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夜雨(44)

作者: 荒台月 阅读记录

春杏听了打趣道:“既如此,你何不随你姑父做个镖师?”

“春杏姐姐以为我不想么?”杜仲噘起嘴,颇是不服气,“镖局那些人因小的是女子,瞧不上,小的将他们打得哭爹喊娘,他们更不乐意了。”

一个小娘子竟能制住那等五大三粗的蛮汉?

春杏掩嘴偷笑,这杜娘子倒真厉害,瞧着并非粗人,不过身量高些,扮作男子很是潇洒俊逸。

青罗立在廊檐下,逗弄那两只画眉,闻言亦是笑笑,随口问:“所以你便回长安了?”

杜仲点头,“兄长来信说家中事多,嫂嫂一人难以支应,”顿了顿,眸中一黯,“谁知竟连一面都没见上。”

春杏敛了笑,安慰了两句。

青罗想起杜万玄的案子,回头望着她,道:“事发当日,你不在。”

杜仲全未放在心上,“村里叔伯兄弟都可作证。”

世事有时便是如此,以为万无一失的,偏就横生枝节。

杜村无人肯出面作证,都说事发突然,没瞧见杜万玄如何受的伤。

青罗先是随杜仲去了趟杜村,逐一走访当日在场的村民。

孰料在场众人仿佛早有默契,俱说不曾见着。

“如何不曾见着?”杜仲急道,“那日我阿兄可是因你们去请,特地从城中赶回,若不是为着你们,他岂会丧命于此?”

众人虽都面有愧色,却并不改口。

鸢娘竟是半点未觉意外,低头做着绣活,淡漠道:“你阿兄走了,我亦难过,我何尝不想还他一个公道,可我有阿宝,此事做成了也罢,不成,我等还有活路么?”

杜仲一时语塞,青罗贵为公主,尚没允诺必能成事,嫂嫂与村人不敢出头,也属人之常情。

可她不甘心。

她们又去修塔营,结果亦然。

深秋的郊野,一眼望去满目萧然,无半丝生机。

杜仲失望至极,“我阿兄为你们而死,你们便如此待他?”

营帐内,一众男子或蹲或站,衣衫褴褛,神色俱是麻木,无一人敢看她,上番不过这些时日,个个都似老了十岁不止。

杜仲冷笑,“他瞎了眼,看错人,活该死不瞑目!”

内中一个大胡子粗声粗气道:“你何必出言讥讽,我等小民怎敢不顾家小,与贵人作对,便说是他们杀的又如何,赔些银钱罢了,还能给你阿兄抵命?”

一个黑瘦汉子低声附和道:“命在人家手底下捏着,若给你阿兄作证,得罪了贵人,生死便全凭人家高兴。”

杜仲冷声质问:“我阿兄便白死了么?”

众人沉默片刻,又有个老汉道:“欠万玄的,来世再报。”

杜仲脸都气歪了,转身撩起帐帘便走。

青罗在帐外听着,一时也没主意。

那三十杖将王中丞打得着实不轻,至今仍卧床不起。

青罗带了许如珩调制的伤药前去探望,王家小仆堵在门口,疑惑道:“郎君来看我家大人?”

春杏道:“你家大人可是王中丞?是便错不了。”

小仆挠挠头,拉开半掩的门扇,退至一旁,将青罗等人让进来,一面解释:“郎君勿怪,我家大人为官这些年,小的从未见人登过门,还道郎君找错门了。”

青罗倒不意外,以王中丞的秉性,能与朝臣结交才稀奇。

王家这宅子只是个一进的小院落,迎面三间正房,左右各有两间廊屋。

王中丞睡在西侧正屋,小仆进去禀报,青罗在廊下听他也不问谁人来访,张口便命赶人,谁来也不见。

小仆转出门外,脸上作难,“郎君饮过茶再走?”

青罗笑笑,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隔着窗纸道:“王中丞,在下为了杜村之事前来拜访。”

王中丞迟疑道:“公主?”

“嗯。”

屋内静默片刻,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

王中丞一袭家常圆领蓝袍,蹒跚而出,倚门道:“微臣参见公主。”

小仆知是贵客,忙跟着行了礼,将人延至正堂坐了。

王中丞自己却不坐,也不叫奉茶,开门见山道:“公主方才何意?”

“大人卧病在家,还不知此案近况吧,杜村无人肯为杜万玄作证,大人前次如何获知此事,可有查证过?”

王中丞当即道:“自然查证过!有人传信于臣,臣读过信,亲自去的杜村!”

那小仆翻箱倒柜,终是找出些待客的好茶,喜滋滋地泡了端来。

青罗一看,却只有她这一杯。

小仆道:“我家大人尝不出好赖,他不喝。”

王中丞听在耳中,并不反驳。

青罗笑笑,问:“大人可留了卷宗?”

王中丞留了,可那存放于官署的卷宗却不翼而飞。

许如珩的药见效颇快,王中丞用过不几日便能出门。

他先去了官署,各处查问过,都说不知那卷宗如何丢的。

又去杜村。

他前次来并未表露身份,这回再问,村民不是推说不知,便是避而不见。

王中丞气得跳脚,一时却无计可施。

杜万玄的尸首起出来验过,单凭伤口,无法分辨成伤原因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

杜仲又去过杜村好几回,然则磨破嘴皮,也没人肯作证。

这日回府,只管耍刀打拳,饿着肚子便睡下了。

不多时,又爬起来,点灯读书。

青罗听春杏说了,哭笑不得,心下又有些歉疚,杜万玄的死,她终究还是帮不了她。

正想吩咐春杏将厨下新做的花糕送几块给她,秋叶通禀,裴勖之来了。

青罗才用过暮食,在铜盆内净了手,接过春杏递来的帕子拭干水痕,一面吩咐将人请到膳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