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和太孙有个娃(69)

作者: 云碑赋 阅读记录

现下,选妃的流程还在继续。却没人察觉,殿上人已兀自红了眼眶。

琊川定在原地,望着史云腴的那张脸,顿时惊讶不已。

这不就是……太孙要找的人?

他不敢置信,却在回眸望见谢沉书动容的神情时笃定,这就是太孙要找的人。可琊川却并不为谢沉书感到欣喜,相反,他很怕。他怕眼前人会冲动,他怕眼前人会不顾一切。

琊川从发现史云腴开始,就不再敢有一丝放松。

“殿下,娘子们都介绍罢了。您瞧瞧可有中意的人选?”

主持遴选的内人,照旧说着一样的话。他瞧着已是不大抱什么希望了,因为殿上人挑剔了那么久,竟一张帖子也没留。今日大抵,还是要请太子妃来拿拿主意了。

内人叹了口气。

可谁知他那口气还没吐完,殿上人竟开了窍,猛地从太孙的王座上起身,抚袍向阶下威严走去。但瞧谢沉书故意无视史云腴,虚晃着走向陶寻玉,陶寻玉见他朝自己走来,便微微俯身唤了声:“六郎。”

她是故意不唤谢沉书殿下的。

陶寻玉从小就生在权势的上端,和谢沉书一样都是父亲最引以为傲的儿女,她便是要让所有人都瞧瞧,她就是和他们想象中的一样完美。是太孙妃的不二人选,是注定成为权势巅峰的女郎。

可你若说她爱谢沉书吗?

陶寻玉却会说:她爱,她爱那个被称为太孙的谢沉书。

谢沉书看着眼前人,面无表情应了声。转头便游离过一旁的孙李二人,站定在了史云腴的面前。可尽管如此,那二人还是朝陶寻玉递去了羡慕的目光。

这时间,史云腴看彼时人近在咫尺,听太孙殿下冲她咬牙切齿地问话:“睢阳郡公孙——史,云,腴?”

谢沉书一字一句里带着愤怒和不甘。

原她就是那个被自己选中庚帖的人……

可她不是清风使吗?她不是没有亲友,永远也走不出青霁山的人吗?在今朝之前,谢沉书一直愧疚地认为是自己骗了她。可现在看来,那个真正被骗的,是他才对。

谢沉书多想听听她的无奈,亦或是她能冲自己会心的微笑,可她却如往昔般淡然地说:“臣女在。”

卑鄙无耻,狡猾诡谲。

山间的狐貍,不止偷走了他的心,还吞噬了他的魂与魄。

谢沉书在史云腴的话里冷笑道是:“好,好极了。”

只见他在转身拂袖前,紧盯着史云腴抛下一句厉声的:“留下三娘,还有她——”便抬脚离去。却惹得内人高声追问:“殿下,遴选还未结束,您这是去哪?”

可谢沉书头也不回地走,也无人敢去拦他。

琊川望着太孙离去的身影,再瞧了瞧那端的史云腴,只得与内人应声:“殿下事务繁重,内人且去请太子妃来定夺,殿下绝无二话。”

彼之,面对太孙殿下的突然离场,众人一片哗然。

经历此番一闹,她们更加笃定,果然,殿下就是为了陶家三娘而来。那睢阳郡公家的史三娘,不过是太孙掩人耳目的陪衬。可史云腴却丝毫未曾融进众人的非议。

她只默默站在原地,反复捉摸起谢沉书适才的反应。

她想他应是没有将她忘记,既然如此,她待会儿便可寻个时机溜去寻他,与他谈谈闺女。

至于什么留下,什么教习,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谢沉书想娶哪家的三娘,都再和她无关,她单是接下来验身那关,都不可能过得去。

谢沉书合该比她心知肚明。

可与此同时,在永乾殿的丹樨外,谢沉书却眯起双眼回忆起史云腴望向自己时的冷淡,忽而冲紧随而来的琊川吩咐:“去把朱司馔请来。”

朱司馔?琊川不解。

此人是谢沉书的乳母,因着沉稳内敛,办事得力,在东宫一路升到了六品司馔。后一直在谢沉书身边侍奉,太孙忽而请她是为何故?

琊川看不透眼前人的心性,却还是赶忙应了声:“是,属下这就去办。”

-

大抵两三个时辰后,初定的人选已记录在册。

前后加上太孙,以及太子妃后来选中的包括自家外甥在内的三人,一共五人得了那进青宫教习的机会。最令人意外的,当属那糗事满王都的御史中丞家的吴六娘,吴素商。

只瞧,吴素商瘪着小嘴,回到人群中间,看上去急得将要哭了出来。这,这一年后倘若歪打正着被选做太孙妃,她这辈子不就完了……

想至此处,吴素商是想死的心都有。

于是乎,她转眸便拉上了与她一样被选中的史家三娘的衣袖,委屈道:“三娘姐姐,这可怎么办啊——”

史云腴见状拍了拍身边人的肩,直言:“既来之,则安之。六娘别怕。”

吴素商叹了口气,心想好歹还能有人跟她作伴,也挺好。

-

后来选上的,和没选上的分出了两道。

有人羡慕着她们一脚踏进了天家,有人欢喜着一会儿放出宫后吃酒的事情。总之,一百个人一百个心绪。史云腴却只想着快些过了下头那关脱身,速速寻上那“凶神恶煞”的太孙去。

随之,引路的老嬷,将她们这些被留下的女郎,带进一个个不同的房间。

准备按照陈旧的礼制,进行查验。

史云腴却被带去转角那间,与她们几人相隔着有些距离的小屋。她有些疑惑,但也容不得多想,便跨门走了进去。

谁知,等她按照老嬷的要求站在屏风前宽衣解带,外头便随即有人走来差遣:“司馔奉旨例行抽验,这屋的娘子,今朝就由司馔大人带人t查验。你们几个到那边帮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