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夜雨(131)

作者: 荒台月 阅读记录

高见充手按刀柄,瞥了眼王中丞,自叹弗如。

二皇子渐渐止住笑,脸色阴冷得仿佛凝了寒霜,“小妹当我不知么,你不过打着和谈的幌子,意图拖住我,以待援军。”

说罢,抬剑指向王中丞,“砍了他项上人头,我便容你一日。”

王中丞容色不改,只挑挑眉,质疑道:“尔宵小之辈,焉知不会食言?”

二皇子冷哼一声,剑指天际,“若违此言,便叫我身首异处,不得好死!”

王中丞静默片刻,转头看向高见充。

高见充不免有些发慌,不自觉地按紧了刀柄。

青罗劝阻道:“中丞莫听他摆布,他并非守信之人。”

王中丞两手负于身后,举目西顾,良久,极轻地叹了一声,转过头来望着青罗,从容道:“公主,臣死不足惜,若可换得一日,待援军赶赴长安,也算死得其所。”

青罗只是不允,高见充等武将则不敢与其视线相触。

二皇子抬眼望着城楼,竟也未恼,忽地勾唇一笑,大有嘲讽青罗等人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意味,随即挥手示意。

数辆马车行至阵前,车上竖起十字形木架。

突嘞兵押来十数名俘虏,大抵是沿途自关中乡县掳来的,上至白发老者,下至三岁幼童,另有大着肚腹的妇人,俱是穷苦百姓,此前已受过好些折磨,破旧的粗衣血色斑驳。

青罗一只手不自觉地按在墙头,眼睁睁看着突嘞兵将他们绑上刑架,逐个浇泼火油。

“阿兄可还记得你乃萧氏?”

二皇子只作未闻,一声令下,火舌舔过浸足火油的衣衫,当风席卷而上,剎那间,腾起赤红烈焰。

滚滚黑烟中,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嚎,闻之者毛骨悚然。

青罗浑身冰凉,血脉中犹如流过隆冬初融的雪水,眼前却灼热滚烫,口鼻似被浓烟阻塞,难以喘息。

二皇子纵马来回,逐一欣赏过,自是分外得意,一把勒住缰绳,回首仰望,高声问:“诸位以为这人烛如何?”

城楼上一片死寂。

高见充等将士紧咬牙关,目眦欲裂,逞一时之快出城搏杀,固然容易,难的是,倘若不敌,致使长安城破,死的便是更多的百姓。

王中丞肃着脸,颊上肌肉隐隐抽动,恨不能生啖其肉。

青罗怔怔立着,用尽气力才发出声来,一开口,才觉嗓音嘶哑,“高将军,可否……”

谢治尘握住她的手,阻止了她接下来的话。

青罗侧头看他,“大人……”

谢治尘与她十指相扣,安抚地捏了捏她的手指,对高见充道:“高将军,放箭。”

高见充会意,默不作声地接过属下递来的长弓,自箭囊中抽出羽箭,迅速瞄准,连射两箭。

这般远近,射杀活靶不易,死靶倒不失准头。

二皇子阻挡不及,待反应过来,忙气急败坏地挥剑格挡。

高见充又是几箭射出,火堆中哀声终于渐渐止息。

青罗无言地看着,两滴泪自眼角滑落,从未如此刻这般痛恨自己无能。

二皇子一剑砍在车辕,咒骂了几句,恶狠狠地瞪视着城楼上众人。

谢治尘极目远眺,望向突嘞阵列后方。

青罗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见有一骑远远自阵后而来,突嘞兵丁自发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道,供其通行。

待得近些,方看清那人身披大周制式的亮银甲,乌发高高束起,腰悬重刀,瞧身形即知是个女子。

女将扬鞭催马,不片刻驱至阵前。

青罗辨认出她的脸,暗自叹息,她怎忘了,林德妃乃是出身武将世家。

二皇子起初面露疑惑,继而笑道:“母妃,你怎来了?”

林德妃目光扫过城楼上的众人,淡淡道:“我儿攻打长安,母妃怎能不来。”

二皇子似有些赔着小心,“儿臣不是向母妃允诺过,待拿下长安,便迎母妃入昭明宫做太后么?母妃信不过儿臣?”

风里送来令人作呕的焦臭味,林德妃看了一眼烧得面目全非的百姓尸体,问:“你父皇不肯见你?”

二皇子一夹马腹,与林德妃并立于阵前,不屑道:“母妃有所不知,父皇已逃离长安,太子那不济事的成了新帝。”

林德妃垂眸笑笑,自言自语道:“到底是她有福。”

二皇子不服气,“母妃何出此言?待我打进昭明宫,他还有命在?”

城楼上听不清二人说什么,王中丞认出来人是林德妃,扬声道:“儿不教,母有过,乌乞努铸此大错,德妃娘娘便袖手旁观么?”

林德妃看着他,并不回应。

二皇子怒目相向,口中詈语频出,末了道:“给你等一个时辰去请示那废物,识趣的便大开城门,迎我入长安,若叫我打进去,是何下场不必我啰嗦!”

风不知几时刮得紧了,层迭的灰云为疾风卷起,恶浪般涌动于低矮的天幕下,天地间仿佛陡然收窄,落单的玄色鸟穿梭其间,发出凄婉的孤鸣。

林德妃缓缓抽出腰间佩刀,锋刃摩擦过刀鞘,其声恻恻,令人不寒而栗。

突嘞人似是见识过她的身手,纷纷于马上举刀相和。

二皇子得意地往城楼上瞟了一眼,勾唇道:“此处有儿臣即可,何须劳烦母妃?”

“不过母妃既来了,儿臣不忍母妃久等,此刻攻城,天黑前即可入昭明宫,今日便让母妃做上太后!”

林德妃仍是未作声,她终于将那刀提在了手中,素面朝天,目光不知凝于何处,久久未语,只手腕蓦地翻转,横刀于马前,刀刃雪亮的寒芒在她眼前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