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妻(145)
他的话犹如一根锋利的针,毫不留情地戳破了她的幻想。
她知道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在端庆帝的心里,没有谁能比得过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
她像极了那个自以为是的盗铃者,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便能瞒过别人。可事实上,他们每一个人都看得比她还要深远。
“你走吧,带着那些人离开江夏,去岳阳也好,回上京也罢,都随你。”楚王眸光微阖,面上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阿霁……”他的举动让嘉和心头一震,眼底生出了些许诧异。
“一会儿我就让承德送你出城。”楚王眼角微抬,神色坦诚地望着她。
“你为什么放我走?”
“这是我和他之间的事,你不该因此而受牵连。”他答得从容又坦率,一瞬间就在嘉和的心中树立了伟岸的形象。
临别的那一刻,一向坚强的嘉和忍不住红了眼眶。
“保重!”千言万语都不如一句珍重。
“若我不幸丢了这条命,能不能请你帮个忙?”望着她眸中闪烁的水光,楚王的面上生出了一抹伤感。
“你说!”
“如果有机会,可以将我母妃的尸骸迁出东陵吗?”楚王眸光微转,默默地看向了窗外的山峦。
“为什么?”嘉和震惊不已地望着他,却见他语气哀婉地说道:“我不想让母妃生生世世都困在皇家,她本该自由的。”
柳妃的事迹她也曾在别处听说过,她依稀记得那是一个柔美又清冷的女子,一个柔弱却有着铮铮傲骨的人。
“好,我答应你。若你败了,我替你将柳妃的骸骨送回江南。”说罢,她心神一凛,怅惘地转身而去。
承德亲自将嘉和一行人送到了城门前,看着他们出了城,才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出城之后,望着白雪皑皑的山峦,嘉和的心中生出了一股难言的苍凉。
贴身的女使兰香关切地问道:“郡主,您怎么了?”
嘉和神色微黯,颇为怅惋地说道:“许久没见过这么美的雪景了。”
“若说美,还是咱们上京的雪最美,这个时节,红梅也快开花了,现在出发,刚好能赶上年节。”
兰香温柔地笑着,眼中满是思乡情切。
“不,咱们不回去。”望着那双充满了向往的眼睛,嘉和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啊?”兰香面上一怔,不知所措地望着她,“不回上京?”
“嗯。”嘉和坚定地点了点头。
“可是不回上京,还能去哪?”
迎着兰香惊疑不定的眼神,嘉和神色坚毅地说道:“我们去岳阳。”
“可若是不回去,皇上那儿该如何交t代?”知道她身负重任的兰香忧心忡忡地望着她。
“他已经得到他想要的消息了,哪里还需要我的交代?去岳阳吧,我也想看看父亲生活过的地方。”
他给了她任务,却做不到全然的信任,而她心存怜悯,有心为楚王隐瞒,早已给不了他任何交代。
就算回了上京,也不过是两相失望。
风浪将起,既然无力阻止,那就远远走开吧。就像谢凝说的那样,她应该试着找回自己。
在她的坚持下,马车很快就调转方向,一路朝岳阳而去。
嘉和离开后的第三日,边境爆发了一场动乱。
这一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塞外的草原迎来了一场狂暴的风雪,以游牧为生的北戎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不得不将目光瞄准了大魏。
北戎军素来骁勇善战,半个月不到的功夫,就一连攻下了边境的三座城池。
边关告急,守将季康立刻飞鸽传书,请求朝廷增派援兵。信件送到上京后,端庆帝却驳回了永昌侯自请上阵的请求,转头将虎符交给驻守在凉州的定远侯秦无争。
永昌侯凯旋而归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战功和虎符换回了困于天牢的妻子朱氏。
作为一个武将,没了领兵打战的权利,空有一个爵位又有什么用呢?
可再怎么不甘心,他也不能无动于衷地看着妻子赴死。
彼时他还安慰自己,只要北戎还在,他就总有起复的一日。可没想到战事爆发的时候,端庆帝却不肯用他了。
散朝后他不死心地求到了御书房里。
“皇上,微臣在边城待了那么多年,没人比我更了解北戎人的作战方式,还请皇上允许我披甲上阵、为国杀敌。”
面对永昌侯慷慨激昂的请求,端庆帝却唇角一弯,露出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侯爷打了一辈子的战,也是时候颐养天年了。”
永昌侯瞳孔一震,犹不死心地哀求道:“皇上,廉颇虽老,犹能为国退敌,微臣虽无廉颇之才,却也一心为国啊!”
“侯爷一定要朕把话说明白吗?”见他仍纠缠不休,端庆帝眼角一垂,神色顿时变得凌厉起来。
“当初你是如何从天牢脱身,又是如何终止战局凯旋而归,真当朕不知道吗?”
见端庆帝提起那桩不堪的往事,永昌侯心头一震,大惊失色地屈膝跪下,瞳孔剧烈收缩,卑微地求饶道:“微臣……微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责罚?”端庆帝冷笑一声,眼底满是鄙夷。别人或许不知道永昌侯的底细,可那些卑劣的罪行端庆帝却已是了如指掌。
“你告诉朕,朕该如何责罚?是剥去你的爵位还是将侯府连根拔起?”
听着端庆帝讥讽的话语,永昌侯后背一僵,浑身上下爬满了恶寒。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帝王是多么令人胆寒。
第083章 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