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冰箱穿到古代嫁病娇首辅(337)+番外

作者: 木乔乔 阅读记录

“我们是过年时候才舍得吃一回,但京城里贵人多,买得起的应该也不少,夫人是不是怕我们做的不好,卖不出去浪费了粮食?夫人别担心,只要我们谨慎些,少量多做几次,掌握了其中的诀窍,熟练后再拿出去卖怎么样?”徐家婶子眉头皱起,有些怕错失了挣银子的机会。

“夫人觉得可行不?”

一个个布满风霜的脸上是对挣钱的热切,迫切到连可能产生的问题都提前想到了。

太热情了。

温暖暖脑子里想的是啥时候她要是对工作也这么热情就好了。

做麦芽糖虽然不累,但也不轻松啊,步骤还不少,怎么她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不像是做活,倒像是享福似的。

不过不得不说在庄子上待久了,见识确实会产生局限,京城里的贵人是多,买得起麦芽糖的更是多,但他们不会买麦芽糖吃呀。

他们吃的更是精细,这种入不了他们的眼的。

温暖暖扬起一抹甜甜的笑,想好理由轻劝:“好啦,明年你们其中不少人还要跟着我去城里开吃食铺子呢,余下的在庄子上也有不少活计要做,哪有空闲拿来做麦芽糖去城里卖?再说了,麦芽糖也没你们想的那么好卖啊。”

一提到卖货,原本沸腾的热度立马降了下来。

在场的妇人有的长长叹气,有的歇了这份心思,有的想到做好后卖不出去的话、损失的粮食而面露心疼......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很少见到陌生人,别说出去卖货,就是想到和陌生人讲话,就不自觉的心里发怵开始深深的惧怕。

让她们在家里不停歇的做食物或者干活可以,但不能和外人打交道。

可如果做出来了,必然要拿出去卖了挣银子,她们不去,换成庄子上男人去的话,想了一圈,也没想到哪个汉子适合在城里卖货。

都是不善言辞的人家。

他们这十几二十多年一直窝在山水间,和田地打交道,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也全是熟人,如何能适应的了外面?

“夫人说的是,还是我想的简单了!”

“我也是,只想着做出来容易,没想过难卖。”

“是呢,要是卖不出去,那么好的麦子、糯米不全浪费了?该有多心疼。”

温暖暖凑趣:“卖不出去也不浪费啊,自家吃了呗,刚好家里人都喜欢吃。”

贺大娘哼哼:“我倒是知道家里人喜欢吃!那也要看配不配、吃不吃的起,要不是托了主家的福,我们哪里有如今的好日子,别说吃上麦芽糖,就是吃饱都成问题。”

“过年做一次已经非常难得了,那群兔崽子就心里偷着乐吧,也别不知足的还想着平常也能吃到。

原本想着挣银子才提议多做,要卖不出去的话,那还做啥?给他们吃不是白糟蹋粮食嘛。”五大三粗的卫家妇人笑着挥舞着铁铲大声嚷嚷。

其他妇人忍不住笑出声。

温暖暖也跟着笑开来,不忘提醒:“这原液才刚熬煮到冒泡,熬好还早的很,有要做花生、芝麻、米花糖的,趁着这个时间段快些回家拿来哈。”

刚刚还在笑着认可家里人不配吃的妇人们‘轰’的一声散开,相互叮嘱几句,开始分批跑回家拿食材。

灶洞里由旺盛的大火转为中火,又从中火转为小火,最后恨不得利用余热烘烤时,大大铁锅里原本八分满的汁水也已经只剩低低的小半锅糖浆了。

铁铲翻动间愈加吃力,每一次翻动都拉出长长的糖丝,温暖暖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宣布:“做好啦。”

负责搅动的三个妇人一听命令,手脚麻利的将锅中软软的糖块盛出放在木托盘上,预备待会儿均分。

锅中重新倒入发酵好的原液,灶洞中又添上柴火,准备制作花生糖之类的。

花生、芝麻已经在旁边的小铁锅上炒熟,米花是大米在油中炸到浮起,这是前些天做油炸丸子时一起做好的,今天拿过来待会直接拌上糖浆,趁热切块就行。

很方便简单。

第二百九十九章 铃声响起

这次不用像刚才那锅一样熬到特别浓稠,只要熬到糖浆能在锅铲上挂起就直接倒入食物拌匀即可。

加上已经成功了一锅,大家的心情此时转为轻松愉快。

哪怕是聚在一起干活,众多妇人还是一脸欢喜。

做的不是动脑子的活,也没有勾心斗角阴阳怪气,轻松自在的相处谁又不喜欢呢?

温暖暖也很喜欢这种不费力的氛围。

铃铃铃铃铃

东厢房下的铜铃发出急促的响声!

锅里正在收尾,哪怕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温暖暖和其他妇人还是忍不住分心。

发生了什么事?

铃声响的这样急切,肯定是有重要且迫切事情要回禀的。

“没事,也有可能是哪个顽皮的孩童一时手痒,摇着玩哩。”温暖暖想到这个可能性。

其他人没有反驳,但心里有志一同的全部想到不可能。

家家户户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威胁恐吓通通说了无数遍,哪怕是不懂事的孩子也知道对主家每个人打从心底的尊敬。

怎么敢把主家的铜铃摇着玩?

那不是明晃晃的想吃竹笋炒肉么!

不过在场的人也知道确实‘没事’,至少不是威胁庄子的大事。

因为之前天主子去城里买杂货那一次,给庄子上十八户人家每户一个铁哨,有重大危险的时候就以哨声示警!

乌把头带着匪徒来的那次,就是以铁哨声通传的,哨子声一响,家家户户的人不用问就知道要抄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