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命知青(43)
唐心月也不瞒,坦诚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方厂长还没从刚才得惊讶中回神,现在乍一听唐心月又说有多少要多少,一下被双重喜悦击中,激动地连话都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他这次出来就是为了解决厂里废料成山的问题,也做了实在没人要,厂里倒贴钱都送出来的打算,原本还想着老幺哥认识的人多,先跟着他到村里后再慢慢把消息放出去的,却怎么也没料过刚到这儿,就来个小姑娘说要他们厂的废料,还有多少要多少。
这天上掉馅饼的事他还从没遇到过,一时间无法接受也属正常。
倒是幺姥爷反应过来有些纳闷,就多问了小姑娘几句。
“你要这么多废料干嘛?”
“有用。”
小姑娘没直接回答他。
“你不怕要这么多废料,有人会抓你?”
“所以我没说买,只说要。”
没有钱物交易,就不算投机倒把,更不会有人抓她。
唐心月算准了这点,却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这么做的真实原因。
其实她在B大的时候,就已经听说市里对投机倒把的事抓的没从前严了,联系到前世时间点,她猜测应该那时就出了新政策,只是对没经历过的人来说,改革开放这个词实在是太过超前,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
因市里离国家中心近,所以新消息接受起来自然比偏远地方快,而方林村作为隔市里较远的一个村,消息肯定会滞后些,但也仅仅是滞后一些。
唐心月猜想,应该年一过,村里就会知道改革开放的事,到时候别说是把自家东西拿出来卖,你就是做倒腾生意,那也是正大光明的事儿。
那时候连国家都巴不得你买进卖出,谁还会在那个时候盯着你是买还是要。
可这些,唐心月现在不能说。
幺姥爷他们当然也不会提前知道。
所以在问了唐心月几个问题后,他就征求起了一旁方厂长的意见。
方厂长也是个爽快人,见唐心月在与老幺哥的对话中并没有什么隐瞒还一脸真诚地看着自己,稍稍考虑片刻后,就答应了下来。
“废料我可以给你,车子我也可以给你找,就是这堆料的地方。”他缓了口气,“你找到了吗?”
按一方木料占地一平方来算,就伐木场现在堆在厂里的废料,差不多就有1000方左右,就算废料可以往上堆一堆,那也至少需要500个平方的场地,再加上后面伐木场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废料送来,唐心月起码要准备1000个平方来推废料。
方厂长大概给她算了下,让根本没往堆料场那方去考虑的唐心月顿时就傻了眼。
这么大的地儿,别说是她一个外来人,就是张老幺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找不出方林村哪儿有这么大的地方t。
没有堆料的地方,说再多也是白搭,唐心月想了几处地方都不行,实在没办法,她只能让方厂长再给她一点时间,若在方厂长回山前她还不能找到堆料的地方,那这件事就作罢。
当然,厂长也明确给她说,若在她找堆场的时候有其他人来要废料的话,他也最多给她留一个月。
也就是说没其他人要的话就还好,但如果一旦有人抢着要,那留给她的时间就只剩一个月。
一个月!
唐心月瞳孔微沉。
也不知道那时候包产到户的政策下来没有?
第 26 章
从幺姥爷家回来, 唐心月就把自己的打算给江北山说了。
“……你想卖木材?”
没等她解释太多,江北山立马就猜到了她要干嘛。
本还想找些借口来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唐心月被江北山问住,有些惊讶他一下就猜中了。
“我之前给你说过时代要变。”见她愣神, 江北山解释。
唐心月这才想起那晚她好像是跟自己说过这话来着,还说让她自己做好准备。
原来这就是未来大佬的先见之明, 唐心月佩服地点了点头。
说了打算,唐心月又跟他提了嘴关于在哪里建堆料场的事, 俩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村里哪里适合堆下这么多废料,没办法,唐心月只能说再等等看。
就在她以为今天的交流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江北山却突然提到了村里的茶厂。
“如果可以, 我想把那茶厂承包下来。”
承包茶厂?
唐心月有些吃惊。
要知道, 村里那茶厂可是年年在亏损, 比预制板厂的情况都还要糟糕, 虽说未来大佬能力过人,但再怎么能耐也不可能让一个濒临死亡的小厂起死回生吧。
她瞪大了双眼, 表示非常不理解。
江北山就笑了, 手枕在脑袋下,侧着身子跟她解释:“我有个发小是市里叶青茶厂的销售,昨儿个写信给我, 说想出来单干。”
所以, 市里现在是真的放开了?
不然一个在国营企业干的好好的人,怎么可能会想到出来单干。
唐心月询问似的看向江北山,然后就从他的星星眼里看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市里叶青茶厂的销售,手里人脉众多;改革开放, 买卖不再是投机倒把;不用定额定量,需求成为市场主体。
也就是说, 只要方林村茶厂生产出的茶叶质量够好,销量那些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且烟酒茶,从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若没了限制,试问哪家哪户不买。
江北山想要包茶厂,看来是早已洞悉了这些,这未来商业大佬的眼光,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
唐心月不禁对眼前正含笑看着她的男人心生佩服,对其想要包茶厂的想法更是十分支持,就是这包茶厂的钱,江北山他拿的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