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223)
常山想了想,含笑道:“若护理得宜,料想不会有何妨碍,当然,得保持心胸愉悦、饮食健康才好。”
这也算给自己作了份免责声明,便真出了事,也是你们府里过失。
老太太便不言语。
王氏憋了半天的火,到这儿实在忍不住了,“来人,扶老太太回去歇息。”
站了半天,也不给张凳子坐坐,文老太太自个儿亦觉怄气,甩开侍女的手,兀自拄着拐往后院去了。
没了眼中钉,王氏方才冷笑出声,“就惦记着给她文家传宗接代,当谁稀罕似的!”
若非馨姐儿脑子进水,文思远能讨着这般好老婆?得了便宜还卖乖,当真不自量。
大约她觉着跟徐宁关系拉近许多,徐宁却无意维系这份战友情,巴巴伸着脖子往里头够去,可惜屏风太高,实在瞧不见——她挺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实施会阴侧切术的,又怕鲜血淋漓看了会做噩梦,心里万分纠结。
王氏自讨没趣,觉着有些冷场,然而若不是徐宁,今日还真不知如何,人得知恩图报,往日那些旧怨,也就一笔勾销了。
她掩饰着起身,吩咐厨房去热点鸡汤来,馨姐儿得好好补补,客人们也能尝尝鲜。
徐宁觑准机会,正准备看看究竟,岂料常山冷不防出来,差点撞个正着。
他朝徐宁点点头,“母子平安,王妃也可放心了。”
特意在里头洗干净手,以免红彤彤的吓着人。
徐宁咦道:“怎么没听见哭声?”
机伶的稳婆陪着笑脸,“在他娘肚子里憋得久了点,不妨事。”
说完一个巴掌重重朝婴儿屁股上拍去,果然洪亮的婴啼随即响起。
徐宁:……
她出生的时候貌似也不哭不闹,不知娘是否请人拍打过她屁股。
那么久的事,徐宁当然已记不清了。
徐宁对襁褓不感兴趣,只草草瞥了眼,很好,比阿笨生下来还丑,就是胖点壮点,最少也有八斤重。
难怪徐馨看上去跟大病初愈一般,肚里揣着这么个累赘,能不累么?
当着嫡姐的面,徐宁还是违心的夸赞了一番小崽子的相貌,徐馨听得如沐春风——果然母亲对孩子的优点都是无脑相信的。
但,徐宁更想搞清楚的,是她为何会惊动胎气,难道真是舍不得她吗?
徐馨心虚地垂下头,这其中的理由,让她如何对三妹启齿?
她之所以对分封有那么大反应,是因为记忆里根本就没这件事,静王一直安安生生待在京城,之后被人设计出征,战死疆场。
可是一切都跟她想的不一样了,到底梦里是真的,还是她现在经历的这些是在做梦?
第135章 辞别
见徐馨恍恍惚惚, 徐宁也懒得追问,只道:“你好好养着身子,大姐夫即刻便会过来。”
文思远那头差不多该收到信了, 凭他多么了不起的差事,人家拼死拼活给他生孩子, 怎能不亲自过来看看?
徐馨脸上有些难堪, 若真个命不久矣,或许她也就豁出去把什么都说了, 然而……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会儿她也没了不顾一切的勇气。
姊妹俩各怀心事, 一个为封地发愁,一个则为往后前程烦忧,俱是愀然不乐。
亏得徐馨还有点基本礼貌,见徐宁特意赶来陪伴, 又二话不说给她找太医,多多少少还是挺感动。
正要说话, 徐宁却摆手,“免了, 换做别人难产, 我也会义不容辞, 谁叫我天生副菩萨心肠呢?”
抱孩子的稳婆扑哧一声, 转过脸去偷笑,气氛倒是松快多了。
徐馨心想:三妹还是一样厚脸皮。
可偏偏这样嘴毒的人却肯办实事,反观二妹人前温文尔雅, 背地里不给她使绊子就不错了, 相形之下,着实唏嘘。
思及此, 徐馨压低声音,“三妹,往后陛下若要求静王殿下亲征,请你千万劝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留个心眼总是好的。
徐宁莫名其妙,一个藩王,哪里轮得到他亲征,那蜀地也没挨着边境呀。
徐馨着急起来,“总之,听我一句便是,你也不想做寡妇罢?”
徐宁心说,以她如今的身份地位,当寡妇还真挺好的,没了齐恒还有世子,保不齐还能垂帘听政,当一把王太后的瘾呢——当然,前提是她能宾服住巴蜀那些人。
有那么多优秀例子在前,大约她也不会做的太差,然而徐宁究竟是个懒散性子,管管家已属极限,要她跟天天那些臭男人打交道还是省省罢。
为她今后的平淡生活着想,保佑齐恒长命百岁。
徐馨见她答允,方才松口气,本待趁机说几句体己话——刚在生死关头走一遭,勾起她许多离愁别绪来。
文思远进门打断姊妹俩推心置腹。
徐馨一看见他就把什么都给忘了,只剩下满腹委屈跟埋怨,他哪知道自己方才被老太太欺负成什么样?她还没死呢,就急急忙忙要保小,又担心往后不能再生了——这孩子虽说姓文,可到底跟老太太有何相干?她始终是徐家的人!
早知道,说什么徐馨也不肯回娘家生孩子,找间破庙还安生呢。
文思远温声安抚妻子,“我明白,岳母都跟我说了。”
方才一进门王氏就拉着他喋喋不休,言语里颇多埋怨,似乎很希望他去教训教训老太太。于情,那是他姑婆婆,自小待他不错;于理,也没有晚辈训斥长辈的份。
然而文思远还是答应去一趟松鹤堂,他也觉着老太太这事办的不地道,什么舍母保子,难道希望他跟伯府做仇家?他还年轻,以后也不是不能生了,若徐馨不在,他一个鳏夫拖着孩子日子能好过得哪儿去?