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204)
徐宁:……娘究竟想哪儿去了。
这么看来,自己不会是徐家最纯洁的一个罢,阿弥陀佛。
尽管徐宁对吴王妃的“劝说”不置可否,但吴王还是坚持不懈地送各种赔礼来,大概坚信“女人是水做的”,假以时日必能打动。
除开过于贵重的那些,其余的徐宁都照收不误,她受了惊吓,拿点精神损伤费不算过分吧?不要太贵重的东西,主要怕那些是赃物,到时候清算还得退回去。
半月之后,徐宁自我感觉良好,恶露也排得差不多了,每日除了兼职奶妈外,也让姜管事将宾客的清单拿来过目,虽说姜管事对该请哪些人心里有数,可具体的座位安排也是难题,得根据官职、辈分、远近亲疏等等做出调整,他一个下人自不敢擅专,还得主子拍板定案。
杜氏怕女儿太过劳累,徐宁却闲着也是闲着,她乐意找点活干,如今铺子里那几个丫头帮她管理得井井有条,掌柜们也都宾服住了,她倒觉得无所事事。
也不能生了孩子就成天围着孩子转呀。
杜氏劝说无果,觉着自家这个女儿大抵真是有造化的,她也不盼鸡犬升天,可若宁姐儿有出息,当娘的总是倍感欣慰,谁说女子不如男?她生的丫头比那些纨绔子弟强的多哩。
徐宁将姜管事送来的名单改了改,大致安排好座位,只留下最亲近的几家随机应变,怕临时有事空出来、或者添张桌椅什么的,也有余裕。
唯独温家那边,究竟该如何安置为好?
齐恒这日从永福宫回来,叹道:“娘娘说下月她要吃斋,就不来满月宴了,你得空带着孩子去一趟便是。”
听起来就很像托辞,吃斋哪天不行,非得撞日?大概贵妃也觉着同娘家见面尴尬,索性避开,也省得儿子难做。
徐宁道:“这样对娘娘太不公平了。”
堂堂一个贵妃还得给臣子让道,若非念及旧情,贵妃想收拾娘家也不过区区一指头的事,左右齐恒早已长成,她压根用不着温家,温家敢公然与她置气,无非仗着贵妃纵容而已——好人就得被拿枪指着。
齐恒感慨,“但外祖父外祖母当年对母妃亦是真心疼爱。”
流放边地那会儿,一家子都过得苦,仅剩下的一点肉菜也让给她吃,罪民要服苦役,温贵妃那时候身子不好,锄两下便气喘吁吁的,家里也常帮她分担,略微粗重点的活计都尽量代劳——这些,自然是母妃后来告诉他的,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却是她最珍视的时光,一家子在一起吃糠咽菜,心里也无比满足,好过现在,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远隔天边,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回。
徐宁道:“可若外祖父不犯事,也没那些麻烦了。”
虽然是冤假错案,但可见温太公实在没多少政治头脑,站队都站不好,轻易被人摆布,愚蠢怎么不算一种过错呢?
见齐恒投来嗔怪的眼光,徐宁只能举手投降,罢了,人自家都没意见,她一个外人就别随意品评了。
当务之急是如何让太公与娘娘重归于好——徐宁虽往温家去的不多,但也知道那边当家做主的其实就只有一位,当娘的怎会不心疼儿女呢?温老太太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必然是着急的。
没办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少不得她来当和事佬。
齐恒咦道:“你想怎么做?”
徐宁踌躇满志,“你别管,安心筹备满月宴便是。”
她儿子人生中第一件大事,务必得办得热热闹闹尽善尽美,徐宁才不想有何缺憾呢。
回头便找葛太医来,她这里已安顿得差不多了,无须天天盯着,照着方子煎药就行,便真有不懂,去问他徒弟常山也是一样,常山如今已成为太医院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才封了吏目,假以时日定可平步青云。
听说要去为温家二老诊病,葛太医很是不悦,上年纪的人谁没个七病八痛的,这叫富贵病,也不算什么疑难杂症,无非耐心些、慢慢治着就是了,根本用不着他这等神医出手。
一眼看出王妃不过借他的名头尽孝,好精的算盘!
徐宁柔声道:“我正因信不过旁人,才只能求大人襄助,大人莫非连我这点小小心愿都不肯满足么?”
葛太医嗤之以鼻,他跟静王妃打了这两年交道,已然看出对方是什么德性,用得着你的时候便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用不着了便弃如敝履一脚踢开,傻子才肯上当!
再说,他帮忙扳倒胡嫔娘娘,自认已仁至义尽,不能总逮着一只羊薅吧?他也想安生歇歇,去跟娇妻美妾团聚一番呢。
徐宁眼珠一转,“您这样贸然出走,就不怕吴王暗中捣鬼?”
葛太医轻哂,以为他想不到?正因害怕二殿下寻衅报复,他才想出去避避祸,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徐宁莞尔,“非也,如今皇城脚下,吴王不敢轻举妄动,殿下与我也还能护着你,可若大人一走了之,只怕半路……”
她轻轻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暗示吴王可能派遣刺客,假托漕帮或者山贼之名,杀完了再一弃尸,又有谁能为他洗雪沉冤?
葛太医脸上果然不自在,轻咳了咳,“如此,微臣便多留两日罢。”
他不敢去太医院,担心吴王找他麻烦,这般,温家倒是个不错去处,离宫远,小住几日也很正常。不过,王妃还是得给他派几名护卫呀,他真怕明早起来发现颈部凉飕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