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绮年凡记(113)

作者:呼噜呼噜貍 阅读记录

“她是不是二十八号晚上晕倒的?”孟荑岚平静地问。

“是的,与您见面回来后就昏迷了,我联系肖医生做了常规检查,她说家主的晕厥症状主要源于低血糖。”

“最近她是不是又不按时吃饭了?”

“是的。”

“还在做那些超负荷运动?”

“是。”

“孟乔森综合症。”孟荑岚冰冰冷冷地吐出这六个字后倚倒在轿车枕靠上,转过头看着窗外急急掠过的风景,过了片刻又问,“因为我?”

“家主最近接应了不少跟政府合作的工程项目,研究所也有很多事要处理,分身乏术,闲暇的时间又寥寥无几,所以才会病倒。”陈唐从侧面否定了孟荑岚的问话。

“她应该是公事缠身再加上情绪低落,‘情绪’这一块比重大,并且因我而起,所以让她倒下的罪魁祸首是我。”

陈唐见小主人执意要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便不好进一步辩解,他换了种方式劝道:

“大小姐天资聪颖,各个方面都很出色,性格温沉,做事不急不躁不贪不抢,是最完美的继承者人选,家主十分看重大小姐,希望大小姐不要一意孤行,辜负了她对您的期望。”

“陈叔你不累吗?”

陈唐愣了好一会才问:“您是指哪方面的?”

“像个机器人,像个培养皿,像个会直立行走的犬马。”她转头瞥了面前的“白直儒”一眼,自嘲又讽人地笑道,“真的不累吗?”

陈唐谦逊地答:“我的祖父、父亲和我深受孟家恩泽,连续三代衣食无忧,我注定要仿效祖辈的做法一辈子效劳孟家。”

孟荑岚维持着笑意摇了摇头,转了视线继续看窗外的景色。

不愧是孟家的首席仆佣,延续了大半个世纪的忠主观念被奉为圣旨,稳如磐石,坚不可摧。

进了大门门廊,陈唐带着孟荑岚曲曲绕绕地走到了一间专用于家庭医疗的房间前,并站在左侧三十度俯身为小主人开了门,一整套动作娴熟自然,像是与生俱来的本事。

房内的设备齐全的堪比医院SVIP病房,环境比病房来的更加高端豪奢。

卧坐在意大利进口山毛榉实木床上的女人只是眉眼稍显疲乏了些,不见丝毫病状。

分明是在养病,可孟皖宁那种在无人之地也要保持淑雅冷傲的姿态,只会让人觉得她是现代版武曌,中国版的维多利亚,或者叶卡捷琳娜二世,而非突发顽疾的病患。

“你来了。”孟皖宁合拢了手上的书,将鼻梁上端的银框眼镜取下,慢条斯理地把两样东西放在枕边说道,“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孟荑岚睨了一眼置于边柜桌上规整摆放着的餐盘碗碟,看着母亲轻声反问,“您呢,有没有吃?”

“没有。”

“现在饿吗?”

“饿。”

孟荑岚弯身端了餐盘,说道:“食物应该凉了,我去厨房给您热一热。”

“不用热,刚端过来不久。”

孟荑岚默然地将餐盘重新放回原位,退了几步,从立柜隔层上取出小型折脚桌,安稳地架在孟皖宁的床上后,端了餐盘放在桌上,声调无丝毫波澜地示意对方用餐。

孟皖宁却盯着女儿,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她微吁了一声,说了句“稍等,我去洗个手”,便向卫浴间走去,回来的时候她看到孟皖宁又倚在了床靠上闭目养神。

看来不是饿到了极限,主要还是在使性子。

孟荑岚又在心里叹了口气——孟皖宁这种任性得无法无天的怪脾气跟她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刁宝恋人有的一拼。

有一说一,她实在不愿意亲眼见到母亲病情加重,于是被迫重拾起乖巧女儿的身份,端着奶油蘑菇鸡肉羹一勺一勺地喂母亲。

孟皖宁倒也依顺,小口小口地吃羹,没有抛出任何搅乱温情局面的话头。

然而,当孟荑岚拿筷子夹起被切成四等分的杂粮三明治递给孟皖宁的时候,被后者轻揉地握住了手腕。

“我自己来吧,”孟皖宁的脸上隐约露了笑影,“辛苦小六了。”

尾音还未落地,她就立马补救地喊了声“小岚”,随后作了解释:“喊习惯了,别放心上。”

孟荑岚垂目思虑了一下,回道:“没事的,妈,那天反应过度了,小六这个称呼我能接受,就用您喜欢的来喊我吧。”

此话一出,她就亲眼目睹着那抹雾霭似的笑影变成了一个切切实实的笑容。

“很少听到你直接喊我妈。”这点才是让孟皖宁高兴起来的原因。

“您喜欢的话以后我就多喊。”

“好。”孟皖宁笑着回应。

孟荑岚看着母亲,犹豫了一会问道:“您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

“直说就行。”

“对自己好一点,不要整垮了身体。”

孟皖宁轻轻地“嗯”了声,夹起杂粮切块吃起来,吃了没多久就搁下筷子,用目光寻茶饮。孟荑岚知道她会口渴,于是提前倒了杯君山银针放在餐盘上,等着母亲来取。

孟皖宁品着黄茶,无端地笑起来,孟荑岚问她为什么又笑,她回答:“小六的举动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生病你姥姥照顾我的样子。”

真怪,哪有人把女儿跟生母拿来做比较的?

孟荑岚表面上却平和地问:“我的行为像姥姥?哪里像了呢。”

姥姥在孟荑岚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她的大脑里没有储藏任何有关姥姥的记忆。

“她很温柔,善解人意,非常照顾孩子的感受。”

那正好能跟那个严厉寡言的外公性格互补。孟荑岚进一步想,两个性格互补的人组成了典型的男外女内、夫严妻顺的传统家庭,生养了四个恪守传统规矩的孩子,并企图将传统思想通过子嗣后代延续下去。

上一篇: 笙箫和鸣 下一篇: 聊赠一枝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