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绣春修罗(137)

作者: 雾京 阅读记录

玉青帮杨萝收拾好行装的时候,底下人来报,说司道玄被他的家人接走了。

杨萝闻言松了口气。

走了好,走了好。

“姑娘早点睡吧,明日便要出征了,您去了断岩关,可要好好保护自己。”

明日点将出兵,直奔断岩关。

天蒙蒙亮的时候,雨方歇。

杨萝披了铠甲,赶到城门。

皇帝携文武百官在城门处,送杨萝出征。

“此行望卿大破敌军,得胜凯旋,扬我大梁威名。”

杨萝举着酒碗,道:“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杨萝饮下碗中的酒。

司道玄就站在皇帝身后,只是面色冷峻,神情浅淡,不曾分给杨萝一个眼神。

杨萝转身离去,踩着马镫跨上马,带着大军浩浩荡荡而去。

司道玄带着一身露水气回府。

司道岚有些忧心地看着他,道:“哥哥,你昨日才淋了雨,没睡几个时辰便去城门口,我给你备了早膳,用完喝碗姜汤,驱驱寒。”

司道玄道:“不必。”

司道岚劝道:“哥哥不顾及自己的身子,总要想想我们图谋的大事。”

“如今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陛下钦点张尚书彻查当年之案,张尚书为人最是正直,哥哥,我们必定能成功的。”

司道岚的话触动了司道玄的心弦。

“陛下突然要重审当年的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司道岚愣了愣,道:“不是哥哥的计划吗?”

司道玄道:“我尚未对陛下提起此事。”

司道玄原想借青山道长之手,叫皇帝夜夜梦靥,夜不能寐,引出玄幻之言,让皇帝主动提出彻查此案。

可是如今尚未到那个地步,皇帝就已经下令重审了,除了他,还有谁会主动推动皇帝彻查此案?

司道玄脑海中闪过一张清丽的脸,瞬间又否决了。

不,不会是她。

当年就是她查抄了司家,如若翻案,她就是罪臣,她怎么会往自己身上揽罪?

司道岚手指不断地搅动,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什么,可是她却不敢说。

杨萝告诫过她,绝不可对司道玄提起当年之事。

昨夜司道玄独自一人在县主府外站了许久,大雨滂沱下,杨萝都不曾心软,也不曾出来见司道玄一面。

想来根本是对司道玄毫无情意可言。

如此这般,又如何会冒死向皇帝提起重审冤案一说呢?

司道岚压下心头的疑窦,没有说话。

司道岚道:“无论如何总是好事,至少开了个好头。”

“大人,小姐,曹公子来了。”

司道玄眉头一皱,急忙叫人把曹景乐领进来。

只不过来的人,却不止曹景乐一个。

还有多日不见的孟离,和曾有一面之缘的窦青瓷。

曹景乐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精神头却比离京之时要好上许多。

“人已经带来了,我便告辞了。”孟离朝司道玄抱拳致意,转身便要离开。

“慢着。”司道玄叫住了她,道:“你为何要送他们来?”

孟离道:“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吗?”

她素来不愿意和旁人多说,径直迈步走了。

曹景乐兴奋道:“我已经听说了,陛下下旨重审当年的冤案,我们可以翻案了!”

司道玄眉头皱得更深了,道:“你是如何知晓的?”

曹景乐道:“如今官府已经张榜,天下人人皆知啊。”

司道玄摇头道:“从江南到京城至少十来天的路程,昨日才下旨,你今日便到了京城,时间怎会掐得这般准?”

曹景乐张了张嘴,脸上神情十分迷茫,“我以为你已经算定了,这才启程来京城的。”

“那谁叫你来的?”

曹景乐道:“就那个冷脸的女护卫,她说我可以上京了,我就来了。”

司道玄望向静静站在一旁的窦青瓷,道:“那你呢?”

窦青瓷道:“是县主吩咐我来的,只说听大人吩咐。”

司道玄藏在袖子里的手指紧紧攥住。

她还想做什么?

司道岚不知道个中情由,道:“哥哥,既然人都到齐了,咱们赶紧想想,怎么翻案吧。”

虽然人证物证俱全,可是如何抛出证据,让皇帝不得不承认这个冤案,又是另一回事。

司道玄道:“想要翻案,还差最后一个证据。”

曹景乐问道:“是什么?”

司道玄道:“我们在西郊树林未曾寻到的那个名册。”

去年他们入京时,前户部尚书方文谦私库里那份名录,就是当时联手陷害司正清之人的名单。

这份名册,现在就在皇帝手中。

大军疾行三千里赶到断岩关安营扎寨。

多日赶路,杨萝脸颊上的肉已经瘦了下来,瞧着整个人锋利了不少。

杨萝拔了水囊喝了一口,站在关内望向远方。

断岩关的守将谢平威站在杨萝身侧,道:“将军一路舟车劳顿辛苦,末将备了酒菜,将军洗漱一番,先用膳吧。”

杨萝道:“不必,谢将军先将将士们都安排好,不用顾虑我。”

谢平威愣了一下,道:“那怎么行?将军来断岩关支援,末将怎能苛待将军?”

杨萝笑了笑,“我说不用就不用,谢将军有这个空隙,不如同我说说断岩关的情势。”

断岩关地势复杂,山脉陡峭险峻,关前有一断崖,崖上立着一块巨石,风吹不倒,雨打不掉,故而得名断岩关。

谢平威是多年前汾阳侯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也是当年抗击北燕的守将之一,这么多年一直都驻守断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