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像有人在看我(305)

作者: 瑜灵 阅读记录

也没看清进来的是个什么世界,只听到一群人在感叹自己还活着。

鹿书白的面具掉了,戴着的帽兜落下,露出一张皮肤白皙的脸。

南湫急忙站起来扶人,等站稳了才观察起四周环境。

上世纪的欧式建筑风格,像是在一条长廊里,两侧是关着门的商店。顶部有一层厚实的雨棚,听声音,外头正噼里啪啦地下着暴雨。

阿塔拍了下诺睚的脸。

这小子昏了一路,这会儿摔了下倒是摔醒了。

“怎么样?还好吧?”阿塔问道。

诺睚难受地抚了抚被鹿书白手刀劈过的后颈,抽着气道:“……还好。”

阿塔往身侧看了看,就见安彤傻愣愣地站在一旁,正抬头看着被暴雨冲刷的长廊雨棚。

她顾不得其他,急忙站起身来找鹿书白和南湫:“太惊险了!我还以为会被发现。”

机器人为了追求好看的外表,喜欢隔三差五地更换“人皮”,这也导致了无法去记录其他人的真实样貌,不怎么认人。

在楼梯间时,鹿书白借助狗蛋烧掉了教主的脸,又迅速拆掉内里的发声器阻止求救,这才有机会换了教主的衣服把大伙送走。

鹿书白松了口气:“没事就好。”

南湫往前走了几步,夜晚的长廊漆黑一片,只靠几盏微弱光亮的路灯,无法看清全貌。

不过他还是看到了,眼下的正前方,正好是一座火车站。只是造型复古,像是用蒸汽火车的那个年代。

“我怎么觉得这地方有点眼熟?”

南湫说完,大伙才仔细地观察起了这条连着火车站的长廊。随即好似被冷水浇了一样心凉,尤其是阿塔。

“靠!”南湫忍不住地爆了句粗口。

旭舟的世界!他们居然又该死地回来了这个鬼地方!!!

第159章 不死人生(二十三)

说不慌是假的,绕了一圈最终又回到起点,是个正常人都得崩溃。

先前就一直猜测,他们会不会从来都没离开过海报世界,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否则该怎么解释于怀安、赵九阳?

就在南湫CPU差点儿又烧了的时候,鹿书白忽然让他看身后一家关了门的商店橱窗。

这是一家书店,靠近橱窗的位置贴着一本日历,上面清晰地记着现在的年份。

南湫回忆了下在旭舟家书架上看到的日历时间,随即猛地反应过来:“一百五十年前?”

这是在旭舟诞生之前的时代!

他连忙借着路灯的光往长廊外看了看,虽然视线受阻,但还是能看到,火车站的外面有许多的房屋和草坪。

这个时期虽然仍有暴雨,但应该还没成灾。按照普达利斯城的历史,现下的这场雨才刚刚开始。

阿塔面色难看,但按照时间线来看,她现在到达的年代甚至都还没光影教的出现,更没有最初那位拯救世界而牺牲自己的教主。

如果在这个时期留下来,以她的学识是否可以改变这个荒唐的时代?

阿塔:“……”

怕是不行,如果在知道世界只是海报前,或许还能从科学的角度帮助人们避免雨灾。

但现在,她清楚的知道,这场雨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断断续续永远也无法停止。直到旭舟成年后的那几年,彻底变成灾难。

而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上升一个维度将海报从水桶里拿出去。

可是天堂列车,她无法确定,当他们上了列车后,时间是否还能与现在对上。

“啊啊啊啊!!!好痛!”

人群中一声惊呼,把南湫几人的注意力顿时拉了过去。

叫喊的是名二十岁出头的男性,看起来像是要去雨里洗手,哪儿知道这雨水能腐蚀皮肉,冲了不到一分钟便疼得人难以忍受。

“别碰水!”阿塔情绪激动地喊道。

人群里有不少从休息室中一块儿救出来的年轻人,有人似是看出来了,大声道:“普达利斯城!历史书上的记载是真的!”

“我知道了,我们是被送到了光神救世的年代!”

话音刚落,少年的后脑勺就被父亲拍了一巴掌:“都说了是迷信,书里写的都是骗人的!”

少年的声音降了八度:“我也没说一定有光神……”

一群人吵吵嚷嚷,把这本该寂静的夜晚长廊扰得不得安宁。

南湫没什么头绪,拍了拍身上沾染到的灰尘后问鹿书白:“不是说要找个三维空间?怎么给我们送到二维了?”

他的说话声不大,也就就近的几个自己人能听见。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鹿书白解释道:“在上升维度之前,现下的这个世界在我们的认知里是三维。或者说,维度的高低并不是指空间是否处于平面,而是根据我们的认知来判断。如果我们是可以开启四维空间的人,那么即便身处在二维空间,也可以把二维当成是四维空间来看待。”

南湫不太能听懂,不过也没打算细究。

他看了眼火车站,站台的售票亭里没亮灯,售票员早就下班了。不知道天堂列车还能不能出现。

鹿书白倒是没多纠结现在身处的是几维空间,他更在意的是历史书上看到的锦谣时代。

明明已经改变了结局,可为什么史书中记载的结果仍然是毁灭性的大灾难。

他问低垂着头闷不作声的诺睚:“可否告诉我,你在上火车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看过历史书的关系,此刻的诺睚不敢抬头,看起来还有点儿心虚。

鹿书白叹了声:“我们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做得好与不好,本不该由我来评判。我只是想要一个答案,我想知道你在上车前,都发生了什么?这个答案对我来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