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夜雨(66)

作者: 荒台月 阅读记录

赤兔已然不见踪迹。

几名羽林卫将士正围在树下,当中一个禀道:“陛下,臣等尾随赤兔至此,发现此处埋有灰石。”

将士合力将那灰石掘出,粗粗一抹,当即发觉石面几处隐有赤意,想是内里生有绯色玉石。

石上模模糊糊有些纹样字迹,纹路杂乱,近似火焰,嵌于其中的字勉强分辨出四个,其中两个因搬动时多番摩擦,最早显露真容,似是“张”与“国”。

将士徒手抹净第三个字,是个“当”。

二皇子性急,唯恐他人争先,最末一字才露个头,瞥见张司窈,俨然福至心灵,回身道:“父皇,石上所刻乃是张当窈国!”

众臣子面面相觑,一时不解其意。

张司窈盯着余下的半个字,如此寒天,额上竟沁出了汗珠。

他直觉并非“窈”字,待那字又露出半截,才道的确不是,暗自松了一口气,等那泥垢尽数除尽,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帝微微皱眉,围观臣子翘首以待,末了脸色俱是一变。

二皇子讪讪道:“儿臣方才没瞧仔细,是张当窃国。”

张司窈脸色铁青,除他以外,朝中身居要职者并无张姓,偏又无从言说。

既是上天所赐祥瑞,岂容他置喙?

若揭破此石乃是有人刻意为之,一则难以查证,再者,他所造祥瑞亦或惹人猜疑。

凤仪不知几时也跟来了,望着那灰石,容色平静,一双白嫩的手却是悄然攥紧了袖口。

皇帝面上阴晴不定,半晌方问:“天师以为何意?”

张司窈斟酌道:“陛下,臣需翻阅典籍。”

皇帝又问:“众卿以为如何?”

往常祥瑞出世,臣子多要上表称贺,此刻俱是缄默,唯恐一言不慎,触怒圣颜。

青罗俯身打量灰石,直起身,却是一笑:“父皇,依儿臣看,这石上又是花纹又是字的,哪里瞧得出个所以然?这四个字还不知对不对,倒是那双赤兔,的确是上瑞,父皇莫要为这石头搅扰了行猎的兴致。”

皇帝讶异地看她一眼,淡淡一笑,却是未置可否。

有臣子附和道:“公主所言有理。”

青罗认出此人是太常寺卿,素日与张司窈交好。

谢治尘也道:“陛下,臣以为石上字迹尚待考证。”

皇帝点点头,似已不甚在意,随口吩咐将灰石送至礼部辨认。

时近巳正,圣驾抵临围猎处山麓。

天色阴霾,寒风扯得令旗猎猎作响,举目望去,雪野茫茫,枯枝栖鸦。

裴勖之率虎贲营兵卒,除担负部分防卫之责外,还需向猎场驱赶猎物。

虎贲营训练有素,三次驱赶,将猎物集于一处,确保能够射中,才请天子下场。

皇帝来此原就为应付,经过方才的事,更是兴致缺缺。

他驱马上前,接过左右递来的箭矢长弓,拈弓搭箭,冷不丁身后窜出一只通体漆黑的细犬。

众人见那细犬在冰雪覆盖的郊野一路狂奔,过片刻,才看清,原来是追赶一只白兔。

白兔亦属祥瑞,在场兵卒不敢懈怠,当即拍马去追。

太常寺卿躬身道:“恭喜陛下,再得祥瑞!”

白兔虽不比赤兔,但亦属中瑞,若非有那赤兔在前,皇帝想必也乐见白兔,此时却是波澜不兴。

二皇子臂上架着鹞鹰,这回学得谨慎了,闭口不言。

不多时,追赶白兔的兵卒复命,又带回一块青石,石上刻字“天下仁主”。

臣僚皇子当即美言恭贺,张司窈亦心神不宁地跟着逢迎。

皇帝虽未说什么,然有“张当窃国”在前,这手法粗劣的石刻倒好似为了遮掩什么。

天寒地冻,兵卒循例埋锅造饭。

皇帝等人进了一早扎好的营帐避风,公主们则合用一顶营帐。

谢治尘被召去中帐伴驾,青罗四处走了走,漫山遍野的雪,倒也无甚可看。

她想起张司窈惶恐的神情,闭起双目,深吸了一口气。

张司窈比她更清楚父皇为人吧。

一块石头要不了他的命,她也未想过借此除掉他,可父皇生性多疑,此事便如一根刺,再难拔除了。

“阿罗!”

青罗回过神,望着面前不知自何处冒出来的裴勖之,立即看了眼他身后的扎营区。

“放心吧,人全在帐里躲着呢。”

裴勖之说着,自怀中摸出一只油纸包,塞给她。

青罗两手捧着纸包,登时闻着一阵甜香,是烤栗子,握在手中热腾腾的。

裴勖之一脸得意地对着她笑,全无方才领兵的沉稳有度。

那栗子尚有些烫手,他不管不顾,拿起一颗剥开,喂到她嘴边。

青罗扭过头去,“你自己吃。”

裴勖之固执地不肯退,“我净过手,”又道,“没人瞧见。”

青罗拗不过他,只得张口吞下。

裴勖之低头剥栗子,不知可是冻的,耳垂渐渐红了。

连剥了几颗,又变戏法似的摸出一只纸包。

青罗一看,是两块新烤过的胡饼,也还热着,“过会儿还用午膳呢。”

裴勖之拿走她手中剩的栗子,换上胡饼,一面道:“他们弄的饭食,你哪吃得惯?”

青罗便没作声,掰下一小块饼,送入口中,细细嚼着。

裴勖之自己不吃,只低头看着她,见她的兜帽给风吹开,她又腾不出手,忙伸手将那兜帽紧了紧,重新扣好系带。

随即又换了一处站着,为她挡风。

青罗不经意抬头,忽见谢治尘正远远望着她,神色莫辨,半晌,举步朝她走来。

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