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妻(111)
“公公若不嫌弃,就替我吃了吧。”谢凝温柔一笑,眼底满是善意。
承德心中一怔,对她的话深感意外。“我奉命照料姑娘,如何能与你分食?”
见他不肯接受,谢凝柔声劝慰道:“我受殿下庇护,又得公公悉心照料,心中实在难安。我本是奴婢出身,并不是什么娇贵之人,公公以平常心待我便是。”
看着她面上柔顺的神情,承德眸光微动,唇角慢慢流泻出一抹笑意。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
因为这一只烤山鸡,两人之间很快就熟稔起来。饭后,谢凝忧心忡忡地感叹道:“殿下此番回京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闻言承德面上笑意一僵,忧虑地叹息道:“储君未立,皇上就驾鹤西去,此行必是一场腥风血雨。殿下隐忍多年,也不知能否全身而退。”
谢凝沉默片刻,忽然抬眸,语气笃定地说道:“殿下心思缜密,定不会露出破绽。只是皇位之争向来残酷,短时间内殿下怕是不能脱身。”
承德重重地叹了口气,眼底蒙上了一层阴郁。
“人人都想爬上至尊之位,却不知道高处不胜寒。深宫之中,权力之下,每个人都活得那么辛苦,争来争去,众叛亲离,最后不也还是逃不过生老病死。”
听了承德的感叹,谢凝不禁心生动容。
人人都向往至高无上的权势,没想到他一个浸淫宫廷多年的内侍竟然会有如此超凡脱俗的见解。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人追名逐利,就有人清心寡欲。我虽不懂朝政之事,却也觉得殿下是个聪明至极的人。乱局当中,自保为先,只有活着才能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承德意外地瞥了她一眼,钦佩地赞叹道:“没想到玉盏姑娘竟然如此通透。”
受到夸赞的谢凝抿唇一笑,云淡风轻地说道:“也不是通透,我只是想好好活着。”
第064章 大局已定
宫墙之下, 哭声一片。
楚王回宫之时,已逢辟谷之期。众人身着白色丧服,面上尽显哀戚之色, 一众妃嫔和公主都哭成了泪人。
皇帝中道崩卒, 虽尚未留下继任储君,可朝臣心中早已做出了选择。
“国不可一日无君,按大魏律法,有嫡立嫡, 无嫡立长, 无长立贤。微臣以为,当立怀王殿下为储君, 择日继任皇位。”
率先站出来的是追随怀王多年的一位老臣,然而他话音刚落就遭到了激进驳斥。
“下官以为赵大人此话不妥。众所周知,怀王殿下摔断了腿,身有残疾之人如何能做我大魏的君王?”
“秦王殿下聪慧过人, 仁爱宽和, 微臣认为他才是最好的储君人选。”很快就有秦王的党羽站出来表明了立场。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纷纷站队,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秦王。
没站队的人也在不安地观望着, 眼底满是考量。事关前程, 他们不得不谨慎地做出选择。
漫长的沉默过后, 翰林院的大学士汤诚如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秦王的确精明强干, 可一国之君, 并非聪慧就能胜任。六皇子年纪虽小, 却已有尧舜之风、禹汤之范, 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他措辞激昂却无一人响应,看着格外悲壮。
所有人都心心念念地想着帝王之位, 只有楚王神色寂寥地看着灵前的棺椁。
像是注意到了他的存在,沉默多时的丞相忽然开口问道:“楚王殿下可有高见?”
被点名的楚王心头一跳,迎着众人打量的目光,结结巴巴地说道:“秦王,很好……”
此话一出,秦王的眼底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意,可下一秒,就见他磕磕巴巴地补充道:“六弟,也,很好。”
听了他的回答,那些期待的目光顿时暗淡下去,众人只觉得丞相实在是多此一问。
却也有人对楚王和稀泥的做法暗暗称奇,认为他此举是滴水不漏、精妙至极。
问不出答案的丞相又将视线落在了六皇子身上。看着年幼单薄的少年,他温声问道:“六皇子以为,您和秦王相比谁更能胜任国君之位?”
六皇子不安地抬起头来,正要开口回答时,站在一旁的惠妃忽然拉了拉他的衣袖,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六皇子握住她冰凉的手,语气平静地答道:“我尚且年幼,实在不足以和秦王相提并论。”
唯一的竞争对手也选择了退出,秦王继位变成了众望所归。
有那心思活络之人当即领头下跪,高呼“恭请新皇继位”。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跟着跪下,恭贺声响彻云霄、不绝于耳。
秦王志得意满地扫视一圈,发现只有怀王神色阴鸷地坐在轮椅之上,一双眼睛里流露出想要将他生吞活剥的憎恨光芒。
此刻他心情舒爽,并不会因为他的怨恨而减损自己的欢喜。但事后清算时,他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皇帝死后第五日,在一众朝臣的拥护下,秦王登基为帝,改年号为端庆。在礼部的操持之下,他为先皇选定了谥号,在宫中停灵二十日后,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将先帝葬入了皇室陵寝。
登基之后,他便以服丧为由将怀王软禁在了宫中,连先皇下葬那日,都没有允许他一同前往。
葬礼结束之后,他先是展开了大规模的封赏。那些一路追随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属下和大臣全都得到了合乎心意的赏赐和晋升。
有欢笑就有眼泪。与封赏一起来的还有残酷的清算和惩罚,首当其冲的就是他曾经的对手怀王。
端庆帝让文官罗列了一大串罪状,详细地揭露了近年来怀王所犯下的累累恶行,其中包括了纵奴行凶、欺男霸女、网罗党羽、构陷忠臣等罪名,最严重的一条便是忤逆不孝,以致先皇震怒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