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当天道那些年(78)

作者:繁几 阅读记录

有剑在手,对他来说才是最实在的。

李刻霜内心犹豫,他自己也只有一把剑,但剑对于剑修来说至关重要,怎可能交给弱不禁风的李半初……

李半初却没注意到他的挣扎,忽然神色一凝:“还有一个!”

“在哪?!”

“正在靠近。”

这么近的距离,李刻霜也立即察觉到了。他身比心先动,越下墙头勒着脖子就将人拖了过来。

那人穿着高阶守卫服饰,下半张脸蒙着面巾,被抓住了却并不挣扎呼救,只是朝两人不断比划手势。

李半初让李刻霜松开他。

那人摘了面巾,跪在地上连喘直喘,打量了下眼前的两人,立刻认出这其中当家做主的人,对李半初自报家门:“在下是禁军副统领拾月的手下。此是信物,大人说公子一见便知。”

他说着,将一块令牌递上前来。

李半初垂眼看向令牌上的名字。

“拾月?”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摘星拾月

拾月的令牌——

李半初怎会不认得此物, 在天心宗时,这块令牌一直被拾月随身佩戴。

那名拾月的手下又急促道:“两位今日来的正巧,国师因公外出, 没在此地。我家大人派我来协助两位潜入钦天监,只看公子, 信不信得过我家大人。”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李刻霜连忙看向李半初。

拾月之名,李刻霜是听说过的。

当初洛水之约,李无疏以宗主信物为赌, 应战各宗。拾月是代表太息宗第一个上场的。

李刻霜对孟宸极的这位亲信侍卫有所了解, 但也仅止于此, 对方品性如何, 一概不知。

但太息宗上梁不正,整个宗门道心不正,淤泥缸里难道能生出一朵白莲花不成?

然而李半初却深知, 拾月此人虽然身在贼营, 心性却至纯至性,从未有过害人之心。

数次不得已与李无疏交手,拾月都举止磊落, 点到即止, 事后更有惺惺相惜之意。

他为了报答孟家的恩情,才一直留在太息宗报恩尽忠,只一心守护孟宸极安全,从不行奸险歹毒之事, 行事准则与那阴狠决绝的摘星截然不同。

但这世上恐怕只有李无疏一个人, 能够理解拾月的处境, 也只有李无疏一个人愿意相信他的人品。

现在拾月的手下问李半初是否信得过拾月,这何异于询问李半初是不是李无疏本人?

见李半初沉凝不语, 那人面露失望,叹了口气。

自家大人一番好意,怕是要打水漂。

然而李半初这份犹豫却不是因为怀疑拾月的用心,而是在查探玉符有无警示。

他做李半初一月有余,几乎已经摸清了玉符的规律。

即便有人坚持认定他是李无疏,如李刻霜这样,抑或是像拾月和孟宸极那般,当面指出他是李无疏,玉符也不会警示。只要他不应声不回复不承认,就不会触发警示。

只有当他产生坦白身份的意图时,玉符才会警示。

就是说,玉符术法的关键在他本人身上。

那人掸了掸身上的泥土,对李刻霜道:“二位一进城,我们的人就注意到了。我一直在让手下替你们遮掩行迹,公子想必有所察觉。”

“还有这事?”李刻霜睁大眼睛,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怪不得这么一下午都没遇上可疑之人。”

李半初不置可否。

李刻霜真是修道之人的耻辱。

“我家大人说了,公子若信不过他,也不强求,我等绝无可能向旁人告发!既然如此,也不方便放我离开,不如两位将我打晕……”

“等等,”李半初忽然开口道,“我信得过你家大人。”

那人一愣,对他的回答出乎意料,随即颇为感激地朝他行礼:“多谢公子!我家大人知道,心里一定十分欣慰!”

李半初却心思浮动。他那话说出后,玉符没有半点动静。

这说明玉符的术法机制十分简单,只要没有亲口承认身份,术法便不会破。

这不由让他想到孟宸极在天心宗的乔装之术。当时孟宸极一承认自己的身份,乔装之术自行便破了。这让李半初想起一些书上记载的言灵术。

这类术法已经失传,但其实仔细一想,它和阮柒衍天一脉所传的宗学极其相似。

还有颍川百草生的那支秃毛笔,它是仙器“别沧海”的仿品,作书成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这块玉符,会与这类术法有关吗?

只是现在没工夫思索此事。

拾月的那名手下叫做廿七。

廿七让李刻霜扮作守卫,同他一起押送一名官员之子进入钦天监,而那名官员之子,则由李半初来扮演。

钦天监是国师司徒衍打击异己的重要机构,官员及其眷属被请来喝茶是常有的事。

李半初散着头发,口里塞布团,被绳子五花大绑,绳结却被他自己握着,藏在袖子下面。

廿七带他们从后门进了钦天监。这地方里里外外都落着灰,院中央的日冕锈迹斑斑,字迹模糊。

李刻霜正感到疑惑,便被廿七带到柴房。只见挪动机关,露出底下的密道。

原来钦天监真正所在是梁都地下的一座地宫。

虽然知道不太可能,李刻霜仍是抱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问廿七:“李无疏金身也是被藏在此地么?”

廿七摇了摇头,略感歉意:“国师并未准许我家大人参与那场行动,恕在下实在不知。不过……”

“不过什么?”

“据我所知,金身并未被送回梁都。”

李刻霜略有不甘,还想再打探点别的什么情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