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尊又在找替身(193)

作者: 糯米词 阅读记录

不知从哪一天起,或许是某一个清晨的廊下,庭院里落叶纷纷,清晨的露水顺着树叶往下落。雁寻坐在廊下,翻着卷宗,忽然说:“说起来……”

“什么?”

她微微笑起来。用朱笔点了下卷宗上的名字,道:“瞧见了吗?就是这个人。前些日子听到他在跟其他弟子说你的坏话呢。”

顾修低头一瞧,一个陌生的名字,熟悉的姓。他姓顾。

雁寻用朱笔点着那个“顾”字,说话间有种漫不经心:“说你是我的小跟班。”

“……”

雁寻抬起头:“我忽然想起来,你来到极仙台也有百年了罢?顾家应当也换了一代人了。不知道当年的刀,如今钝了没有?”

这是在说顾家并不上下一心,让他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她有些讥讽,顾修却忽然陷入了思绪中。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来了极仙台许久了,期间他们几度交锋,他没有在雁寻手上讨得好处。他曾经最讨厌规矩,却在在百年里,跟着雁寻建立了新的规矩,也安安分分地守着这个规矩。

什么时候起,他竟成了安稳活在太平世道里的人?

他侧头看向雁寻。她握着朱笔,正瞧着他,面上是淡淡的笑意。

日间的晨光落下来,挂在她的眉梢。一如这百年里的每一天。

或许是他沉默太久,雁寻挑了挑眉,道:“不想走?仙尊大人,您已经一百零三十八岁了,应该不是只会跟师尊脚的粘人小孩子了吧?”

出人意料的,顾修没有反驳她。

他微微低下头,目光聚焦在雁寻的眼角眉梢,道:“师尊,原来我已跟着您一百一十五年了。”

“也亏你耐得住性子。”

“是啊……”顾修叹息道,“杀死一个伟大的目标,总是值得人花些心思的。”

“那恐怕有得等了。”雁寻神色丝毫不动。“不过,你还是第一个说我‘伟大’的人……这份情我会记下。”

“人眼总是会被蒙蔽,有时是嫉妒,有时是偏见。但事实会清清白白躺在时间的长河里,等着人们拾捡。”

雁寻仰起头,深深地呼吸着清晨的湿润空气。她感到自己像是溺水的人把头深出水面,呼吸到第一缕清新的空气。

已经一百一十五年了。顾修想,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足可抵过凡人的一生,他们就只有在漫长的时间里互相认同,一次次地交手。

“那就且等着罢。”她说,“等你杀掉我。”

“……或者等着我捡起你。”顾修说。她是多么美丽的宝石啊,坚硬,锐利,在水里闪闪发光,那种无与伦比的美丽会诱惑着人伸出手,即使满手鲜血,也想把她捡起来,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他在牌桌上,没有辩出输赢。在牌桌之外,他找到了新的目标——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胜负不再重要了,对宝石的渴望胜过了所有。

雁寻一怔。继而她笑起来:“如果你有命来的话。”

顾修大笑起来,觉得宝石真是美极了。

他跳下廊沿,回过头去,看着坐在原地,膝盖上放着卷宗的雁寻,忽然说:“这次清理过后,顾家会多出几个空缺。”

这几乎是成年人之间明晃晃的暗示了。雁寻翻过几页卷宗,说:“我已经想好了换谁上去了。”

她把卷宗合上,扔给了顾修:“就这几个,怎么样?”

顾修没有翻开,只是盯着她,眼光灼灼。

雁寻说:“我想今晚过后,我的床上也会多出一个空缺。”

“那我也想好了什么时候把自己换上去。”

雁寻微微一笑:“别让我失望。”

番外·雁顾(下)

雁寻曾以为自己是人生会是一眼可望见的金光闪闪, 一帆风顺。她是大理寺卿的独女,幼时母亲早逝,皇帝看重她的父亲, 破天荒允许她随父亲入宫面圣。

那时她还是个尚且年幼的孩子, 同皇帝用膳, 无意间替皇帝吃下了有毒的糕点——还是皇帝赐给她的。

刺杀皇帝是大罪。但后来那个杀手有没有被抓出来, 幕后黑手又是谁, 雁寻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她只记得自己在宫中养病,皇帝怜她小小年纪就遭此大罪,又感念她是替自己遭罪, 想赐下奖赏, 便来问她的意思。

皇帝心里想着, 这个年纪的女孩,所求无非是一桩好姻缘, 若再有些野心的, 求个县主封地也就罢了。

谁知雁寻跪地, 磕了个头, 却掷地有声地道,她不求姻缘,不求身份,只求陛下允许她入国子监学习,日后再允她科举, 像她爹那样为陛下效力, 为黎民百姓鞠躬尽瘁。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也以为自己会得到。

但是世道啊,它变得太快太快了。

雁寻还没准备好, 就已经历经了几度大起大落。第一次是唐家的求娶,她不愿嫁, 却在权势逼迫下几乎被迫同意了。在她就要妥协之际,月楼出现了。她拯救了她。

雁寻第一次见到神的时候,那位无名的神祇瞧了她半晌。

祂看得实在太久太久了,久到雁寻都忘了恐惧,发问道:“您在看什么?”

又过了半晌,神才说:“……我在看一段被腰斩的人生。它很美丽,但实在可惜。”

雁寻怔住了。

半晌,她问:“您在……看我吗?”

神垂下慈悲的眼。

“你是个聪明孩子。”神说,“我的殿下也喜欢你。这很好。”

不知为何,雁寻忽然意识到,自己面前这位至高无上又捉摸不透的神明,即将说出什么可怖的话来了——这话或许会改变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