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夜雨(117)

作者: 荒台月 阅读记录

“今岁京畿秋粮歉收,东都至长安漕河封冻又早,漕运不便,以致京畿粮食物资短缺,”谢治尘背过身去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方才继续道,“此处所列之户尚有旧年积存。”

青罗垂眸听着,问:“大人想在富户当中募捐?”

谢治尘不作声,似在斟酌如何开口。

青罗若有所思道:“倘若只是募捐,捐或不捐,捐多少,全凭心意,各户未必就肯解囊相助,大人难道欲用强?”

“不错,”谢治尘目露赞赏,见青罗望着他,解释道,“臣已查过各县与户部簿册,萧氏宗室,长安世家重臣富户,多少有隐匿田产、家奴之举,若拒不肯捐,臣便逐一清查,但凡稍作权衡,便知不可因小失大。”

青罗心道,他将刀动到宗室世家等人头上,届时恐成众矢之的。

谢治尘看出她的顾虑,淡然道:“隐匿田产奴婢原就违反大周律例,臣迟早要查,如今暂缓不过是权宜之计。”

青罗沉吟片刻,问:“大人将我府上列在首位,是想借此杀鸡儆猴?”

谢治尘抿唇不语,这回却是承认了。

青罗笑道:“好,我便陪大人演一出戏。”

自她与谢治尘和离,朝野上下大多以为她二人已反目成仇,谢治尘此番拿她作筏子,世人多会当谢治尘伺机报复,亦可推知其决心,连寄月公主也敢动,何况旁人?

谢治尘问:“公主怪臣么?”

青罗不吝夸赞,“大人为受灾百姓苦心孤诣,甘愿自立于危险之地,我怎会怪罪大人?”

谢治尘竟有些赧然,“公主言重了,臣分内之事,不值一提。”

青罗既已来了,索性问个明白,“大人打算如何做?”

谢治尘逐一与她细说,青罗听得仔细,忽觉腹中隐隐作痛,原想熬过去便好,怎知这疼痛愈来愈烈,额上渗出冷汗来。

她大抵是要生了,产期即在这几日,母妃一再与她说不可外出,幸而谢宅不远。

谢治尘察觉她的异样,放下卷册问:“公主可是身上不适?”

青罗扶着书案,咬牙起身道:“我、我先回去,改日再来拜访。”

谢治尘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嚯地站起身,素日平静无波的眸中现出一丝慌乱。

他抱起青罗,一路大步疾行,将她送上马车,自己跟着坐进去,紧紧拥住她,镇定道:“公主莫怕。”

微颤的嗓音却泄露了他心底的惊惶。

薛虎跳下马车,率先入府知会万嬷嬷,所幸府中万事齐备,不片刻便收拾妥当。

谢治尘将青罗抱入产房,原想守在屋内陪她,青罗自是不许。

夜渐渐深了,他候在廊檐下,耳中听着窗后青罗的叫声。

起初还颇克制,只间或呻吟一声,越往后,越叫人听得心惊胆颤。

谢治尘紧拧着两道英挺的眉,寒风割面的冬夜里,负在身后的两只手,手心竟出了汗。

若非那男子,她此刻何须受罪?他曾不止一回想要那人死,却从未有一刻如此时这般,恨不能立即将其碎尸万段。

秋叶出来劝道:“大人不如回去等,有消息了便着人告知大人,去前厅坐坐也可。”

谢治尘摇头,不欲开口,只一动不动地站着,犹如檐角垂挂的冰凌。

不知过去了多久,似前世的余生般漫长,天际已有些发白,屋内终于传来婴儿嘹亮的啼哭声。

谢治尘醒过神,疾步行至门外。

门吱呀一声拉开,春杏又哭又笑,“谢大人,公主生了个小郎君!”

谢治尘急道:“公主如何?”

春杏回道:“母子平安。”

谢治尘只觉压在心头的巨石霎时挪开,暗自长舒了一口气,绷紧的弦一松,顿觉疲惫,想起春杏方才说她生了个小郎君,眼底一片漠然。

小郎君?与他何干?如此刁钻,累他母亲受了好些苦,虽则尚未谋面,他对这孩子已存了几分厌恶。

“公主可愿让某进去看看她?”

春杏为难道:“公主睡下了。”

仆从轻手轻脚地端出盛了血水的铜盆,捧出沾了血污的巾帕。

谢治尘匆忙间一暼,头一回亲见女子生产的血腥与凶险。

万嬷嬷自里间出来,客气道:“谢大人要看看小郎君么?”

谢治尘下意识地点头,跟着万嬷嬷往里走。

小小的婴儿双目紧闭,安静地睡在襁褓中。

谢治尘低头看着,心底难掩失望,他已说服自己对这孩子视如己出,可他仍希望是个像她的小女郎。

眼下此子虽幼小,终有一日会显露出与他父亲相像的特征,一再提醒他,她曾抛下他,与那男子亲密无间,甚至属意那人。

青罗亦觉失望,这孩子与她,与谢治尘,无半分相似之处,几可谓貌丑。

薛贵妃为外孙辩驳道:“胡说什么,才生下来几日,还未长开,怎会好看,你那时还比不过他呢。”

薛贵妃将阿佑抱在怀里细细打量,满意得赞不绝口:“生得像他阿爹,瞧这长眉大眼,全长安城就没比他漂亮的孩子。”

青罗靠在引枕,好笑道:“母妃当真懂得自夸。”

薛贵妃不以为意,“不信你且看着,便是丽妃那小皇子也不及阿佑一根指头,阿佑是美男子,比你那小阿舅可漂亮多了。”

裴勖之两日后才得的消息,进门抱起阿佑便不肯放下,非但要做义父,还要青罗将阿佑赠与他。

青罗哭笑不得,“日后你成婚了自有你的孩子,要阿佑做什么?”

裴勖之抱着阿佑,犹如抱着世上最珍贵的宝贝,闻言只笑了笑,没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