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妻(144)
“谢凝,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我都祝福你余生美满顺遂。夜深了,我该走了,你早些休息吧。”
在她转身的那一刻,谢凝真诚地祝愿道:“我也希望郡主能早日走出迷城,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谢谢你!”嘉和没有回头,唇边却浮现了一抹感怀的笑容。
房门开了又关,走在寂寥的夜色中,嘉和的心里满是惆怅和酸楚。
回到东苑后,她一夜没睡。桌上烛光幽暗,握着笔的手顿了又顿,直到墨水将雪白的信纸晕脏,她也没有写下一个字。
她就这么枯坐到了天明,连衣衫都没换,就独自一人走到了南苑里。
天色大亮后,来侍奉楚王起身的承德见到了站在院子里的嘉和,面上满是讶异。
“郡主,殿下他还没起身呢?你寻他可是有什么事?”
面对承德恭谨的询问,嘉和眸光微敛,语气低沉地说道:“我有话要和他说。”
看着她严肃的面容,承德心口一凛,不安地垂下了眼眸。“是,郡主稍等,奴才这就去通传。”
一大早,天空就阴沉沉的。一阵寒风吹过,面颊上便落下了冰凉的雪花。
她站了片刻,承德就折返而来,行色匆匆地为她撑起了伞。
“郡主快随奴才进来吧。”
嘉和进门时,楚王才将将穿好衣衫。不同于昨日的温润,此刻他神情肃然,像是已经预料到即将到来的质问。
望着他沉着的神色,嘉和心中最后一丝期盼也落了空,眼中只剩下沉重的担忧。
第082章 质问
嘉和进屋后, 承德便收好了雨伞,沉默地退了出去。偌大的寝屋里便只剩下她和楚王。
四目相对间唯有沉默在不断蔓延。
长久的静默后,嘉和率先开了口:“你真的要和他为敌吗?”
“不是我要和他为敌, 而是他从来就不肯放过我。”楚王语气淡然地诉说着, 唇边露出了一个苦笑。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出发的时候他送了我两个美婢和百余名侍卫,可才到楚江,水匪便收到了我要乘船到江夏的消息。那一夜他们直奔主船而去,若非我机警, 怕是早就成了他们刀下的亡魂。”
“他只告诉你我心怀鬼胎, 却对自己赶尽杀绝的卑劣行径只字不提。一开始我只想逃离上京,可后来我才明白, 不争不抢就只有默默等死。”
提及端庆帝时,他幽深的眼眸里闪过深切的怨愤。
生在皇家,连平庸的茍活都成了奢望。争或许还有活路,不争便只能灭亡。
听了楚王的话, 嘉和心神大乱。她不知道端庆帝对楚王是这样的残忍无情, 她以为只要坐上了帝位,他就不会再残害手足。
可先是怀王,再是楚王, 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无辜的安王了?
他便这般没有安全感, 非要将先帝的血脉连根拔起吗?他到底要做到什么地步才肯罢手?
巨大的震惊下, 她的心中充满了疲惫和失望。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非我要反, 实在是皇兄他欺人太甚。”
楚王情绪激愤地控诉着端庆帝的逼迫, 嘉和则沉默地抿紧了唇角。
“阿霁, 如果我帮你瞒下这件事,你愿意就此打住, 好好在江夏休养生息吗?”
面对嘉和的劝慰,楚王却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以为你不说,他就不会知道吗?他那样的人又怎会把希望寄托在你一个人身上?”
说着,他从桌上拿起一封信,神色凝重地交到了嘉和的手上。“你自己看吧。”
看着熟悉的信封,嘉和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那是只有在上京才能买到的信纸,上头记载着昨夜她和谢凝谈话的内容,以及沈幸投靠楚王的消息。
她大惊失色地捏紧信纸,惶惑不安地追问道:“这是从哪来的?”
“这是昨夜府兵截下的信,还有没截到的,此刻怕是已经在送往上京城的路上了。”
“怎么会这样?”
看着她难以置信的眼神,楚王讥讽地轻嘲道:“他是做了皇帝的人,又怎么会轻易相信别人?就算是你,也不能例外。”
“不……他不会这么对我的……”
他们一起走过了那么艰难的时刻,他对她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吗?
“你若不信,我让承德把昨夜扣下的人送到你屋里去,你一问便知。”似乎早已预判到她的反应,楚王应对得分外从容。
看着他不忿中带着怜悯的眼神,嘉和心口一滞,面上浮现了一抹痛楚。
“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上京,用不了多久,他的铁骑就会踏至江夏。除了奋勇反击外,我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若真的起了战事,数以万计的江夏百姓该怎么办?鄂北十郡乃至洞庭一带又该怎么办?”
上位者只想着权利,却不关心生活在这广袤土地上的无辜百姓。一旦起了战火,他们就将流离失所、无以为生。
迎着嘉和的质问,楚王眉心一紧,良久未语。
“便是为了黎民百姓着想,你也不该掀起战乱。阿霁,你听我的,千万不要冲动。”
嘉和忧心忡忡地劝说着他,楚王却沉郁地开口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我愿意住手,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会竭尽全力说服他,让他与你化干戈为玉帛。”
望着她情真意切的眼神,楚王却自嘲地笑道:“嘉和,事到如今你还看不清吗?别再天真了,他心里没有血脉亲情和黎民百姓,也没有你。只要我一日不死,他心里便扎着一根刺,永远都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