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冰箱穿到古代嫁病娇首辅(325)+番外
做这些吃食不用颠锅,不是力气活,妇人和女孩子也能胜任,而且女子心细,学起来认真,未必比男的差。
孔家媳妇听到锅里放了卤料,想到第一批房子完工时,主家宴请时那道卤味,双眼顿时发亮。
不安的举手,声音如同蚊子一般小的怯怯问道:“夫人,你能不能也教我怎么做卤味?我想学。”
不止她,其他人都是如此。
眼巴巴的看着温暖暖。
其中几个叹口气,打破幻想:“就算夫人愿意交也不行啊,卤料买起来肯定不便宜,哪里是我们吃的起的?”
也对,众人方才如梦初醒般反应过来。
那么多样卤料,即使便宜,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买不起的,哦,现在各家有银子了。
但,就算有银子,也没人舍得拿来买这!
“况且就算有卤料也不行,还得有食物,这些下水哪怕比肉便宜许多,也不是我们买得起吃得起的!”林婶子更深一步的讲。
年长的赵大娘经历的多,深有感触:“还得先挣银子啊,有银子了说不定还能吃上几回,没银子吃这些也不安心。”
赵大娘的话一说出来,众人心里颇有触动。
就算夫人不要银钱给了她们卤料,又白送她们下水,可她们怎么能安心接着?
一直一直吃主家的,也下不去嘴啊。
现在是赶在过年的时节,又是主家刚来的第一年,分野味、分鱼、分猪肉......给老母鸡、给鸡蛋.....加上银两,已经好到不能再好,她们难道还能要求来年也是如此?
那也太不知好歹了!
别人给的始终是别人给的!给则有,不给则没,终归得靠自己挣才心安。
温暖暖见提到挣银子,顺势说出她的打算:“春耕后,我要去城里开吃食铺子,你们有没热爱厨艺又愿意跟着入城做吃食的?”
众人以为听错了,发现没听错后,急急的涌上前,争先恐后的点头:
“愿意愿意!”
“我喜欢下厨做饭,但是我做的不好吃啊,能在铺子里做吃食吗?”孔家媳妇着急的问。
“我愿意跟夫人进城,我也能吃苦,夫人带我去吧。”
“我家里人多,不光我能去,我儿媳妇、闺女都能去!”
“我家也是。”
......
一时信息太多,温暖暖连忙示意大家不要急,提高音量道:“没几天要过年了,待过了年,暂定初三吧,你们同意的话来我这儿报到,我每天上午统一教你们吃食,下午你们自己练习,等吃食铺子弄好了一并去城里。
后厨初步定在二十人左右,做吃食的做吃食、配菜的配菜、淘洗的淘洗,各有分工、各不相同,每户最多不能超过两人,你们商定好了过来和我确认人选,我到时在决定如何分工。”
不论妇人还是汉子,每户人家都得留下足够的人数。
耕种田地、打理果树、采摘后山药草、饲养马牛羊、鸡鸭鹅、兔子等牲口......都得安排相应的人手负责。
粮食的耕种亩数只能增不能降!
食物大后方的路线方针亦不能动摇。
银钱要挣,但相对于食物来说,银子并不是第一重要的。
在保证食物的基础上,把银子挣到手,才是最好最安全的模式。
山水间,只需要源源不断的供应食物就行。
别无他求。
第二百八十八章 食物的香味
人群‘轰’的一声爆发出各种探讨声。
叽叽咋咋的热闹非凡。
夫人说大概二十人,庄子上总共十八户人家,还能多出来两个人,若是争取到了,多一份工钱,积蓄多了,日子也松快些。
不用为了买盐买布匹捉襟见肘,也不用在家人生病时,为了抓药的银钱焦头烂额。
争取不到的话,也没什么损失,大家都是熟人,不会笑话谁。
做吃食能挣工钱很好,毕竟在家里除了农忙时,平时也只是做烧洗打扫卫生这些重复的活,不累但忙,且产生不了任何的银钱。
这样一对比,还是出去挣工钱好啊。
至少切切实实能看得到银钱,而银钱,实在!
“陆家的,你家准备让谁去啊?”同一个桌子上做吃食的人相互问道。
“我还没想好,我自己想去,又怕干不好活。”陆家媳妇回道。
赵大娘爽朗的道:“怕啥,没听夫人刚才说嘛,初三的时候一起教我们,不会就学,好好学总能把活干好的。”
“我想好好学,但是我家还有几个小姑子,不一定让我去。”
有年轻妇人失落的喃喃自语。
“没事,你家娃娃小,夫人说来年庄子上还有很多活计,也有工钱,不用和娃娃分开又能挣银钱不是更好?”陆家媳妇听到后安慰。
年轻妇人听到这话一时顿住了。
对啊,还有孩子呢。
去挣工钱陪伴不了孩子,陪伴孩子挣不了工钱。
能去城里挣工钱固然好,但要是能在庄子上挣银钱对于她来说,才是最好的出路。
毕竟她不同于孩子大了的大娘和婶子们,孩子小舍不得分开,她也舍不得和孩子分开。
来年她勤奋些,跟着夫人说不定能争取到别的活。
想到这,手上的动作更加利落,麻溜快速的将一个个搓好的南瓜团子压扁。
柴火旺旺的厨房里,一点不冷,加上人多各自聊着天,热闹极了。
温暖暖耳朵听着大家家长里短的探讨声,双手正在团一个个的南瓜团子。
她所在的这一小组,负责做南瓜饼,旁边的负责做萝卜丸子,还有做萝卜丝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