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美食录(118)
苏眠雪笑着将自己一路经历说来,里面虽有磨难,但都同大石头一般翻过。
若有机会,她也愿再回景乡镇上,见见从前故人。
苏时章说:“我和公主到镇上时,欲满楼和隔壁李家都有人来,他们过得不错,就是有一事,你和李大牛的关系,现在如何了?”
本意是问苏眠雪的婚事,他们回去时李大娘给了他们一封信,是李大牛写给苏眠雪的,字迹中能读出一二,两人关系估计并非是兄妹。
苏时章本身就是普通人,走了点运气从御厨变驸马,一官半职在长安城内有了脸面,但苏眠雪不一样,娶回公主府的,也该当世家公子,皇家子弟。
谢长曦兴致淡淡,似不愿听那婚姻的事,叹息了声:“阿雪,回来的路上我就有了打算,你先定下婚事,做一个安安稳稳的郡主,若是卷入那些皇子的斗争中,娘怕护不住你。”
太子已有太子妃,其中四位皇子都已满十五,有两位开封建府,还有两位住在宫中,尚未娶妻。
除此之外,淮州安王世子今年十八,有两位侧妃,尚未有王妃,其为先帝贵妃之子,谢长曦与他有仇在身,之前多次求娶慧安县主为妻,其中心思不为人知。
谢长曦作为皇帝嫡亲姐姐,看似远离朝政,实则耳目清晰,朝堂上的风声都躲不过她耳。
而苏眠雪对这些都一无所知,她对自己身份有了认知,其他府上有风声,但也都没提过这一档事。
谢长曦又说:“你若真心喜欢,管他是什么乡野小子,有本宫在也能给他谋个一官半职,娶进我们府中,关上门事事都以你为先。”
苏时章凑着耳朵听她俩密谋着什么,说来说去,都转不出一个婚事。
十八是不小了,旁人早就享受侍弄儿孙的乐趣,到她这连个亲事都没定下。
苏眠雪抬手摸着自己发间的蝴蝶簪子,苏时章将信从怀中掏出交给她,“阿雪,这些都是你的选择。”
拿上信,她粗略看过,多是写着碰到的趣事和他近日来的经历,捏着信角的手起了薄薄一层汗,马车停靠在公主府前,她早就做好了决定,不管怎么变化,都不会去改变。
友情
赵氏回到府中,姜国公跟在身边本意等她开口。
心下不免疑惑这事会办得这么妥当?几下的功夫就和长公主谈好。
赵氏被他缠得逐渐烦躁,快步走回屋子里,关上门甩着袖子:“你可快别转了!就这么想你儿子往后无缘仕途?在公主府里头一辈子看她们脸色?”
初次见,她看苏眠雪是个稳重好相处,和慧安县主一样温婉的性子,认为自己能够拿捏住这位,也不必每日晨昏定省,起码在外边认她这婆婆,给足了她面子。
结果谢长曦这么一句话,是要她儿进了公主府日日以一个女子为天?好好的小公爷,跟被豢养在府里的面首有什么差别?
姜国公按住她的肩膀,把她往椅子上一带,安抚道:“郡马又不似驸马只能担任闲职,况且就是驸马,也能住在自己府中,每月上府请个安就是,晏儿在朝中担任要职,她还能把他绑了回去?夫人啊,我们要的是郡马这一闲称,为皇上重修姐弟和睦,往后郡主住她的昭阳长公主府,晏儿住在我们姜府上。”
赵氏忧心忡忡,揪着手里的帕子,摆弄手腕上祖传的镯子,不放心道:“若是其他公主,这话说出来我也只当玩笑话,可你也说了,那是昭阳长公主。若皇上真想和长公主重修姐弟情谊,那为何不让三皇子和四皇子娶她?”
姜国公连忙捂着妻子的嘴,怒斥道:“你疯了,除非皇上想要东宫易主,不然娶她谢长曦的女儿,是要朝廷再一次动荡吗?”
赵氏拍开他,扭过身子冷哼着,她瞧皇上是怕自己两位皇子被谢长曦玩弄在手中,又怕其他世家和谢长曦勾结,这才把这烫手山芋给她。
毕竟当年作为舅舅的老国公爷,可是站在了皇上身后,为皇上出了不少力,现在又怕外戚干政。
若真想要两家好,怎不和自己长姐商讨后直接赐婚,还要她拉下这老脸去求这门婚事。
“妾身听闻她和裴家四公子关系不浅。”赵氏冷冷撂下这句话。
关系不浅足以叫人浮想联翩,姜国公不免暗好幸亏是在闺房里,这些话说出去,足够他喝一壶了。
“裴四对她或许有意,但和仕途家族比起,显然不值一提。”
这事都有所耳闻,差别在于有些和裴家的交情深不深。
谢宝姝为裴攸退让接纳苏眠雪,但苏眠雪不领情,裴攸也没必要为了苏眠雪闹得太难堪从而再次得罪永昌长公主和谢宝姝。
便不知裴府对这事最终的定论可还满意。
姜国公困扰捏着眉心,若是可以,他也不愿掺和进皇帝和昭阳长公主两人的事中。
他道:“这事恐怕太后还不知,明日我进宫一趟,探探太后的意思,若皇上还要坚持此事,不若由她老来定事。”
赵氏听了这话方吃了一颗定心丸,“你莫说多了话,让太后知道我们拿她的意思给皇上办事。”
姜国公轻轻拍了下妻子的肩膀,示意自己知晓的事,“为夫还有事务尚未处理,夫人莫气坏了身子,这事过后,我们就给晏儿看门亲事。”
……
谢长曦带着几人回到长公主府,苏眠雪逛了半个院子,屁股还没坐下歇半刻,封她为郡主的圣旨便来了。
一日下来脑袋昏沉沉的,谢长曦给府里下人赏赐,说了会话,见她辛苦不再留她,指了人带她到自己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