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102)

作者: 知二术 阅读记录

一句话讲悲伤的氛围冲碎。

谢昭宁和李姨娘破涕为笑。

“那我们去吃吧。”

几个人的脚印深一脚浅一脚落在庭院里。

外面有些冷风,屋内炭火烧的很旺。

“这里的气温我很是喜欢,虽然也很冷,但是比在京城好很多。”

锦州已经靠近南边,没有京城那么干燥,也比京城暖和些。

“姨娘喜欢就好。”

李姨娘又交代起谢思薇的事情来。

“思薇的喘症在这里好了一些,没有整日的大风,便没有那么严重。”

云黎插嘴道。

“陆放和侯云香估计得过些时日来,路上我联系过他们,他们说那位老中医过了中元节应当就会来了。”

谢思薇正在专心致志啃着排骨。

“那位哥哥说他过段时间再来看我。”

谢昭宁见谢临文似乎还有些紧张,转而问向李姨娘。

“谢府没有再找你们吗?”

李姨娘说道,“他们好像完全不管我们,前些日子我和孙夫人说想和思薇在庄子里好生休养一番,思薇的病时好时坏的,她竟也同意了,还说可以把临文接过来一起住。”

这个时候的谢临文才缓缓开口。

“姐姐,我想跟着母亲和妹妹一起。”

谢昭宁盯着谢临文的眼睛。

“临文,你要想好,如若你想要回京城读书,就可以回去,至少这段时间孙夫人会保着你,如若你想呆在这—”

“我想呆在这。”

谢临文看着谢昭宁,琥珀色的眼睛透露着坚定。

“姐姐,我想呆在这里守着母亲和妹妹,我也可以在这里读书。”

“好。”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庭院是云黎选的,与云黎住的地方就隔了一条街。

院子很司机宽敞,四进的院子,住起来还宽敞有余。

云黎又把谢昭宁拉出门逛逛。

“你在这里也不用太忧心,如若你实在烦闷,就与我一同干布庄的生意。我之所以愿意回到锦州,不光是因为你需要一个脱身的地方,更是因为秋日的时候锦州新来一位知州。”

云黎讲布庄摇摇一指。

“我在生意场上这么多年,很少见过有官不贪的,这位新来的锦州知州便是如此。以往我布庄里一半的银钱都要孝敬给衙门,但秋日我去的时候被拒之门外了。”

谢昭宁有些惊奇。

她在京城的时候便听过这么,便也是京兆尹那次,只是谢昭宁铺子太小,还没轮到上谢昭宁。

给衙门孝敬是传统,尤其是各个地方上的知州。

如今竟有一个不愿意收受贿赂的知州。

云黎讲手掌摊开来。

“五百两。”

“我拿了五百两纹银,人家全都给我送回来了,还说明年布庄的供应不按照这个来,公平竞价。”

这次是真将谢昭宁惊掉了下巴。

按照云黎之前告诉自己的,布庄整个的供应,尤其是对官府的供应,占了这些布庄盈利的六成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老板往衙门里送钱的原因。

“我刚开始还以为是看不上我,观察一段时间后才发现,那位新来的锦州知州是谁的银钱也不收。”

云黎说完这些,便看向谢昭宁。

“京城我就先不考虑去了,京城的水太深,我还是想着将锦州的布庄发展起来,你若是愿意留在锦州,我们可以一起做。”

云黎对谢昭宁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好。”

云黎在外面给谢昭宁买了驴肉火烧。

火烧还是热腾腾的。

“我知道你没吃过这个东西,这是我们锦州特产,很好吃的,你可以尝尝。”

谢昭宁细细吃着,很是好吃。

“自从那位知州大人来了之后,锦州的小摊贩也多了起来。”

那小摊贩听到云黎的话也赞同道。

“是陆知州,陆知州待我们很好,原先我们只有在大集才能免费摆摊,其他时间都要收钱,现在只要想摆摊就可以。”

小贩们听到这话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陆知州待人可好了。”

“陆知州是青天大老爷。”

谢昭宁看着眼前的众人,嘴角忍不住弯起一抹笑容。

外面冰雪已经渐渐融化。

“对了,你们那位陆知州叫什么名字?”

“陆亭之,今年的新科状元,不知你是否听说过。”

上京的雪却一直没有停,纷纷扬扬下了好久。

百姓抱怨不已。

朝堂上也有纷争。

有言官参了淮扬长公主一本,称淮扬长公主与苏州知州勾结,将朝廷给苏州的赈灾粮扣下。

导致现在的苏州流民众多,已经有不少流民饿死,没有饿死的有不少聚集在苏州衙门。

等着朝廷给个说法。

圣德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可事情还没完。

接着户部一位给事中上书称户部没有银两,今年下雪京郊的雪灾冻死了不少人,朝廷已经发不出银子了。

还有京官称,京郊的流民不止有京城人士,还有浙江一带的流民。

圣德帝气得将折子摔在那位京官面前。

“钱钱钱,你们都找朕要钱,朕哪里有什么钱!前段时间不是让浙江改稻为桑吗?桑呢?钱呢?”

太子赶紧站了出来。

“父皇息怒,钱已经着人送过来了。”

内阁的小楼里。

几个阁臣在里面吵得不可开交。

“你们说的改稻为桑能有钱,可如今钱是拿到了,但也不多少,如今流民也多了起来,改稻为桑的钱还不够给这些流民发一口吃的!”

上一篇: 七零婆婆在线嘴炮 下一篇: 天鹅与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