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夫哥今天火葬场了吗(103)

作者: 知二术 阅读记录

“高阁老慎言,改稻为桑是国策,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高阁老这些话被人听了去该如何。”

冯真摸了一把花白的胡子,话里话外却全是讥讽。

高林瞪大了眼睛,“你!你!”

却也无法说什么,只得看着眼前内阁首府。

“郑阁老,您来评评理。”

被唤作郑阁老的人整个人端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十分淡定。

可高林知道,郑阁老不断抚摸胡子的手暴露了此时他也有些紧张。

“不要吵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不仅要将皇上修建万寿宫的钱筹出来。至于流民,高林,你再看看户部能不能多收些税,从布料上收税,安抚一下京郊的流民。”

高林虽有些忿忿,但不得不做。

此时的高林却皱起了眉头,“如若这样的话,京郊那些流民恐怕会不服。”

此话被说出来,没有一个人应答。

郑阁老摆了摆手,“好了,现在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谁入阁的问题。”

冯真很是激动,上一任阁臣刚刚被皇上处死。

是被发现暗中勾结边关大臣,最后不了了之。

谁都知道是给朝中的耳边顶包的,谁也不能说。

郑阁老的面前赫然摆着三个名字。

沈不言、王松、韩宜春。

高林率先发了话。

“沈不言已经干了刑部尚书,按理来说应当入阁,只是太过年轻,但才能是有的,我觉得有才能即可,不要太在乎年纪。”

冯真提出了反对意见。

“刑部尚书又如何?他如今只在刑部尚书一职干了几个月,谁知道是不是纸糊的架子,我不同意。我推举王松,虽然是吏部侍郎,但才能绝对是够的。”

“你就是看中了他是你的学生!”

两人又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齐齐望向郑阁老。

郑阁老无奈,在韩宜春名字上批了红。

金銮殿内。

司礼监秉笔正将折子展示给圣德帝。

“这个郑元,心里还是向着太子的,想把韩宜春弄进内阁。”

司礼监秉笔垂着圣德帝的双腿,“圣上,不管是谁,只要能把钱拿出来就行。”

圣德帝却目光如炬,“不过可惜,我的三儿子并不想让我安生,给我下了这么一招难题。”

流民,或者银两。

“这沈不言,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做事足够有魄力,只可惜跟了老三。”

圣德帝看着没有被批红的名字。

“但是你们既然要让我不畅快,那你们也不能畅快了。”

翌日。

司礼监秉笔由内阁批红,发出圣旨。

韩宜春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入阁。

半年后

谢昭宁在锦州过了一整个春夏。

沈家没有人来找自己,这是谢昭宁不意外的。

意外的是,谢府似乎也对李姨娘和其一双儿女失踪不闻不问。

至少谢昭宁没有在锦州听到消息。

锦州的气温比在上京好得多。

谢思薇的病症也好了不少。

此时正坐在廊前一小口一小口吃着李姨娘做的月饼。

“姐姐,这个花生好多,我喜欢吃。”

谢昭宁看着嘴里塞的鼓鼓囊囊的谢思薇忍不住笑了。

“还有一个月才中秋节呢,这么快就吃上月饼啦。”

谢思薇口齿不清。

“这月饼比在府中的好吃。”

她应当说的是谢府。

谢昭宁别过头去,“爱吃你就吃吧,但别贪吃,小心吃坏了肚子。”

谢思薇掰着指头算。

“现在是中秋节,可以吃月饼。除夕可以吃好多好吃的,然后就是我十岁生辰啦!”

谢昭宁摸了摸谢思薇的头。

“对呀,到时候思薇想要什么都给你买。”

听到这个,谢思薇蹦蹦跳跳走远了。

“那我去告诉娘亲!”

谢昭宁看着谢思薇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陆放找的大夫在年初来过,大夫的技术很司机高超,将谢思薇在夜里总是憋闷的毛病治好了。

“这姑娘自小体虚,我已经尽量将她的并发症解决掉了,只是她内里痰瘀过于严重,只是靠着参药吊着。我恐怕没办法彻底去除。”

老中医还给了谢昭宁一个信封。

“我曾经的师兄是太医院院正,十几年前他救治过这样一个小女孩,你去京城将这封信交给他,他会看好的。”

谢昭宁悄悄问他思薇能不能活过十岁。

老中医捋了捋胡须,思索良久才说应当是能的。

但如若给他师兄看看肯定是能的。

说完这些老中医就又去云游去了。

陆放问她要不要帮谢昭宁找来。

谢昭宁制止了。

陆放将侯云香从叶府接出来之后,便一直在京城解决事情。

谢昭宁知道,陆府内的阴私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加之谢思薇这段时间已经好了不少,便貌似有让陆放直接去。

一直留在了锦州开布料厂。

正思索着,爽朗的声音突然传来。

“昭宁,怎的在这里发呆?昨日你让我用的那种布料受很多人喜欢,卖了很多,我决定请你吃顿饭。”

谢昭宁眼眸微亮。

“真的?”

云黎的布料厂收购了很多蚕丝,专职供应布料。

谢昭宁去看过那里的蚕丝,参差不齐,故而做出来的布料总是会有些瑕疵,卖不了太高的价格。

“我们这里一直都是这么卖的。所以很多是卖给衙门里面的小吏。”

小吏门需求不是很高档,但一定比贫苦人家用的好。

“我觉得应当分成各种各样的。高档的、中档的、低档的。”

上一篇: 七零婆婆在线嘴炮 下一篇: 天鹅与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