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长命百岁(274)+番外
方太乙竟可笑的以为自己对张倾有非分之想,也许有过吧。
但比起这些东西,他更加佩服的是她的手段,是她的胸怀,是她并不显眼的悲天悯人。
这些年他也曾努力的想要超越张倾,后天他发现,无论是从见识,学识,处事,各个方面他都无法做道。
既然做不到,那就追随吧,反正他想要的也不过是盛世之中华。
百姓瞬间哗然,原来那个人就是张倾。
“她真的会做主吗?不会像十几年前那样,反而被朝廷杀了吗?多好多俊的闺女啊。”
一个年迈的老妪无不担忧地开口道。
林凯之扯了扯嘴角,才露出一个笑容,语气坚定道:
“不会!”
百姓们虽然被欺骗了太多次,但这次他们还是选择了叫好和欢呼。
等到丁雪梅打累了,张倾让人扶她下去。
她从这十多个约翰人眼中看到的不是畏惧,而是愤恨和愤怒。
她又看了看大淳的官员,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不是解气和羞愧,而是惧怕和畏缩。
“把另外一个开枪杀人的带回去,按大淳的律法来判,当年津港教案怎么判,这次就怎么判吧。”
张倾的语气平淡,但说出去的话却十分狂妄。
清凌凌的声音落在每个人耳朵里,犹如炸开了锅一般。
她身后站着林凯之、方太乙、董云儿、詹有诚、龚长林、还有被搀扶着的丁雪梅。
还有刚刚凯旋归来的年轻水军们。
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全部带着肃然,眼神里的光闪动的让有些人心很慌。
——————————
军舰和码头上的事情很快就传回京城。
朝堂上立场鲜明的分成两派,日日炒做一团。
酒楼茶馆,贩夫走卒无一不拍手叫好。
这让使馆胡同里的那些洋人都安分了许多。
洋人的教堂出去传教的人都少了许多。
熙太后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孩,蜜色的脸庞上带着清清冷冷的表情。
矛盾中产生的复杂高贵感,让人熙太后微微愣了一下。
尤其是一双同她极为相似却又波澜不惊的眼睛里倒映着自己苍老的容颜。
“倾儿。”
千言万语到底只说了这一句话。
张倾自然看到她眼中的激动了,那是一个母亲对久别重逢孩子积攒的爱意。
“太后,一别数年,您看着憔悴了些。”张倾轻声道。
一向强硬的熙太后眼眶迅速的红了,骨子里的骄傲让她快速的扭过头去。
两人时常书信来往,加上有意亲近之下,生疏的气氛很快就被打破了。
德宗皇帝在门外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里面嬉笑欢乐的气氛。
第237章 公主殿下一言寿国42
太监宫女各种恭维打岔,逗的熙太后搂着张倾笑个不停。
三人吃过饭后,这些日子意气风发的皇帝突然开口了。
“老佛爷,贤亲王在颐园设彩棚经坛,为您六十大寿做庆,望您到时候赏光。”
熙太后勾唇笑了笑,夸奖了一句,“倒是难为他用心了。”
皇帝压下心中的慌乱,面上不显。
“到时候,您和皇妹一同过去看看,若是差了什么,只管让贤亲王安排。”
张倾略显惊讶道:“挪用水师的经费,缮修颐园,广收贡献,不是太后的意思?”
太后和皇上都一愣,刚才还欢乐的气氛,顿时就冷了下去。
尤其是皇上,脸上的慌乱一闪而现,熙太后面容也阴沉似水。
张倾只当看不见,而是继续开口道:
“今日还有一事儿,当初从约翰买军舰后,随军舰派回来的三百名水师军官,我想要收回。”
张倾说得直白,熙太后听罢只是快速的转动着手上的佛珠,而皇帝的面色已然不太好看了。
“太后,您看呢?”德宗皇帝压下心中的不快,恭敬的问了太后一句。
熙太后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皇帝,“这些学生本就是倾儿培养出来的,自然随他的意了。”
皇帝本已怒火中烧,但常年的隐忍让他面不改色的微微颔首,算是应允了。
张倾回到恭王府的不久,就有嬷嬷传话来。
“王妃请您过去一趟。”
张倾看着来人,想到当初事发后,恭王妃被关了起来,过了几年就病故了。
珙亲王就又娶了一个新的王妃,并连续给珙亲王生了三个嫡子。
在后院自然是水涨船高了,张姝嫁给傅容后不久,他就带着魏雁荷跑到米国去了。
张姝几乎是守活寡了,后宅生活无聊。
加上那事儿之后,她也不愿意出现在人前,就日日回府来找存在感。
新王妃同她日日斗的火热,这次想来是要拉拢张倾的。
张倾不耐烦掺杂这些事情上去,况且回府当天已经见面问安过了。
新王妃是个厉害的角色,野心毫不掩饰的写在眉眼间。
从她不动声色的贬低张娇兄妹,又让自己的嫡长子同张倾亲近,这些作风来看,是个有谋划的。
张倾摆了摆手对那嬷嬷道:
“去告诉王妃,我马上要出门去,就不过去同她问安了。”
那嬷嬷的脸色瞬间变的不太好看。
显然没料到一个大龄的外室子公主,竟然敢给当家主母的脸色看。
好在她还是知道尊卑,俯身行礼后离开了。
——————————
隔日,宫里的旨意就下来了,赏赐一箱一箱的往张倾的住处抬进来。
随之一同来的还有一份熙太后和皇上都盖印章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