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嫁给渣过的佛子(403)+番外

作者:余何适 阅读记录

举国的哀鸣诵悼声之中,满殿的招魂经幡之下,王后彻夜难产。

剧痛之下,最终产下一对龙凤胎儿。正值夜半,月至中天,华光万丈,明若白昼。遂将一男一女取名为昭明,昭月。

兄妹二人,容貌不近相似,却有着一双一模一样的碧眸。

高昌王族,人丁兴旺,数代以来,王后皆产双生子,双子镇国。一文一武,文治武功,无往不利。

唯独到了这一代,先王战死,王后丧夫,仅仅留下一双儿女的孤脉。

偏生哥哥昭月胎里不足,自幼孱弱,虽有领兵谋算之巧能,却无一夫当关之神力。妹妹昭月,自小随着哥哥一道练武,反倒练就一身武艺,纵马扬鞭,舞刀弄枪,无所无能。

从记事起,昭月总是看到王兄独立在王宫那座孤寂的浮屠塔下。

身姿高大挺拔,文殊兰纹路的长袍勾勒出他修长的轮廓,一身白玉无瑕。

唯独,在他收拢的掌心之中,尽是被刀柄缰绳磨破的血痕。

于她而言,轻而易举之事,他要花费数倍的力气才能做到。

他却从不言苦。

有风吹过,浮屠塔前的白玉阶上,满地花瓣如落雪飞扬。

看到她奔来,他总是微笑着朝她俯下身,轻轻抚过她的发顶,浓密的眼睫上落满了细小的花瓣。

他的轮廓分明如雕刻,浓眉斜飞入鬓,笑容如朝阳般灿烂,在风中折射出无数道明光,落在她晶莹的眸中。

“王兄,将来你做国主,我来当将军护你。”

昭月乖巧地伏在他的怀中,仰起脸,总能望见他眼中若有若无的怅然之色。

他的眸色亦是浅浅的碧绿,像是一泓明净幽深的潭水,包容一切,深不可测。

彼时,她看不透他目光中的深意,以为他只是失落自己练不成武艺。

他没有回应,只是温柔地收起她散在他膝头的青丝,为她绾发成髻。

可是,每当母后看到她和王兄在一块的时候,总是命人将她唤走,叫到殿前,指着殿中那座雕金文殊兰的王座,道:

“终有一日,你要如你父王那般守护高昌万民,切记,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她知道,母后对王兄素来疏远。无论他如何尽心尽力,母后就是不喜他。

她总是为王兄感到难过,可他却从未有过怨怼。

母后待她却一向极为严苛,勒令她一人就要文武兼修,文韬武略,要不逊于历代国主和将军。

即便练到最是想放弃,最是崩溃的时候,她一想到王兄忧伤却明亮的笑,便又爬起来继续。她想再努力一点,只有再努力一点,只要她肩负了王兄之责,或许他就可以少吃点苦了。

直到王后病逝那一日,突然传下旨意,要将王位传给女儿昭月,令儿子昭明继任护国大将军。

出人意料,因为高昌历代,从未有过女子继位的传统。

王后将老臣一个个叫到榻前,用生命的最后几息,力排众议。

昭月躲在帘幕后,听不到他们说了什么,只知道老臣们出来后,朝她双膝跪下,以国君之礼,向她叩拜。

她紧张地攥紧了袖口,半晌不敢动,直到一双温润的手握住了她的手。

纷杂的目光中,她看到器宇轩昂的昭明,一身铠甲,明光熠熠,瞳仁里的碧色在深沉的夜幕中染成了浓烈的墨黑。

他的笑容依旧俊美干净,唯独身上的甲胄冰冷彻寒。她目光下移,看到他箭袖上还未凝结的血迹。

一众朝臣心思各异的目光之中,他牵起了她发抖的手,步履沉稳,一步一步将她带上了王座。

殿前铺开的描金毡毯旁,已有数十个被五花大绑的将士被押着跪地,大声咒骂“昭明”,死死盯着他,看他的眼神好似有经年的血海深仇一般。

她知道,自父王故去,母后以母族之力,苦心孤诣,一力支撑,维持朝局。现在母后亡故,有人要欺负他们兄妹年幼,改朝换代。

大局变更之时,最是凶险异常。

她掠过那些谋逆之人之时,却见王兄放开了她的手,将身上的披风罩在她面上。

下一瞬,他手起刀落,为首之人头颅落地。他的亲卫也随之挥刀,其余谋逆从犯来不及惊呼,也已一命归西。

大片的鲜血溅在他罩在她面上的氅衣间,模糊了她的视线。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他杀人。虽盖着氅衣,未曾亲眼目睹。

她的胸口微微起伏,稳住气息,他又牵起了她的手,依旧温柔地将她轻轻按在王座上。

他转过身,仍在淌血的刀刃缓缓归鞘,朝着殿内其余瑟瑟发抖的朝臣,高声道:

“吾妹昭月,乃先王血脉,王位非她莫属。何人还要阻拦?”

此语一出,大殿中所有人朝她屈膝跪拜,俯首称臣。

在宫变之夜,王兄将她推上了王座。

她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俯视着底下跪地的臣子,身旁是守护着她的王兄。她心中激荡,怀袖中的手,始终紧紧牵着他的手。

她感到,王兄的手也在隐隐发抖,却牢牢将她握着不放。

从此,她成了高昌国主。她病弱的王兄成了守护她的大将军。

从此,她也再没有见过王兄脸上,从前那般干净明亮的笑容了。

从此,他身上的杀气,终年不绝。

只有在见到她时,那杀气收敛着,卸甲穿着一身干净的袍衫,曾经浸满鲜血的手指修长白净,如幼时那般为她绾发。

大将军的威,是靠敌人成堆的血肉一点一点立下的。

朝野总有人不服,伺机而动,妄想从这对看似青涩的兄妹身上撕下一片肉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