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只想当权臣(104)
要是细细想来,其实并不算多么出格的称呼,无论从戚相的上卿品阶而言,还是从君臣间的关系而言,寻不着什么逾矩的地方。
至多是亲近了些,也不是大事,戚相本就是国君信臣。
挑不出错的。
可问题在于,君上这神情语气……
真叫一个柔声细语,温柔缱绻,丝毫不见掩饰,连装也不装一下。
光是想到这两个词,一众朝臣就浑身一个激灵,忙低了头,眼观鼻,鼻观心,装聋作哑就当没听见。
余光瞥着戚相起身,抬手朝国君工正行礼,随后才将见解娓娓道来,音色仍是冷冷清清,讲述亦是鞭辟入里,还是过去那副可靠模样。
不少人暗地里松下口气。
以戚相品性,虽非佞幸之流,然而身为臣子,却与主君有了私情,这无论放在哪里,都是桩大不韪之事。
诚然她以女子之身位列卿士,领一国相印已是极其越轨,再加上这样一桩,那更是不羁。
但要让他们弹劾些什么……
几位言官彼此看了看,各自都不想出头。
不是说怕了她一个女人,实在是、实在是……
啊呀,目前还不过是捕风捉影,岂能为了点猜测的事情,徒惹君上烦忧呢?
是也,是也,眼下君相和睦,君臣相得,怎么想都是国之幸矣,即便是言官也不能胡乱谏言,寒了忠臣良臣的心。
言官们各自宽慰了自己,对着君相两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眉目传情硬是视而不见。
就连朝会散去后,两人结伴一同回了襄宫,言官们也努力劝说自己,君相二位定是为了议事,如此勤勉……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国之幸,国之幸也。
而那万众瞩目,又被刻意忽略的两人自然不知道群臣心中的千回百绕。
他们所议之事,也同言官猜度的不大相同。
“汤阳走了?”闵煜猛然惊道。
襄宫中,两人相对而坐。
仍着朝服,却各自摘了旒冕,看起来便是板正中带了几分平易,不似朝堂上的威严。
闵煜的惊异来得太过突然,在戚言看来,汤阳离去,不过是好友之间暂时分别罢了。
她对此并不以为意,还问道:“怎么了?”
怎么了?还能怎么?
抓到了邵奕,不日就将处刑,本来就担心着戚言的身体,这会儿神医一走,更是无人兜底。
神医能掐会算,怎么偏偏这个节骨眼上潇洒离去?
这位汤神医过往不是常年隐居嶂山之上,都不带挪窝的吗?
闵煜焦虑极了。
可偏偏戚言自己毫无所觉,反倒觉得闵煜太过惊诧:“汤阳向来随性,讲求一个逍遥自在,愿意了便择地隐居,不愿意了便云游四方,居无定所,国君不必怪异。”
闵煜更加焦虑,又不敢明说,思来想去,方才小心问道:“戚相预备如何处置邵奕?”
擒获邵辅政之后,对外所称的自然是当场伏诛,实则并未就地处决,而是一路将其带回了襄国,如今正关押在牢狱里。
提起邵奕,戚言垂下眼睛:“我还有些事要问他,问过之后……自然是杀了。”
杀了?
闵煜心中猛然一沉。
戚言见他又是身形一顿,抬眼看去似是面色不好,不禁问道:“怎么了?”
“不,没什么。”闵煜扯了扯嘴角。
戚相与邵奕有着灭族之仇,要杀他雪恨,也在常理之中。
哪怕是他自己,也和邵奕有着灭国之仇,要论起来,合该催着将那人千刀万剐才是。
他却说:“倒也不急着处决。”
戚言觉得国君有些怪异,却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她便道:“想急也无用,要从邵奕嘴里撬出点事,哪里这么容易?”
闵煜一想也是,邵奕此人纯属狐貍的,还兼具些狠辣阴毒,如今落入敌营,深知那些秘密是救他活命的稻草,哪有这么容易拷问出来?
于是暂时松下口气来,先说起别的事宜。
“久离襄都,积压了不少事务,近几日得加紧料理了。”他耳尖漫起红意,假装不经意道,“不如戚相将公务搬来襄宫,届时,若要商讨,或是转达,都便捷许多。”
这话说得也是欲盖弥彰,戚言看着他,忽而想笑。
觉得一国之君这么容易害羞,真是有趣至极,便想着逗逗他。
她有意蹙起眉,为难道:“如此,你我协商自然是便宜,只是君上也说,事务堆积,若要尽快处理,有时也用得着家臣。再则离都许久,很多变动你我皆不知情,还需细细问过家老,来了襄宫办事,未必快捷。”
“啊……”襄君轻声发出一个降调,有些失落的样子,“戚相所言……也不无道理。”
戚言忍不住笑起来,和声道:“不过都是些小事,国君既召,无有不从,待我回去整理整理就是了。届时我们一同议事,若遇上疑难,请国君召臣属部将来问,不是更为清楚?”
襄君的眼睛亮了起来,可他随即反应过来:“又戏弄我!”
戚言只是笑,伸手贴在他的脸侧,又道:“明日我想与国君坐在一侧。”
闵煜一愣。
见她眼中含着笑意,直直望入他的眼睛:“隔着书案,实在离得太远了。”
此时,戚言还正捧着他的脸,就连伸手就能碰到的距离,分明近到了咫尺之间,她却嫌太远。
闵煜何曾听过这等甜言蜜语,何况还是出自戚言之口。
平素一直都是冷冷清清,横眉冷睇过去,能镇得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却在此刻眉眼温柔地笑着,向他说这样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