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白月光回京了(77)

作者: 陶映 阅读记录

吏部尚书点点头。

“且去看看。”

金陵知州知道自己今日迎来送往做的有些过火,此刻先遣人回金陵主城,立即安排人去了府衙大堂。

叶采苓在府衙大堂里并未呆多久,便有人过来,让他们准备好迎接。

她今日着一袭淡青百迭团云纹大袖衫,外罩松蓝嵌金比甲。

这衣裳料子雅致,适合这样的场合。不过颜色偏深,又刻意选了素淡的纹样,故而在人群中并不扎眼。

她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求京中来巡查的官员不要注意到她。此刻她随着金陵墨业行会的几人在前面等着。

不多时,却见得一行人过来。

她听方才的人说,此番调查的官员主要来自六部里的吏部与礼部。又以吏部尚书为首,现在在任的,是程尚书。

程尚书她曾在朝中打过照面,性情敦厚,身量不高,是个老好人。

她便在人群里抬眼向上望去。

一道挺拔的背影没有停顿,径直走向几案的最上首。背影修长匀直。

像寒夜里的松竹。

……并不像程尚书,倒像,一位故人。

不会吧?

她心里一惊。

上首那人已开口,他音量一向不大,端的是从容沉稳。

“我分管吏部。”

“此番召集诸位,因京中需详察江南府营商情况。南陵先前所出恶性伤人案,刑部极为重视,牵头六部成立巡按组。”

他与候在一旁的金陵知州低语了几句。对方立即会意,站起身来道:“督察无论如何绕不开南陵伤人案,先请南陵知县讲两句吧。”

知县此刻便简明地叙述了南陵那案子的经过。

那案子因为讨债而起。

魏家盘下南陵的一处小酒坊,卖过几年酒酿。前些日子,魏家小儿子生病,又正逢两位老人返乡,酒坊便关门歇业了三月。之后魏家听说那病有神医可治,就卖了铺子入京治病。

但正是这一举动,埋下祸端。

孩子最终没有治好,他们哀恸回乡,却被上门讨债的人堵了个正着。

讨债的人不说别的,只向他们讨要那歇业三月的行会摊派费。

魏家男人说自己早已不卖酒酿,为何还要上交,对方只道,酒行的规矩,只要这酒酿铺子在一天,就要交一天的钱。

魏家男人心一横,再加上家底已被治病掏空,自己又不再卖酒,便硬气地说不交钱。

对方只阴恻恻一笑,转天挑着男人不在的时候,拿着棍棒上门砸了他们的院子。

老人颤巍巍上去阻挡,被气得心绞而死。魏家人去报官,官府只道他们会查。

再遇上对方,那人不仅没有被官府抓捕,还继续找男人要债。

男人丧母,气血上头与他们搏斗,被刀砍到了大腿。无法止血。

最终竟活活流血身亡。

几日之间,魏家五口人,只剩下一妻一女。

事情太过惨烈,当地人口耳相传:魏氏小女儿含恨敲击鸣冤鼓,直到满手鲜血。京中派巡按组接管。

金陵知州等对方讲述完之后,道:“在座诸位都是金陵商界的佼佼者,此案之惨烈,更警示诸位同僚不可怠忽职守。此案与酒行关系密切,酒行的会长来了么?”

“回大人的话,梁会长他……病重在家。”

“这……”金陵知州有些心惊地抬眼望了一眼在台上的程尚书。京中巡按组点名要查,梁喜他竟然敢不来。

程尚书面无表情。

金陵知州只得扬声道:“来人把他请来。”

再问酒行几位分会长,却是称病告退的一堆。

金陵知州在台上,脸色极其难看。江南商业发达,政商界限不甚模糊。但这次这些人搞的有些太过火了。

他们胆敢当场称病,正是笃定自己背后的官员会护着自己。

今日称病的这几位,的确有些手眼通天的,据说行商关系都打点到了京中。怕是连今日主察的吏部大员都入不了他们的眼。

有些事不上台面,便也不好管理。

他在台上有些惶急。眼睛四处转,却是看到了人群中间的几个人。

金陵墨业,相较酒业、采砂、烟草这些行会,却是清白得多。

“大人,这些人缺席,想必也是家中有事。不若下官先遣在场的行会,给您汇报下金陵的商业风气。”金陵知州急中生智,挥挥手道:“就从制墨行业开始罢。墨行的吴会长,也是金陵本地人,世代经商,商业手段不俗。吴氏在江南墨业很是有名气啊。”

“罢了,你且说来。先说说这行会摊派费。”台上的大员也发话。

吴白羽冷汗下来了。

这种局面……最是难回答。

行会摊派费,各行各业都是会收的。但区别在于他们商会收的比例。墨业利润并不高,且有技术壁垒。

故他们也就是寻常征收,偶尔拿这个费用做刀,小赚一笔。

但有些行业,譬如酒业。据他所知,梁喜那人本就带着匪气,也因为自己在本地关系打点得当,行会摊派收的毫不留情。

但若是他如实回答,事后这京中的调查组走了,他吴白羽可还是要在此处办事的。梁喜被处置的话还好,可万一……梁喜能全身而退呢?

毕竟他可从不避讳,逢人必说自己在京中的那几个干爹。

吴白羽心思转了几下,却是起身来,一拱手道:“近日我长辈病重,回乡奔丧,故对这墨行最新的经营,却不是很了解了。”

他回身一指:“这位林夫人,盘下墨铺尚不足一年,经商成果却是斐然。我想她更能代表我们行业。”

上一篇: 逃婚夫妇,在线掉马 下一篇: 鬼郎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