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双胞胎姐姐替嫁后(163)
“瑞河还给你讲故事?”这出乎皇后意料,哪怕知道太子痴迷温凤,但眼前这个温袅绝对没机会见太子,“是什么故事?”
不管是拖时间还是另有别的想法,只要人在坤和宫,元晗烁就不敢有任何不利于许家的举动。
“太子殿下说起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有一户人家,主人家大业大,妻妾成群,忽然有一日,主人又喜欢上一位女子,不过这女子身份有些不一般,无论送什么礼物都对他冷眼相待,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主人每日茶饭不思,这时候,身边人就劝说,既然得不到,就毁去她所有珍惜的,她走投无路就想起老爷的好来,于是呢,老爷就派人烧了女子的宅子,抓了她的亲人,她一日不从就杀一人,女子族人虽然多,但是她不忍心无辜族人遭殃,于是同意老爷,但是要老爷明媒正娶,八抬大轿,但是,老爷的正妻怎么办呢?”
温袅的声音甜软,讲故事时眉眼表情灵动得很,众人都被她说的故事吸引,尤其现在处于正妻位置的许皇后。
温淑妃也心情复杂地望着她。
她接着说:“老爷也舍不得正妻,于是哄道,只要一纸和离,他愿割舍一半家财,但是正妻娘家人不同意,正妻之子嫡长子也不同意,本来可以继承全部家业,如此一来,就只得了不到一半,于是嫡长子想了个法子,给自己的父亲寻了个绝世美人儿。老爷本就是喜新厌旧之人,对绝t世美人也十分动心,但还是舍不得好不容易答应下来的女子,于是把绝世美人藏在外面,并与美人密谋,只要她能劝得嫡长子同意父母和离,将来的所有家财都归她的儿子。”
“后来呢?”温淑妃也急切想知道结果。
温袅望了望皇后,“故事还很长,姑姑别急。美人却觉得老爷又老又丑,远不如嫡长子俊秀风流,于是把实情跟嫡长子和盘托出,嫡长子十分感动,于是某天夜里带走了美人儿,两人私奔了。美人儿不见了之后,老爷日思夜想,病倒了,病重之际突然对正妻的娘家赶尽杀绝,正妻好不容易才逃过一劫。她的身份也不一般,集合娘家剩余的族人把那女子杀了,老爷受了刺激气绝身亡。老爷死后,正妻到处寻找嫡长子回来继承家业,谁知道其他儿子不满,把正妻也杀了,此后为了家业,几个儿子争来夺去,家业最后也败光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实在出人意料,皇后若有所思地望着手中茶杯。
“母后,您觉得太子殿下听到这故事之后想做什么呢?”温袅突然起身走到许皇后面前,垂眸望她。
太子的品性许皇后最明白。她猛然抬头,恶狠狠瞪着温袅,仿佛她是前来索命的恶鬼。
房中光线暗淡,不知不觉间时辰已晚。宫女们默默点上灯烛,窗外宫灯昏黄,急促的脚步声奔来。
“娘娘,太子殿下有信来。”
小内侍跌跌撞撞跑进殿,神情慌张,手里的信都握不稳,行礼时信跌在地上。
皇后猛然回神,厉声喝道:“何事如此慌张!”
“三殿下闯进来了。”
“他要逼宫不成!”皇后怒而站起,温袅后退一步,快速避开,坐回自己原来的位置。
她心里松了口气。总算等到殿下来了。
刚才她也很紧张,很害怕,怕皇后对自己用手段,也怕身份露馅。心情一放松,才察觉息额头满是汗湿,头也有点晕,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她进坤和宫之后就没吃过东西,除了笔就没碰过什么。
总不会笔墨有问题吧?
还没想明白,她就倒在椅子上。
“凤儿?”温淑妃急了,赶紧上前查看,心里暗恨,再小心也避不开皇后的算计。
殿外传来刀剑之声,温淑妃从荔枝纹的雕花窗望去,发现只有元晗烁一人,更是心急如焚。
今日的后宫只怕掌控在皇后手中。
她转头望去,皇后就站在门边,从背影看,十分冷静淡然,胸有成竹。
太子不在京中也敢逼宫?
*
京城二十里外有处法山寺,香火旺盛,后来在边上又建了供女眷带发修行的庵堂,庵堂有个老尼姑十分灵验,京中高门大户女眷都喜欢到庵堂拜佛求签。
温凤被带到这处庵堂之后,因为丑陋的妆容羞于见人,每日都待在房中不出来,手里抱着个小木盒不离手。
侍女小路也看得很紧,她就算想出去也出不去。
这一日深夜,隔壁法山寺来了一队行色匆匆的人。他们虽然普通香客打扮,为首的却一身贵气,一入山寺,主持立刻迎进禅房。
“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元瑞河在主位落座,“京中形势如何了?”
“相爷和大人被禁府中,兵符已经给殿下送来了。宫里传来的消息,尽在娘娘的掌控之中,殿下在此静候佳音便是。”
元瑞河长路奔袭全身疲倦,此刻才松了口气,从江南回京,星夜兼程,总算在预定的时间里赶到法山寺。
为了甩开元晗烁的人,损失了不少暗卫,他的好弟弟简直是阴魂不散。
虽然有心想见见心上人,元瑞河也累得手指都动不了,很快就进禅房歇下了。
城外几座山寺香客突然多起来,人们以为是中元节临近,并没人注意。这些香客天亮之后携家带口进城,过所也无异样,入城之后隐入人群。
温凤含泪睡了一夜,枕头都哭湿了,天刚微亮,发现小路还在昏睡,顾不得收拾自己,抱着盒子就跑出去。
昨夜她想通了,她要逃出去,就算丑也要去找太子殿下,以后他们就留在江南再也不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