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修仙界/当我带着网游游戏面板到了修仙界(224)

作者: 殊良 阅读记录

“呵呵......”黑雾笑了出来,“百年?元婴?你以为我们花了大力气将你铸造成气运之体是为了什么?区区元婴你居然还想拖到百年?”

“可是......史上最早突破元婴的记录就是百年,我如何能打破?”

“这就要看你的决心,够不够了。”黑雾在她面前浮浮沉沉,声音却恍若诱杀猎物的哨音。

被围观了一路的张云清跟随玄正卿回到了神霄殿,一只乌鸦扑腾着飞了过来。

张云清正想着,这乌鸦居然难得的没有嘴欠?

“噗通!”乌鸦叼着一块小石头砸到了她胸口。

“嘿!”幸亏张云清眼疾手快的挡了一下,用手接了下来。

看清手中的东西之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呦!好漂亮的天道玉啊!”

“哼!不过一块石头罢了,看你这么喜欢,我就大发慈悲的送给你了!”乌鸦在她身边盘旋了一圈,径直飞走了。

张云清笑笑,冲着乌鸦道,“谢啦!”

玄正卿不由挑了挑眉,看向了张云清,“灵兽亲和度可有测过么?”

“嗯?”张云清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没有。”

“稍后可以去二层测试一下。”玄正卿眸光一动。

张云清点头,不过她的思绪却不在这里,既然玄正卿已经回来好几天了,那杨念必然已经将此前张千林一案报与他听了,只是如今为何似乎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她想了想,随后小跑了两步,停在玄正卿身前,“师父,我历练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跟您请教一下。”

玄正卿被她堵了去路,只好后退半步,轻轻颔首,“说罢。”

张云清想了想,“我在神霄九境中时,见到了混沌。”

玄正卿听到混沌的时候,瞳孔不自觉缩了一下,不过刹那便又恢复如常。“哦?此时我已有所耳闻,它们想要盗取道韵柱,已经被拦下了,没想到你居然也在其中。”

张云清瞄了一眼玄正卿,又问。“弟子与它们交手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些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别人都不打不着它们!听周围的人说那叫,气运之道?”

玄正卿蹙起眉头,好看的眸子里似乎凝聚了许多复杂的情感,浓重,且易碎。

他张了张口,忽然侧身抬起头来,声音仿佛带着一丝冬夜的凉意,“你看如今的神霄殿,是不是格外的冷清?”

张云清眨了眨眼睛,也抬头望了望,不明所以,“也......还好吧,挺清净的。”

玄正卿笑着摇了摇头,“千年前,此峰的高度足足有现在的两倍,顶上也完全没有如今的平滑,它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神霄殿就卡在中间,周围遍布着一众弟子的院落,好不热闹......”

张云清不明白玄正卿在说什么,也完全不理解,于是只能象征性的捧个人场,“哇!那现在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呢?”

玄正卿垂眸,眼底尽显苍凉,“千年前的某一天,这座山峰忽然无缘无故的坍塌了,裂痕处蜿蜒曲折,像是一道自然巧合的风化,但也只是像,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可是周围甚至没有一丝灵力或者妖力,又或者魔力的波动。”

第200章 混沌的本质

“山石塌陷,高楼倾颓,神霄宗的最高峰,神霄宗的标志与威严的象征,就这么毫无征兆的塌入了海中,护宗大阵随着主阵的坍塌,支离破碎,无数妖魔混沌,鱼贯而入......”

张云清眨了眨眼睛,她嗅到了一丝不太好的气息。“不会是......气运吧?”

玄正卿轻轻点了点头,“没错,是气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神霄宗弟子流落在外,甚至都不明白为何前一刻还是太平盛世,后一刹却变成了无尽炼狱?”

“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么会有强大到恍若神明般的力量,强大到眨眼间山崩地裂,强大到可令海水倒灌,阴阳颠倒......”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数十万年前曾于修仙界昙花一现的气运之道,而那些践踏仙门,屠戮生灵的,正是将气运之道运用到极致的——混沌。”

张云清有些不明白,“混沌?难道只有混沌才能用气运之道吗?”

玄正卿摇头,“并非如此,气运之道乃是禁术,其修炼方式早在数十万年前就已经被毁去一切修炼痕迹了,因此即便想要查阅也只能查到相关描述,绝无半点修炼方法的记载,只有经历过那漫长岁月的混沌,才知晓方法。”

那这么说的话,当初梦千机又是如何施展血脉之咒的?

她在张千林的录影中清楚的听到了那两个混沌的对话,张平之,也就是梦千机曾经与混沌有过交易。

那么交易的东西,很可能就是气运之道,梦千机也是因此才能窃用后人气运的。

可这很不对劲,混沌凭什么将自己的底牌交给别人?甚至那人可能还是敌方。

“对了!”张云清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我当时看到,那混沌似乎......[没有生命],即便被打散了,也不会死亡,而典籍中对混沌的描述少之又少,仅有的记载中似乎也没说混沌是不死物啊?”

玄正卿看着张云清,目光平淡:“这便是我原本要教你的,修仙界的另一面。”

张云清仔细看着他,听的格外认真。

“如今我再问你,这世上生灵分为几种,你可知道?”

张云清点头,“根据典籍记载以及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总结的话,大致分五种,凡,灵,妖,魔,混沌。”

“其中灵,妖,魔,皆是由混沌演化而来,混沌则是因凡者而生,依凡者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