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臣为患:陛下被腹黑臣子逼婚了(288)

作者: 朝阁 阅读记录

“这次国师不能陪您前来,心中可是记挂的很。”

和安说完后叶之砚急忙接话:“陛下有所不知,国师那叫一个放心不下,左右嘱咐臣好几次,务必不能让您过劳过累。”

淮宁垂下眼,轻轻抿了抿嘴,绯色飘然浮在他面容之上:“是他太过小题大做。”

话虽如此,可淮宁心底却不断生出一股暖流,蔓延到他身体各处。

他在意的人也这般在意他,便已经胜却这世间无数幸事。

从未如现下这般令他满足的美好,终是迎来了具像化。

窗外弯月如钩,树影婆娑,夜风轻拂而过。万丈苍穹之上,黝黑的天幕上缀满了繁星点点,为那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儿分活力。

颜礼默然站在窗边,听到有人走近的脚步声也并未转身。

“大人。”

薛亭彦毕恭毕敬开口,却见颜礼两指夹着一张字条递到他面前。

薛亭彦接过后发觉是几个人的名字,看起来都是西域安插在大淮的暗探。

“长街尽头的客栈,你只需要把这个交给店家,他自然会带你去见他们。”

话说间,颜礼又递过来一张纸条,上头只有几个潦草的“符号”,是薛亭彦看不懂的西域语。

“见到他们之后,应该怎么做,要他们怎么做,想来你都尽数知晓。”

颜礼拍了拍薛亭彦的肩膀,自顾自走到一旁坐下,亲自端起茶壶为他二人斟茶。

“你行事务必谨言慎行,切记不可太过招摇。这话记得原封不动转告方才我纸上写下的那几个人。”

“属下明白。”

薛亭彦是个聪明人。颜礼此行瞒着淮宁只身前往,且连勒其都留在京城,必然是事关重大。行事作风谨小慎微是关键,不然不能让事情真相水落石出是小,牵扯出不必要的麻烦才是真正会叫他和淮宁都陷于水深火热中。

来此三日,到底是和淮宁在一城池中,头期太容易被人发现。这三日颜礼闭门不出,一切都交给薛亭彦去办,倒是无所事事的当上了甩手掌柜。

而到了与淮宁的约定之期,薛亭彦也亲自把书信送了过来。

他特地命人在中途驿站拦截,既不耽误时效,也不会惹人怀疑。

颜礼一掀华服坐在藤椅上,扬了扬下颚示意薛亭彦把书信打开。

薛亭彦极其不自然的轻咳出声,有些别扭的打开,却一副非礼勿视的样子,眼睛是片刻都不敢在那书信上停留的。

“念。”

“啊?”薛亭彦如同五雷轰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想要挣扎片刻。

“念。”颜礼拖长了尾调又重复了一次。

他抬手指了指自己眼睛上覆着的白布,反问道:“你要我自己如何看这书信?”

闻言薛亭彦实在理亏,紧紧皱着眉头,壮着胆子直视上头娟秀的字迹。

他凝视这书信半晌,但着实是不太敢念出来啊。这实在是经不住自己想入非非,薛亭彦甚至担心自己念了圣上寄与即将成婚的夫君的爱念书信,脑袋还能不能保得住。

可薛亭彦抬眼望过去,眼前这尊大佛面上已经透出了些许不耐烦的神色。

他清了清嗓子,犹如有一把看不见的匕首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第二百三十四章 醒亦思君 梦亦念君

“见字如面:入心刻骨者,虽在君侧,吾犹思之如狂;觉亦思君,梦亦念君;思无形,不然必千里;相思可寄明月,唯愿君望着那一轮新月,独能念及吾语。”

颜礼在心里默默把这些话默读作白话,就好像如沐春风,而淮宁就在自己面前。

见字如面:入心刻骨的人,纵使在你身边,吾仍思之如狂。

醒亦思君,梦亦念君。

思念无形,否则必然绵延千里。

相思可寄托明月,唯愿你望着那一轮新月,唯独只能念及吾语。”

薛亭彦头皮发麻,如临大敌的念完后急忙走上前把书信平平整整放在颜礼面前,如同自己手里的是烫手山芋一般。

“你这不是念的挺好的吗?”

颜礼心满意足的把这封书信小心翼翼塞进怀里,转而提笔在面前的宣纸上写下回信。

颜礼虽双眼不见,可不仅行动上来去自如丝毫不受限制,就连正常提笔写字都不受影响。

薛亭彦如芒在背,只觉得自己站在这间偌大的厢房里,可哪哪儿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现下可还要等着他家国师一笔一画写了回信,真不如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了。”

终于等颜礼写完最后一个字把宣纸塞进信封里,薛亭彦急忙上前去接过。

“你知道该怎么做。”

“明白,明白,您只管放心。”

颜礼所言指的是送信流程,不能叫旁人和淮宁起疑。

他哪儿敢不知道啊?这件事要是办不好,颜礼必然是饶不了他的。

“还有一事。”薛亭彦拿出另一封书信来:“西域那边已经给了答复。”

颜礼点头默认,薛亭彦便明白这是叫自己念出来的意思。

他听话照做,而念完这一封书信后颜礼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西域负责管理与大淮通商的大臣想来是第一时间就像西域王上报了此事。而虽然是以负责的大臣亲笔写下此封书信,但字里行间颜礼都能听得出来,显然是得了自己王兄的授意。

意思就是这等事虽不足挂齿,但因颜礼对大淮上心,所以手底下的人办事也绝对不会马虎。必然不会是在源头处出了问题。

通商涉及事宜和人员本就是环环相扣,要想滴水不漏的让某一环节出问题其实几乎绝无可能。只要做过必然就会留下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