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氪金在夺嫡文里茍到最后(91)

作者: 若徐尘 阅读记录

范文山恶狠狠地盯着严青松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示意其他人不要说话,让他们继续巡查考场。

不得不说,严青松答得甚是大胆。他分析了商人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农户交换物品,以物易物是在做生意,将一地充裕的物品采买,贩卖到另一处缺乏的地方,不仅仅是可以从中得利,更是方便了两地百姓的生活。

他从商人高额的税赋入手,针砭时弊,一条条一列列进行分析。若只是一味地加重商人的赋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国于民都不是一个有利的措施。

这给景文帝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他一直以来觉得国家安定了,若是今年收成好,便可以加重百姓赋税。若是收成不好的年份,便适当减轻赋税。

但倘若如这个人所言,以商易商,组建官方的车马,特别是若是皇商,有着官家驿站的便利,将各地的缺乏的物品互相倒卖,不仅可以充盈国库,百姓的生活也能更好,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可以繁荣起来。

他虽然还在殿上踱步假装看其他考生的答卷,但是心思已完全不在这里。

谁不想看着大景日益昌盛,谁不想开辟一个盛世王朝?

他看到答卷上规划的内容,不禁开始眼睛炽热起来。

咚——咚——咚——

钟又敲响了三声。

殿试,结束了。

考生们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用嘴巴在考卷上呼呼地吹了几口,想试图让墨迹可以快点干。万一哪位收卷的大人,不小心弄脏了卷面,他们也没地方说理去呀。

待礼部的考官将试卷一一收齐,景文帝突然又折步走到了严青松的面前。

“你方才卷上所答,不应重农抑商,应该开放交易,让大景百姓自由交易,是何用意?”

严青松一怔,他没想到陛下竟然真的认真地在旁边看了他的答卷。

“回陛下,臣的意思是大景各地,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各地所有和所缺亦不相同,这才渐生了这个想法。”

“你且仔细说说。”景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走到上首的宝座上坐下。

严青松:“???”

其他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的学子们:“!!!”

这个人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得了陛下的青睐!

不对啊!

他竟然说不应重农抑商,难不成他想说服陛下发展商业?!

陛下这是要考校他还是准备严惩他?

一时间,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试图留在这宝殿中再看会儿热闹。

严青松稳住心神,在大脑里飞快地理清自己的思路。他组织了一会儿语言,沉声搭道:“陛下,虽然古有云‘农为邦本’,然而‘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①”

他答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殿上高坐的景文帝,不辩喜怒。

景文帝:“继续说。”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②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无异稧厥趾。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③

“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④

“臣以为,重农抑商,是应该抑制那些剥削农民的奸商,而不是针对那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同样付出自己辛苦的商人。由陛下钦点,设立皇商,带动整个大景王朝的经济蓬勃发展,不仅可以让国库富足,又不用额外征收赋税,百姓的生活亦能更加安康。”

他慷慨激昂地说完一大段话,大殿上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他究竟是何人啊?

可真是太猛了,这简直大逆不道啊!

竟然敢妄议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

难怪方才范大人脸色大变,直呼他大胆。

可不就是胆大妄为吗?

众学子摇摇头,心想着这人完了。

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本来只要安稳地答完考题,一个进士肯定是有的。他们偷偷看了看殿上的景文帝,面色阴晴不定,双手紧扣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现如今,这一番胆大妄为,不仅得罪了礼部尚书,更是将陛下得罪了。这是硬生生得将自己的前途断送,说不定陛下盛怒之下还会对他一番严惩。

所有人都提着一颗心,严青松高谈阔论结束后,更是站定在前,直视景文帝。

他在赌,景文帝必定对他的卷子颇为满意。若只是感兴趣,他不会又将自己留下仔细询问,而不是等到下午的殿试。

他的心定了下来,一手执礼一手垂下。

他终于等到一个绝妙的时机了。

御状

“好好好!”景文帝拍手称赞, 连夸三个好。

学子们心脏骤然紧缩。

陛下竟真是欣赏他,而不是要严惩他吗?

景文帝吩咐下面的礼部官员将严青松的卷子找出递上来。

他从头到尾将答卷又细读了一遍,大为赞赏。

他笑着, 毫不吝啬地夸赞道:“卿真乃是状元之才。”随后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严青松的身姿,又笑道:“亦有探花之貌。”

他随口一说,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若陛下钦点......他们可就没有机会了。

“依朕所见, 今年的状元, 非卿莫属。”

大雄宝殿上阒静无声, 无人接话。甚至连恭贺的声音也没有。

严青松怔在原地。

他猜到陛下非常欣赏这篇策论,可真的当众金口玉言封他为状元之时, 还是不免被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