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白月光回京了(34)

作者: 陶映 阅读记录

张拱辰心道你们两人斗法,不要拉我入局,我只想平平安安退休终老。

段长明便接话道:“正如次辅所言,现下不同于往日,连阴雨影响朝廷为兵士提供军需。我大周地幅辽阔,情况却是不一。谢学士方入阁,许多情况却是不甚知晓。”

段长明便不再理会,扬声对其余辅臣道:“我们做臣子的,如今便要想些为圣上分忧的法子。米粮之困尚可解,只是衣物这里,众学士有无排忧解难之法?”

任丘一喜,却是恰到好处地扬声接话。

“我见江南因阴雨影响织布,鲁北产棉区却未受影响。下官识得鲁北客商,我可以联系对方,不出月余,秋季衣服便可以赶制出来。”

“哦?任学士有这番机缘,便是恰为天子分忧了。”

“只是鲁北运送不便,现下紧急添人手,怕是来不及。”

谢泓凝神望去,焉能不知道此番几个人在谋算什么。这番铺垫,最后导出的便是顺理成章加些经费。

满口为圣上,但给自己筹谋的算盘打得却是响。

但所幸他已留了后手,此番却从容。

望一眼殿中铜香炉。一炉香燃尽的时间是半个时辰。算时间,她也应该到了。

内阁议事告一段落。

段长明端起桌上杯盏饮一口,道:“我见任学士之议是可行的。明日须得禀明圣上,再做决断。”

目光却是移向谢泓:“小谢,既然今日之风波因你而起,不如你便拟一封奏折,明日早朝交给圣上吧。”

只听此话,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段长明是给了谢泓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谢泓心里却明镜一般。

既无过错,又何来补过。况且这位国舅权倾朝野,已是成为某些人眼中钉,此刻提出意见的任丘却躲在后头,端的让他来出头。

若是事成,无他好处。若事不成,他又是会如同今日一样毫不留情地被推出去顶包。

谢泓从容地伸展了一下手腕,只将面前的茶盏推得远了些。

忽地道:“只是我这里亦有一问。”

“元辅您说下官不了解江南情况,任学士亦说江南无法提供足量布匹。”

“下官却是实实在在遣人去寻过。”

偏巧正在此时。

阁外传来通报,谢泓道一声得罪,先行离位。

叶采苓候在阁外,此刻递上一份账册,低声道:“路途涨水,属下来迟了。”

“无妨。”

谢泓接过账册大略一翻。

见上面数据详实,心里已定下来几分。

叶采苓又递上另一本册子。

“我去寻访江南织坊,与几位女工相识,关系变亲近后她们便与我讲了些现状。坊内盘剥情况令人吃惊,但若是只论布匹产能,织坊足可以完成兵士军需订单。”

“那这布匹产能,是否与天气有关?”

“只与成布种类有干系。阴雨天气易使丝线受潮,继而变得不易相互穿梭编制。故棉绸类纺织慢些。但军中若是换用以麻草材质织的粗布,却是不甚影响。”

她放缓声音,道:“麻草坚韧,且更易取得。”

“若是如此。”谢泓眼神一亮:“你便随我入阁去报。”

叶采苓略一顿:“此前未有过先例——大学士当真?”

她此刻唤谢泓官职,显然是有几分考量。

谢泓明白她心里顾虑,却温声鼓励道:“且放宽心,只是你亲去探访江南丝织,你去说便更有力些。”

“只是……我非朝臣。京中女官逢三年一选,此刻亦尚未开始选拔。”

下半句话她未提,但两人都通透,此刻却是听得明白弦外之音。

无官无职,又是女子身。她此刻入的是大周文渊阁,阁内诸位皆是重臣。

由一介草民上报,会否不妥。

谢泓却好整以暇地抚了抚官袍袖口,淡然道:“你随我入阁,你说的任何话便由我背书——便是说错,亦是我之错。”

叶采苓一愣。

这话却是实实在在地对她予以袒护。

谢泓噙一丝温润笑意。

“无妨,只管放心去说。”

金鹤

进入内阁,阁内几位权臣都望着眼前女子。

她容色殊婉,却是作男子打扮,利落地绾起一头青丝。此刻眼神明亮,不卑不亢地依着礼数行了礼。

“这位姑娘,谢学士道你知晓江南丝织情况,且报来罢。”

见元辅那派的人不说话,次辅张拱辰不得不出来打个圆场。

叶采苓呈上账册,道:“小女祖籍江南,此番回乡,却是恰巧问得家乡丝织之况。”

此时此地出现这样一个人,明眼人必会知道她必然是谢泓的人,专门回去调查的。但台面上的话依旧还是要说。

“一台织机,星夜兼程赶制,可得十余尺丝绸。一座丝织厂仅十台织机,赶工可赶出二十匹布。”

任丘正翻那账本,此刻把账本轻轻望台面上一掷,道:“那便与我这里所得的消息一致。”

面对几位重臣,叶采苓眸光依旧静如水,温声道:

“小女刚刚说的只是丝织。织丝机若是去纺织耐用的粗麻布,却不止如此了。”

任丘一愣。

“粗麻布?”

叶采苓道:“大周十二年,佘水县承办将军府内护卫衣装的布料。用时十日,以麻料织布,制得五十匹。”

她又温声道:“江南连阴雨,影响的只是蚕丝业。而秋日正是纺纱织布的时日,下雨却是对麻料无碍。且麻料更易得,纺织起来便捷许多。”

任丘被此话当面下不来台,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上一篇: 逃婚夫妇,在线掉马 下一篇: 鬼郎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