,而后落向五皇女,神情不甚愉悦。
论能力,五皇女各方面都欠缺,而如今又是战事频发时节,女帝真是担心她闹出上回铸币母钱泄密的缺漏。
“朕采纳百官举荐,蓉亲王为西北大将军,七皇女任监军大臣。”
“遵令。”
朝臣们应声,太傅张赟看了眼御史大夫秦铮,有些怀疑莫非她从中作梗?
众大臣于御和殿退离,秦铮亦困惑女帝为何迟迟不抉择都城右府令人选。
宫门之外,秦铮的两个女儿一道恭迎。
寒风之中秦淼有些担心今年提前大寒会加重前线将士伤亡负担。
而秦淼的长姐秦焱,面色颇为自傲道:“母亲大人,若是五皇姐能成都城右府令,往后我们秦家风光无限啊。”
秦淼闻声,有些迟疑,随从母亲一同上车马,出声:“母亲大人,圣上可有抉择都城右府令人选?”
“今日圣上并没有提此事,看来五皇女并不如意。”秦铮亦有些分不清女帝的心思。
秦焱于一旁诧异道:“怎么会呢?”
“你以后少跟五皇女来往,圣上应该不怎么属意她。”秦铮提醒。
“明白。”秦淼没了信心,只得规矩应。
三人回到秦府,眼见秦焱离开,秦淼奉上茶水,方才出声:“母亲大人,您怎么突然答应长姐跟五皇女亲近往来?”
秦铮抬眸看出秦淼的质疑,轻笑道:“这也是一种权宜之计,若是孤注一掷,将来可就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如此,岂不是有背弃之嫌?”
“淼儿,朝廷之上恩情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母亲当年就受过教训,皇室只有利益,你要记住啊。”
秦淼见此,只得停下话语,心想看来母亲是觉得栖亲王形势不妙,所以才寻后路。
午后御和殿内召见岑栖,赵晗推动坐轮行进殿内,而后退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