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妻(219)
不远处,一双幽深的眼眸将这一幕看在了眼里,唇边露出了一抹高深的笑意。
第125章 好消息
双峰山上, 一座明黄色的道观屹立在青云之间,飞扬的檐角高耸入云,处处透着一股仙气。
地母娘娘殿内, 韩妙仪正跪在蒲团上, 虔诚地跪拜着香案上慈祥的塑像。
一个年轻道士捧着香烛站在一旁,见韩妙仪起身,便恭敬地上前询问:“王妃可要求签问卜?”
韩妙仪眸光一转,扭头看向站在后方的楚王, 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见。看着她眼底的渴望, 楚王微微颔首,温声说道:“你想问就问吧。”
得到了楚王的支持, 她神色一松,唇边露出了一抹温柔的笑意。北方尊佛,南方信道,楚王能亲自陪她来一趟, 她的心中已然充满了感动。
“王妃想问什么?”道士领着她坐到桌边, 神色温润地询问着。
“问运道。”想到楚王所谋之事,她心念一动,毫不避讳地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道士面上一愣, 随后取出三枚铜钱放于手心, 双手合扣, 口中不知默念了什么符咒口令, 片刻后他摇动着手中的铜钱, 依次抛落在桌上。
如此往复数回, 他的眸光倏然变亮, 却又很快敛眸掩下眼底的锋芒,故作高深地答道:“王妃福泽天庆, 所求之事皆顺遂无忧,且您腹中之子乃人中龙凤,来日定然贵不可言。”
听着那句贵不可言,楚王和韩妙仪极有默契地对视了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天潢贵胄多如牛毛,可普天之下能称得上贵不可言的,就只有皇位的继任者,一国之君或者当朝太子。
道士说的是韩妙仪腹中的孩子,却也是在影射蛰伏多时的楚王。
“多谢道长吉言,若能得偿夙愿,必定重金酬谢。”韩妙仪抿唇一笑,亲手递上了厚厚的赏银。
“多谢王妃赏赐。”道士含笑接下钱袋,面上挂着温润可亲的笑。
这时,守在殿外的承德缓步而来,附在楚王耳边低语了几句。只见楚王眉心一动,志得意满地看向了韩妙仪。
“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韩妙仪步履缓慢地走回楚王身边,二人相携而出时,道士恭敬地将他们送到了门边。
“恭送王爷、王妃!”
踏出殿门的那一刻,楚王扭头看了一眼道士,嗓音疏淡地说道:“前些日子有个故人借住在此,方才手下碰巧遇见,就顺道带他回去了,有劳道长收容。”
道长先是一愣,随即心领神会地垂眸应道:“王爷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本王与道长颇有眼缘,改日再请道长上门一聚。”楚王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见他面色恭谨,始终低垂着眼眸,满意地笑道,“长春观乃是本王和王妃的福地,本王愿献千金,奉观内诸神,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贫道替观内诸位师兄弟多谢王爷善举。”钱财动人心,即便是清修之人,也盼着道观能香火鼎盛。
“本王不过略尽绵薄之力,道长不必多礼。”说罢,楚王唇角一扬,朝道士微微颔首,便扶着韩妙仪扬长而去。
抓捕陈吉的行动十分顺利,可他们才走到山腰,就遇到了前来递送消息的暗卫。
“王爷,陈言他逃走了。”
闻言,韩妙仪眉心一紧,神色凝重地看向沉默不语的楚王。却见他紧紧皱起的眉峰下,一双风眸布满了阴霾。
“他去了何处?”
楚王的嗓音低沉阴冷,令人不寒而栗。就连同坐在马车上的韩妙仪都不禁有些心慌。
“他先是回了陈府,发现那妾室卷款而逃后,愤而追出府去,后来又在城门口与守城的校尉大打出手,造成死伤无数,顺利逃了出去。”
听了暗卫的汇报,楚王的眉心越来越紧,眼底氤氲着狂烈的风暴。
“派人去追了吗?”
“城门的守卫追出去了,可陈言武功高强,他们未必是他的对手。”暗卫惊惧不安地低着头,手心冷汗直冒。
“加大人手,拦住入京的几个要塞,务必要截住他。”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得了楚王的吩咐后,暗卫立刻飞身而去,消失在了山峰之中。
“王爷……”看着楚王愠怒的神色,韩妙仪不安地拉住了他的衣袖。
楚王飞快地敛去眼底的愤懑,紧握着她的手掌,带着安抚的口吻说道:“没事t,你不用担心。出来了这么久,你也累了,先回王府吧。”
陈言的叛逃的确让他心惊,他甚至能推算得出他离开江夏之后定然会直奔上京城而去。
在举事之前,他必须截住陈言,绝不能让他坏了大事。
看着楚王眉眼间的阴郁,韩妙仪心弦一紧,不禁跟着忧郁起来。
就这样沉默地回到了王府,楚王刚扶着韩妙仪走下马车,身后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楚王转身望去,只见乘风威风凛凛地坐在马背上,不远处的一匹马上捆着一个人,定睛望去,正是出逃的陈言。
楚王大喜过望,眸中闪动着赞许的光。然而不等他开口询问,乘风就大咧咧地笑道:“我已经按少主的吩咐把人送来了,要杀要剐全凭王爷指示。”
说罢,他扭头看向身后,一个黑衣男子立刻翻身下马,一把将昏迷不醒的陈言从马背上拽了下来。
“辛苦你了,进去喝杯热茶吧。”抓住了陈言,他心头的忧虑顿时一扫而空,满心都是欢喜。
“王爷相邀本不该拒绝,可寨子里还有事,乘风不便久留,还请王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