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太孙有个娃(68)
可正当史云腴不知该如何回应她们的疑惑时,吴六娘竟在混乱里对她说:“史姐姐,我叫吴素商,是御史中丞家的六娘,你叫我吴六娘就好~”
-
后来,史云腴在永乾殿的西边,和刚结识的女郎们一块站定脚步,她那沉闷的心,被她们的天真烂漫,舒缓不少。叫她甚至都快忘了此行的目的。
直到,窃窃的私语声在人群中响起,
有位身穿蟒袍的英武儿郎,扶额坐在步辇,自远处来到永乾殿的另一面。
为首的人便带头山呼:“殿下千秋。”
史云腴自是跟在其中,这还是她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拜见他。巨大的悬殊,让史云腴再次笃定,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世界的人。那声小书,也不再是她配拥有的称谓了。
谢沉书如常地拂袖示意,如常高高在上地睥睨。
只是这一次,他却在他漠然置之的人群中,望见了那张最让他魂牵梦绕的脸。谢沉书的目光,从漠然逐渐变得明亮,从明亮又最终化为不可置信。是自己已经因为太过想念,而出现幻觉了吗?
她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他一定是疯了。
史云腴缓缓起身,表情没有一丝变化,她低垂着眉目,压根不知那步辇上的人在看她。若非周遭的女郎,低声惊诧,她大抵是在进殿前都不会再去抬眸。
“不得了,太孙在看我们吗?”众人惑然。
吴六娘见状诚惶诚恐,她只说:“啊?不是吧,他能不能别看了,我害怕……”
可众人的非议声越大,谢沉书望向这边的眼神就越炽热,史云腴却在此间一脸淡然地抬头,于事隔经年间,再去看向那张曾被她一人独占,并且描摹过无数遍的脸。依旧“霸道”且无畏地将其掠夺。
她记得他的每一寸,她记得他叫谢沉书,她记得他离开了她。
两两相望,各有苦痛的衷肠,误和解在眼底生根,在心下发芽。他们默默无言,却好似已经说了很多的话。
下一刻,远处的老嬷颔首引走了殿前待选的女郎,史云腴便敛下目光,追随着她们,毅然决然地走。彼时,谢沉书怔在远处,将慌乱写满眼眶,心脏也跟着她离去的背影颤动。
他仍是不敢置信,
清风使,真的……
是你吗?
第33章 时过境迁
史云腴垂眸走过有风吹过的连廊, 风便撩拨起谢香旋为她精心准备的裙角,宛若蝉翼般缥缈。她在转弯前最后一次回眸去看,谢沉书仍孤零零地坐在那里。
史云腴觉得他变了许多, 变得威严了,变得遥不可及了。
变得愈发孤独了……
为什么谢沉书明明被那么多t人簇拥着,
可瞧上去却是那样落寞, 倒不如和闺女相依为命的史云腴,活得自由灿烂。
随后, 当转角的梁柱,遮蔽住她的目光, 史云腴便敛下眼眸中所以惑然,抬脚走出了谢沉书不舍的视线里。
-
“大行台尚书令女陶寻玉,鸿胪寺卿妹李桂月,尚书左丞女孙慧,还有……睢阳郡公孙史云腴。劳烦念到名字的几位小娘子到这边候着, 待会儿等前边的小娘子觐见过后,便可上殿。”
偏殿里,教引嬷嬷的声音端正落下。
史云腴闻声从队伍里抬眸, 吴六娘便顺势给她打了打气, “史姐姐,别紧张,待会儿上殿见了太孙千万放轻松。大不了就跟我一块吃酒去~”
史云腴瞧着比她还紧张的吴素商, 微微一笑, 只道:“好,我听六娘的。”
转眸走去那边候着, 史云腴即刻垂下双眸。不再言语。
可周遭此起彼伏的奉承声,却又惹得她不由得抬起头, “没想到,我们竟能和陶娘子您一同上殿,想来陶娘子与殿下情谊深厚,您今朝能到这儿来,必只是走个过场。真叫我们自愧不如了。”
史云腴定睛去瞧那被孙李两家贵女,环在中间的清冷女郎,此刻在她们的话音里,竟不为所动。
她甚至连个眼神也不愿留给身边的人。
史云腴不解,这便是谢沉书的青梅竹马吗?那高傲的姿态,倒是同他如出一辙。挺拔的背脊,写满她的骄傲。漠然的眼眸,透着她的鄙夷。
她好似真的不屑与她们站在一起。
史云腴才打算移开眼睛,就被陶寻玉转眸盯上。同样,她望向史云腴的眼神,也是不屑的。史云腴却没有选择争锋相对,她只是冲她颔首微笑,以示回应。
陶寻玉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就将目光收了回去。
-
彼时,那端的大殿上,谢沉书心不在焉地望着殿中来了又走的人,此刻他的脑海全被一人占据,没有留下一丝余地。谢沉书真的有着太多疑问,他不知她是谁?他不知她这些年去了哪?
他不知她为什么来到这里……
且看一张张不被期待的脸庞划过谢沉书的眼中,叫他愈来愈心急如焚,如坐针毡。
她为什么还不到他面前来?
她该不会又一次在自己眼前消失地无踪无迹……
谢沉书恨不能亲自走进偏殿去将她寻找。
可他身上却撑着青宫的荣耀,太孙这个身份,在这一刻俨然成了谢沉书的枷锁。
他在繁重的衣袖下握紧了拳。
直到那声:“……睢阳郡公孙史云腴拜见殿下。”隔着青霁山的风雨,从彼年落下。
谢沉书才怆然散开手掌,
盯着站在几人身侧的清风使,哽咽着说不出话。
堂皇的高殿,到处都是耀眼的锋芒。
史云腴的恬淡,在此间倒显得格格不入了。她不太敢抬眸去看,她怕谢沉书看她,却又忧愁谢沉书不看。两种结局,都是她对曾经和未来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